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柯云路在他的系列长篇小说里写了那么些人物,也真是难为了他。电视剧《新星》播放时,李向南、顾荣、潘苟世几乎家喻户晓,议论纷纷。这回读他的《衰与荣》,又熟悉了另一批人。我对一闪而过的庄韬发生了兴趣:柯云路把他写到骨子里  相似文献   

2.
舒展 《民主》2002,(12)
中国文艺作品中,像《上海沧桑》这样写民族资本家家族史,从晚清、民国、新中国直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用上百年的时间跨度,把六代人的命运艺术地展现出来,我看是不多的。它与上海史及其工贸发展史的背景结合得较为自然,人物刻画颇具胆识和慧眼。《沧》剧在情节推进、人物典型化与个性化以及细节的选择上,我看走的是与《白鹿原》、《大宅门》等作品一个路子  相似文献   

3.
江阴三刘     
江阴市人民政府拨款数十万元修建的“刘氏兄弟纪念馆”,已在今年5月26日正式开馆。这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表现了对文化、对人才的尊重。 江阴所出的知名人物不算少,有使我肃然超敬的,如徐霞客;有使我敬鄙参半的,如缪艺风、屠绅之流;也有使我极端厌恶的,如写《野叟曝言》的夏敬渠,那种满嘴道德文章而一肚子淫毒心理的人,实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经常运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育党员干部,而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他对唐代的柳宗元引证尤多,可谓非同一般。 1.充分肯定柳宗元的哲学观点 1963年5月毛泽东在杭州中央工作会议期间的一次谈话中说:“柳宗元30岁到40岁有10年都在永州,他的山水散文,与韩愈论辩的文章,就是在永州写的。”的确如此,柳宗元在谪居永州的10年中,除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外,还写了两篇重要的哲学论著,一是《天对》,二是《天说》。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来,先后读过《回忆王稼祥》、《王稼祥选集》和《王稼祥研究论集》、《王稼祥传》,这后两本书是徐则浩研究员从事王稼祥研究的成果,前两本则是由他主持完成的。现在又看到新出版的《王稼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也是由他编著的,真感到倍加喜悦。为人写传者,尤其为历史人物写传者,往往要为传主编撰年谱。有人力所能及,有人力所不及。徐则浩是力所能及者。《王稼祥年谱》实现了他的一个夙愿。王稼祥的为人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更为清楚了,学术界又增  相似文献   

6.
巨匠与先驱     
朱永新 《民主》2015,(2):42-46
自2007年年底到民进中央工作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学习民进的历史,学习那些民进创始人的精神风骨。林汉达就是我首选的努力走进的人物之一。首选林汉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曾经读过他的《向传统教育挑战》一书,儿子出生以后又经常读他的《上下五千年》和《中国历史故事》。在中国,或许人们不一定知道林汉达这个名字,但一般不会不知道《上下五千年》和《中国历史故事》,因为,这是影响了中国数以亿计的几代人的  相似文献   

7.
谢云 《瞭望》1988,(Z1)
资华筠的《舞蹈和我》,在《人物》杂志连载之初,就吸引了我。文章是从她的童年写起的,我很惊异于她对于近40年前的那许多动人的细节和童稚的心灵,竟能写得如此活灵活现。现在这篇长文,经过补充修改,已经作为一本自传呈现在我们面前。重读一过,仍然觉得那样富于魅力。《舞蹈和我》记录了作者向着艺术高峰攀登的脚印,或深或浅,或轻快或沉重,甚至停滞不前。舞蹈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瞭望》海外版在香港出版发行五周年,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此,我向《瞭望》的同志们表示祝贺! 《瞭望》海外版的同志请我说几句话,我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短文。 我希望《瞭望》海外版今后能继续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及海外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不仅是划时代的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的著作,这已为人们所公认。可是,按照通常的观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截止于1848年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例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史》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就是这样写的。我以为这种看法虽然不无一定的道理,但是尚有值得商榷、探讨的地方。因为叙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如不叙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这一事实,无疑是  相似文献   

10.
貌丑何过?     
华丁 《瞭望》1996,(39)
左思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他写的《三都赋》,被富豪之家争相传写,一时洛阳为之纸贵。被誉为“文章冠世”、“一代之绝”的陆机,也曾想写这篇赋的,听说左思要写,抚掌讥笑,很不以为然地说:“他若能写成,我就把酒坛子倒翻了。”待看过左文,他叹服不已,自忖已不可超过,也就辍笔作罢了。 这个故事见于《晋书·左思传》。《晋书》说左思“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就是说,精于辞章的这位大手笔,面貌丑陋,言语迟滞  相似文献   

