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当前.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日益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日益呈现出政党制度文明化、党际关系和谐化、参政议政网络化、党的建设互助化、任职安排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我国多党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强大的、稳定的、能够有效吸纳、代表、综合各方面诉求和利益的政党制度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党制度在现代化发展中能够在扩大政治参与的同时调控政治参与的规模和速度;能够有效地代表各方面利益,培养公民对整个体系的认同和忠诚;对社会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并有效地探索了合作型政党制度框架中政党之间的互相监督特别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很好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是政党政治参与的重要民主形式,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开路先锋”,蕴涵着协商民主的理论逻辑,体现着协商民主的原则理念,是国家层面长期实践的协商民主形式,在本质上是我国典型的一种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创举。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和发展 ,是中国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现实出发 ,对多党合作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开拓了多党合作理论的新境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 ,从理论与实践上 ,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作出了新的贡献。一组建最广泛的革…  相似文献   

6.
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是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思想基础的存在,政党也将不复存在。本文从分析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政党的关系,民主党派产生形成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民主党派意识形态认同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民主党派的政治意识及意识形态认同不仅主导着各民主党派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确立、发展和完善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基于我国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政党制度 ,它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适度扩大政治参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我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世界上的一种独特政党制度类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更主要地是与国体相联系.而不是与政体相联系;政党制度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组织机制的系统;执政-参政关系模式和民主-协商-监督关系模式成为中国政党关系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时总结我国多党合作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新政策,使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展现出巨大优越性。历史证明,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政治文明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状态离制度设计的理想状态还有不少差距,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为此,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政党关系的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产生了彪炳史册的"三座实践高峰"和"三次理论飞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法律基础和理论基础。"三座实践高峰"和"三次理论飞跃"将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实践的发展,愈益彰显出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伟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确立以来近6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同时,这一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合作型政党制度,与无竞争型和竞争型政党制度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结构,主体的相容性、关系的合作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是其结构的主要特点。这种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与无竞争型和竞争型政党制度所不同的功能,社会整合、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等是其显著的功能优势。这种功能优势很好地满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对于政党制度的特殊功能需求,所以多党合作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团结广大劳动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和政党派别.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战略和策略问题。同时。在建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和领导权。这是通过联合战线整合社会力量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实践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据。因此,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而生的理论原点。  相似文献   

15.
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换届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国际格局加速演进、深度变化的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胸怀“两个大局”的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高度重视政治交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凸显政治交接的鲜明政治性,不仅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高度重视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交接的政治领导,强调传承、发扬党派优良传统和铭记多党合作初心,而且大力加强五大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深化政治交接,努力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必须把推进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走出一条以深化政治交接为抓手推动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实现新的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成功道路。  相似文献   

16.
1947年下半年,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国民党当局对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充满了敌意,并宣布民盟等民主党派为非法团体;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同时也对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进行了批评;民主党派在“中间路线”幻想破灭的同时,加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即“五一口号”)。“五一口号”的提出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这对促进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7.
多党合作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规定政党关系,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政党关系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功能的发挥,促进了政党关系和谐;进一步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的角度对政党制度展开研究,有别于从政治学视角研究我国政党制度完善和发展的路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能够有效运作的微观基础。中国政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生成的主要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它是规范政治成员政治行为的重要指针,是构建和谐党际关系的重要桥梁,也是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需要以中国政党文化为引领,彰显中国政党文化的底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政党制度,它的产生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包括各个民主党派在内的广大人民的明智选择,是历史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在实践中显示了其优越性.本文就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谈谈其形成的必然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国家制度.  相似文献   

20.
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声明,立即表示响应,有的民主党派还主动明确地提出:在联合政府中,中国共产党是当然的领导者,并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将革命进行到底。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