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8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美国《2010年度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1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过去一年全球恐怖主义发展形势进行了战略评估,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恐怖主义形势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2010年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31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新版美国《2011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简称报告)。①在对2011年度全球恐怖主义形势进行战略评估的基础上,报告对全球重要地区和国家的恐怖主义形势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全球四大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最新动向。报告认为,基地组织核心部门由于高层领导人的相继毙命已经陷入难以恢复的瘫痪状态,但其分支机构及其相关组织却在  相似文献   

3.
2006年4月28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①(以下简称“报告”),对过去一年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性质进行了战略评估,分析了恐怖主义的庇护所、美国的反恐政策以及恐怖分子试图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这是自“9·11”事件以来  相似文献   

4.
5.
2016年11月17日,澳大利亚著名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了《2016年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Global Terrorism Index 2016).①这是该研究所2011年以来发布的第四版报告,前三版分别发表于2012年、2014年和2015年.该报告旨在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研究国际恐怖活动的现状、成因、特点以及趋势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撑.相对于美国国务院每年发表的《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该研究所的报告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首先,报告的起草者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是一家总部位于悉尼的独立智囊机构.其次,报告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美国马里兰大学恐怖主义及应对策略全国研究联盟收集和整理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研究领域最集中最全面的数据库,收录了超过15万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数据.因此,研究该报告对我们掌握当前全球恐怖活动的基本脉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12日,美国国家情报主任詹姆斯·克莱伯(James Clapper)在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公布新版《美国情报界全球威胁评估报告》(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 of the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以下简称报告)。①报告以美国全球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对美国面临的威胁与挑战进行评估。一与历年报告相比,新版报告明确将美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划分为全球和地区两个层面,这不仅有利于美国政府进一步认清自身面临的各层级安全威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防部于3月25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军力报告》(Military Power Re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的首份中国军力报告,其出台有着深刻的国际和美国国内政治背景。首先,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呼吁加强合作,共度时艰,尤其是4月伦敦G20金融峰会召开在即,协调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立场对于解决当前金融危机具  相似文献   

8.
2016年4月2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15年航行自由报告》(简称《报告》),总结美军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针对中国、印度、印尼等13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航行自由行动”,并称对中国采取有关行动旨在挑战中方对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管辖权,以及中国试图在防空识别区限制飞行的做法.事实上,美发布《2015年航行自由报告》,是在为其“航行自由行动”辩解,增强其介入南海问题的“合理性”.本文将对《报告》的背景、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解读,以看清其背后的霸权逻辑和法理违背.  相似文献   

9.
2015年2月发布的奥巴马政府任内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重申了美国的持久国家利益,关注到国际权力结构的变化,总结了美国的主要安全挑战与首要战略风险,突出了美国经济复兴与维持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在价值观层面"内修"与"外展"的关系,强调了国际体系变革的必要性。这份报告表明奥巴马政府将继续秉持战略克制、责任分担与慎用武力的基本理念,展示美国护持霸权地位的决心与手段。就涉华内容来看,美国延续了一贯的对华政策基调,但也表达了更多更新的战略关切,反映了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最新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DR,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奥巴马政府发布的首个安全政策指针性文件,对于观察美国今后一段时期防务战略及军队建设的调整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15日,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公布了《2009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此指导美国情报界未来四年的工作。“报告”在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的领导下,由情报界16个机构共同制定,并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成员的认可。新版“报告”是美国情报界第二次公布的国家情报战略报告,一方面反映了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国家情报工作承担的新使命;另一方面则继承了前一阶段国家情报转型的成果,继续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指导美国新世纪“反恐”背景下国际政策的第二份纲领性文件, 2006年《美国国 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对布什总统余下任职期间里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因而直接体现了未来 一段时期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发展趋势。中国作为美国霸权主义的主要打击对象, 必须准确把握 这些趋势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反霸对策, 才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20日,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正式发布四年一份的全球趋势预测报告<2025年全球趋势--转型的世界>(以下简称"报告").①报告描绘了未来近20年世界的全景图画,分析研判未来将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27日,奥巴马在上台16个月后,发布了本届美国政府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以下简称报告)。①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总统的法定职责。②新版报告虽是重申政府现有立场,但鉴于它涉及美国的总体国家安全目标和维护美国安全利益的手段,并将影响美国的预算和立法,因而常常被视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风向标”,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解读美国《情报界信息共享战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月4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宣布了《情报界信息共享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报告。它是美国情报界关于信息共享出台的第一份战略报告,是布什总统2007年12月发布的《信息共享国家战略——提高与恐怖主义有关的信息共享的成功与挑战》的补充,也是对“9·11”委员会和WND委员会报告所确认的需求的一种反应,同时还是一系列行政命令和《2004年情报改革和预防恐怖主义法案》规定的回应。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6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迟来的”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Nuclear Posture Review,以下简称报告),对美国未来数年内的核战略作了新的部署。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美国时任国家情报主任麦康奈尔签发了第20511号文件,全称为《2015构想:全球网络化、一体化情报企业》(下文简称《构想》)。《构想》展望了2015年美国情报界的远景,计划将情报界改革成一个情报企业,实现网络化和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16年2月9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发布了新版《美国情报界全球威胁评估报告》(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 of the US Intelligence Community,以下简称报告).①该报告是美国情报界向国会提交的年度例行报告,对新版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将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国情报界未来一段时间的优先关注方向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概括介绍《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的基础上,解析中方立场的立论基础,并进而探讨中方立场对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政府间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坚持主权原则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及目标简明化、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平衡发展、以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是“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中方核心立场.由于中方“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立场”与联合国系统以及欧盟、非盟乃至跨国公民社会的相关立场既有契合也有不同,因此,未来联合国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政府间谈判虽已存在一定的共同基础,但也隐伏着相当的分歧与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公布2005年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①。该“报告”是在总结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其他军事行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出了美军为适应新形势而加速军事转型的时代要求,明确了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在新时期的目标、手段与原则。通过该“报告”,可窥见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防务发展方向。“报告”首先对美国在21世纪的战略环境进行了评估。它认为传统挑战(国家武装力量的威胁)、非常规挑战(恐怖主义、叛乱组织非传统作战手段的威胁)、毁灭性挑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与破裂性挑战(特定领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