11.
我的小说观     
我很喜欢读小说,也学着写小说。我对小说有自己的理解,认为小说其实应该叫做“心说”,就是用心说的。作家把自己心里想要说的话和所写人物心里想说的话巧妙地揉合在一起,说来有头有尾、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又有意义。我爱读这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这样的小说,《爱的咏叹》、《梳头娘姨传奇》等小说就是这样的习作。我不知道这样的小说是不是叫做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但我不管这个,我有自知之明。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心写,用心说。写作的实践,读者的鼓励,使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信心。偶然…  相似文献   

12.
1955年《文学季刊》发表了曹禺的《雷雨》剧本,那时我还在中学读书。《雷雨》反映的封建大家族与我的家庭相似,里面的人物都似曾相识。那时我想,什么时候我能看这出戏呢?不久,中国旅行剧团将它搬上舞台。由于它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的北平市长以这出戏有伤风化为由禁演。剧团无奈,便在天津法租界首演。我听到消息非常着急。奶奶耐不住我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我刚刚读完中国抗战纪实丛书中的《长沙会战纪实》(任光椿著)一书,这是一本尊重历史、还原战争、歌颂爱国军民奋起抗敌的好书。这是一本尊重历史的书。三次长沙会战的具体指挥者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主席薛岳,作者实事求是地肯定他在长沙三次保卫战中的作用与贡献。由于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因此作品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真名真姓,有时间、有地点、有根据,有案卷可查。为了  相似文献   

14.
刘捷 《理论参考》2008,(12):56-57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该讲话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在文章的题解中被称作“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处在历史转折时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文件。原国家科委负责人于光远在他刚出版的新著《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中公布了一段秘闻:这篇邓小平亲自写的重要讲话的起草提纲原件找到了。  相似文献   

15.
两部反映同一历史年代、选择同一历史题材、表现同一历史人物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在同一时间推到观众面前,这就是《汉刘邦》和《吕后传奇》。如果从文化市场的角度看,一片两拍乃至多拍并不罕见,但对待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特别是对两片所再现的历史人物应作何种评价,则观众不免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两片的创作手法都是采用历史资料进行艺术虚构,片中历史人物的活动内容和基本面貌却有的近乎雷同,有的又大相径庭,造成历史人物真假莫辨,使人难以捉摸。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是由于选用的历史资料不同,还是在运用虚构…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1)
正摆在我面前的是还散发着墨香味的四本新书《汤素兰童心书坊》,摊开这几本书的扉页,每本都留有汤素兰老师亲自写的题记,《奶奶星》写的是"童年是创作的源泉,故乡是创作的起点";《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写的是"坚韧前行,终究光芒万丈";《遇见美》"对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总是不期而遇";《我的动物朋  相似文献   

17.
王正康 《侨园》2016,(4):34-36
正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我认为《红楼梦》(特指《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原创者是洪昇。我的理由如下:《红楼梦》是放大了的《长生殿》《长生殿》与《红楼梦》描写爱情发展过程和悲剧结局一致,男女两个主人公性格特征一致,写梦写幻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一致。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院姬健康、聂桥两位研究员从主题、故事、形象、用词、用典等多方面发掘比较,把《长生殿》与《红楼  相似文献   

18.
建党80周年献礼片《日出东方》以20集的篇幅,将20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10年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连在一起,塑造了建党初期中共领导人的群体形象。在聚焦的历史镜头中,观众们看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伟大真理,该剧凝聚了曙光初照中华民族的光辉时刻。该剧的第一个艺术特点是,编导擅长穿针引线,使人物与事件珠联璧合。镜头把建党这根“针”,穿进历史这条“线”,使全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片头用“巴黎和全”作导火索,用“五四”运动作引火线,以《湘江评论》、《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为起爆点,从黑暗社会的根底炸起,直到逐步动摇了危机四伏的反动统治为止。镜头展现的是20世纪风云变幻、军阀混战  相似文献   

19.
刘家驹 《各界》2014,(6):59-61
1986年春,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编辑部约我撰写林彪传。虽说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要写一个已定性为“叛党叛国、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元凶”,我笔触的尺度怎么把握?编辑部主任王长龙给我消除疑虑,说他们编辑部准备为元帅立传,不能没有林彪,林彪是个特殊人物,写他的书,目前只能作为内部读物,出版计划已得到总政宣传部的批准,  相似文献   

20.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副教授》一文,给了我灵魂深处强烈的震撼!这也是我困惑已久的问题——知识分子,你的论文该写在哪儿? 我以为,写论文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表,主要应该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扪心自问, 二十多年来,我发表及获奖的论文数十篇,却没有一篇是“写在大地上”的。而是写在了为晋升职称的空谈虚论上。读了《瞭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