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迫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内调整,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给世界各国开展同拉美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拉美各国经历了战后数十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和80年代的经济衰退后,不同程度地转变了经济指导思想,通过调整逐步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反通货膨胀战略的几点启示王绪苓战后几十年来,墨西哥政府重视宏观经济平衡发展,与拉美其他国家相比,通货膨胀率一般较低。在经历了50~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且保持低通胀率之后,70年代经济较快增长,同时通胀率不断上扬;1982~1987年经济衰退伴随...  相似文献   

3.
与危机迭起的 2 0 0 2年相比 ,2 0 0 3年是拉丁美洲致力于恢复发展常态的一年。经济上 ,摆脱严重衰退 ,初步走上复苏增长之路。政治上 ,基本面渐趋稳定 ,但局部动荡时起波澜 ;安全上 ,躁动状况有所减缓 ,但不安宁因素犹存 ;外交上 ,着力推进地区一体化 ,继续寻求全方位外交。一、经济随着世界经济逐渐恢复增长 ,尤其是美国经济渐趋强劲 ,2 0 0 3年拉美经济步出严重衰退的阴影 ,开始走上恢复增长之路。(一 )整个地区步出经济衰退 ,初步恢复经济增长。继 2 0 0 2年严重的经济衰退 (GDP增长率下降0 .6 %)后 ,拉美各国进行了大幅度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4.
拉美各国经济在80年代经历了衰退和徘徊,普遍进行了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针对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拉美各国采取了严厉的经济政策和措施,逐步扭转了困难的局面,结束了“失落的十年”.到1991年底,拉美经济出现了缓慢恢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所提高,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控制,通膨率下降,对外贸易继续发展,投资和资金流入增加,经济一体  相似文献   

5.
拉美经济在八年之中三次衰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国际环境中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面临严重衰退 ,地区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 4.1 %降为 0 .5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上年的 2 .5 %降为 - 1 % ,这是在 8年之内拉美地区经济第 3次陷入衰退。2 0 0 1年拉美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地区各国的增长速度全面下滑。就部门而言 ,受影响最深的依次是建筑业、制造业、旅游业、农业和商业。通货膨胀稳中有降是 2 0 0 1年拉美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地区平均通胀率为 7% ,比上年降低 1 .7个百分点。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拉美地区的城市公开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1 .出口商品需求疲软 ,价格下跌 ;2 .国际融资条件进一步恶化 ;3 .普遍实行紧缩政策 ;4.阿根廷危机的影响。2 0 0 2年拉美经济形势仍不乐观 ,经济增长率估计约为 1 .1 %。  相似文献   

6.
拉美经济改革失误的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 ,学术界普遍认为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改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从过去的进口替代模式发展到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既然是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调整的重大变革 ,就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和评价拉美改革的成效与教训。因此 ,笔者想对拉美改革、重点是巴西的教训作分析。第一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过分强调维护政党、地方和部门利益 ,严重扭曲了改革的目标 ,成为拉美改革成果有限和不断失误的重要原因。经过将近 2 0年的经济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拉美国家普遍认…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2 0 0 0年 1 2月 2 1日 ,来自外交部、中联部、新华社、全国总工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望》杂志社、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等单位的 5 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拉美所 ,就 2 0 0 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进行了深入细致而又颇具启发意义的探讨。会议由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李明德同志致开幕词 ,并就当前拉美形势做了精彩的发言。他指出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2 0 0 0年拉美地区逐渐摆脱 1 999年经济衰退或低增长状态 ,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开始步入 1 990年以来的…  相似文献   

8.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拉美所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论坛 :2 0 0 4~ 2 0 0 5年的拉丁美洲”。首先 ,我对这次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 !2 0 0 4年 1 1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拉美 4国 ,今年 1月曾庆红副主席又访问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这两次极为重要的访问 ,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中国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同拉美各国友好合作关系 ,将中拉关系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目前 ,拉美国家已走出长期的经济衰退和危机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恢复增长。拉美国家的发展 ,特别是中拉关系的发展引起我国党政部门、企业界和学…  相似文献   

