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的年     
<正>春节虽然已过去,但春节期间,《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有调查称,37%的受访者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占到其中的47%。回家过年,在一些地方异化成了相互攀比,似乎只有衣锦还乡才有面子。春节本是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然而如今越来越多人既盼望春节的到来,又害怕回家,既渴望团圆却又充满顾虑,这究竟是怎么了呢?其实,过年累、怕过年的心态背后,是"过年"越来越功利化、传统节日越来越异化的表现。年轻人要么拿起时髦的奢侈品炫耀,要  相似文献   

2.
正"反向春运"让人们对于过年的方式有了新的定义,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下人们春节出行的新风尚,不仅是有意避开"民工潮""学生潮"的灵活变通,也是当下人们对于过年习俗的一种新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预示着岁月更迭,辞旧迎新。春节团聚的习俗在中国的家庭中传承了上千年,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即道出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钱国宏 《中国减灾》2012,(1X):46-47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工作关系,我曾在国外过了三个春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的不同,在国外过"春节"较之国内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的感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国内,放爆竹是过春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英国却听不到爆竹的声响——不要说伦敦的商家店铺里买不到爆竹,即使买到了,也不能燃放。这边爆竹刚刚响起,那边警察就跑过来了。英国人把新年作为  相似文献   

4.
大红灯笼高高挂──海外华人过中国传统节日别林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过节”是一项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一年四季中,有春节、清明、中秋等大大小小十多个传统节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虽然远离祖国或祖籍地,却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春节是最...  相似文献   

5.
春节有话说     
《中国残疾人》2008,(2):70-71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春节有话说"。春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诸位请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完整而和谐的节日体系。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凝结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近年来,随着"洋节"的甚嚣尘上,我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重续传统节日的文脉精华,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和继承,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记忆里,大凡传统节日都与吃吃喝喝分不开,所谓大人盼种田,孩子盼过年,因为孩子嘴馋,过年过节有好吃的。但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却不以吃为主,元宵节是"闹"出来的,俗称"闹元宵"。我的家乡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过去的乡村,没有多少娱乐生活,一年到头忙忙碌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春节,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了个快乐年,眼看春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4,(2):20-41
<正>又至新春时。转眼马年春节到。春节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过春节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有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个节日所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因其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全民性的特点,且历史悠久、流传面广,故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2)
正恐归族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却有很多辛酸的原因。春节临近,春运抢票也进入"白热化"。又逢一年春节团聚,一些人苦恼于返乡途中的"一票难求",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担心节日烦恼,对春节团圆百感交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就意味着团聚,但是近年来,有个新名词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舆论关注,这就是"恐归族"。近乡情怯,对于漂泊在外的他们,为何"恐惧"回家?  相似文献   

10.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4,(24):27-27
正说起2014年春节,阿锋(化名)难掩兴奋。从小到大,由于家境贫寒,他记忆中的春节只有冷清,但2014年的春节却让他感受到了别样的热闹。"家里人山人海,吃饭要排队,夹菜要轮流。前一批人盛了饭、夹了菜,就要从饭桌上撤下来,换上另外一批人。"阿锋开心地说,家里一共有64个人,除了哥哥姐姐,还有他们带回家的爱人和孩子。然而阿锋并没有见到所有的"兄弟姐妹"。"有些哥哥姐姐毕业工作后,也像妈妈一样乐于做公益,春节时会在外地陪伴孤寡老人。"阿锋说。  相似文献   

11.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民族起飞关键时期,战略性地重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除春节之外的传统节日都过得较为冷清的今天,我们应认真研究在现代社会怎样过好传统节日。  相似文献   

12.
与一些从国外舶来的“洋节”受到热情追捧相比.我们自身的传统节日却日趋遭人冷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与农耕文明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节日.在商业文化泛滥的今天,其中的许多传统习俗已逐渐被人们摈弃。另一方面,在文化政策的制定方面,传统节日往往又被忽略。除春节之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没有被纳入我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这些节日的重视。于是,清明节成了“扫墓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遭受冷落.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尽管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但我们更希望看到,通过保护.人们能够在“健在的节日”中体悟“情感高潮”.而不是在博物馆和影像资料里遥想当年。而重视传统节日这个精神载体,重续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有一组统计数据很引人注目:春节七天假期,全国发送手机短信量首次超过100亿条;除夕夜,仅北京一地短信发送逾1亿条。如果仅从这一点上看,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热度”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是升高了。"然而,还有一组数字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春节期间,尤其是除夕夜,有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出现独守空室的“空巢”老人,并随着节日里3-5%出游人数增长的速度同步增长。"这一“热”一“冷”着实值得人们反思。"客观地说,如春节这类已历的节日出现“降温”现象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人们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同样追求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所以如今花样…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随着时代的推进,春节的礼仪方式越来越繁多,越来越时尚,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慰问、送礼、聚会等活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敬意、祝福  相似文献   

15.
俗语说:"过个大年,忙乱半年,正要消闲,赶上种田"。中国传统的春节就是这样既丰富又丰满。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老百姓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民谚中说"百节年为首"。千百年来,在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和习俗也是最丰富、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就像是一台热闹的大戏。  相似文献   

16.
春节的变迁     
《传承》2006,(2):36-37
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习俗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春节传承了中华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为中华各民族所认可。古代“春节”叫“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现代人称之为“春节”,在民国以前不叫“春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前夕,一个牵动着亿万百姓生活的大事被人们当成喜事传递着——中国成立了由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牵头、共3名副总理领衔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这一举措让国人喜不自禁,也令世界看到中国整治食品安全前所未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曹琪 《今日上海》2012,(2):30-31
作为我国四时八节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所有国人以及全世界华人的心目中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即使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过“洋”节,但其热闹程度仍无法与春节相比。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中华民族由古至今皆以“龙的传人”自居,因此龙年春节的到来更是让国人由衷地感到了“神州大地喜气多”。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7)
正政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针对"原年人"就地过年所实施的暖心政策,未来在增强城市凝聚力和流动人口归属感的政策制定、活动组织中或可借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团圆年、吃团圆饭、共同守岁是百姓春节的"必修课"。而今年,"云相守共团圆"成为一种新常态。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20.
正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年;一样的期待,一样的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着对春节的美好记忆,在这美好的记忆中成长、传承。每逢春节,不管你身在何处,家是你永远的牵挂和归宿,大家都会放下忙碌,背起祝福,赶着回家过春节,让家更温暖、让情更深厚、让传承更久远。这份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