9.
据阿根廷经济和生产部预测 ,2 0 0 3年阿根廷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5 .5 %以上 ,居拉美各国之首。在经历了 4年之久的长期经济衰退后 ,阿根廷经济重新燃起了增长的希望。一 经济运行全面好转1 998年下半年 ,阿根廷开始出现经济衰退。此后 ,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2 0 0 1年 ,阿根廷全面爆发危机。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经济跌至“谷底”。1 998年年中至 2 0 0 2年年中 ,阿根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由 80 0 0多美元降至 2 30 0美元 ,失业率由 1 5 .9%升至 2 3.9%,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贫困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由2 7%增至 5 5 %(赤贫人…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30年,在当今称为第三世界的三大洲中,拉丁美洲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建设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但是,进入80年代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拉美陷入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并发,严重困扰着这个大陆。拉美经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某些经济指标,如1987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1978年的水平。另一方面,亚洲出现了“四小龙”,中国的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东盟各国的经济开始“起飞”。在这种情况下,拉美尽管在政治制度民主化进程、对外关系争取独立自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它在全世界和第三世界中的地位已经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1.
经济几乎完全陷入停滞状态 80年代是拉美经济“失去的十年”,1989年是“失去的十年”的最后一年,更是拉美经济形势暗淡的一年。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估计,1989年拉美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0.2%。阿根廷、巴西和委内瑞拉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4~-5%、-0.5%和-7~-8%。秘鲁经济形势更糟糕,出现大滑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5%。厄瓜多尔的经济完全停滞,增长率仅为0.01%。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经济形势略好于1988年,增长率分别为2~2.5%和4.5%。智利的经济形势仍然不错,  相似文献   

12.
自2003年以来,拉美经济经历了一轮长达十年的强劲扩张,并成功抵制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快恢复到正常发展的轨道,拉美经济增长的不俗表现在国际上引起“拉美热”。《拉丁美洲经济:从衰退走向繁荣》一文探究了其中的奥妙。文章认为,除了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国际社会对能源及原材料的巨大需求外,拉美国家自身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拉美对外贸易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80年代中期起,拉美各国为摆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进行了深刻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贸易制度的改革。10多年来,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将旧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成外向型发展模式,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观察拉美经济,人们就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科技落后,其产品的对外竞争力还比较差,这将会影响下世纪拉美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就拉美对外贸易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做一简单的分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8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拉美各国对旧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拉美经济:增长继续挑战显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拉美经济延续了持续4年的增长趋势,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拉美经济增长率与上一年持平,仍然稳定在5.6%的水平上①,2007年拉美经济和世界经济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它将给业已持续了5年、并且还将继续延续的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然机使拉美经济遭到重创,2009年拉美经济仍未能遏止近20年来最大幅度的下降,2010年拉美经济表现如何关系到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的稳定,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16.
试论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后将近3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局面发生了逆转,传统经济发展理论面临严峻挑战,拉美经济理论界经过深刻反思,正在探索新的发展理论;拉美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由国家干预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向市场导向的面向出口和有效的、有选择的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新模式转变,出现了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私有化的新趋势。上述变化表明,拉美经济在经过将近10年的重大调整之后,正在出现新的转折,其最重要的标志是,战后拉美国家实行了几十年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拉美各国在经济调整的规模、发展战略转型的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它们都对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选择了一条更加开放、更富于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新的发展道路。这一变化,对本世纪最后几年甚至下个世纪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书收集了十位作者研究拉丁美洲的文章。作者论述了欧洲卷入拉美工会、政党、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对拉美国家为反对本国的不公正和剥削而进行的斗争表示支持。作者认为,虽然目前美国仍是拉美地区最大的直接投资者,但在过去十年里,欧洲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一直稳步增长。拉美是欧洲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重  相似文献   

18.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0多年来,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迅速。然而进入80年代后,拉美经济却陷入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1981年,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970~1974年的7.3%降至1.2%。就少数国家而言,经济衰退早在70年代末期就出现了,如玻利维亚、萨尔瓦多和委内瑞拉(1979);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1980)。1982年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出现负数(-1.3%);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是一个发展中地区,它拥有三十三个独立国家和十个未独立地区。该大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拉丁美洲经济》一书的作者从拉美经济发展史入手,以战后,特别是近期经济发展情况为重点,运用大量新材料和数据对战后拉美不同时期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拉美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的依附地位以及为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与发展失调--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整体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对拉美改革成效的评估,应着眼于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三个层面.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行得可谓轰轰烈烈,经济体制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拉美国家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失误.(一)改革措施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二)未能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生产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三)资本集中的趋势在强化.(四)靠外资来促进进口和推动经济增长.(五)汇率与利率政策失当.(六)财政改革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如果把拉美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都归咎于拉美各国政府的决策不当,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产生的消极影响可归纳为限制了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误导拉美,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误导拉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