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试论当前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集体上访数量增多,原因是农民选择上访的心理因素、现行信访制度有悖政治发展的推进、对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及民主法制建设的缺失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失控,回避矛盾等,采取建立农村群众集体上访的预警机制、搞好基层班子建设,完善基层民主法制、改革信访制度,严格执行群众上访程序等手段可以减少上访,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鑫 《求知》2006,(3):28-29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工作是体现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党执政的形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信访干部由于不懂语言艺术,简单粗暴地对待上访群众,直接影响到双方的相互沟通和问题的解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农民上访的分类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渐高涨的上访潮,信访工作制度不断强化上访人的权利和接访人的职责。从调研来看,相关制度建设并没有给基层政府提供有效的治理措施,基层政府也未能摸索出合法的治理措施,而是陷入非法运作的边缘。当前的信访困局在于信访渠道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淤塞,面对成千上万的上访者,政府未能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对上访者的问题进行性质区分。分类治理可能是疏通信访渠道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思路,目前的上访可以分为有理上访、无理上访、商谈型上访三大类及若干具体小类。若能建立正确的分类原则,找到合理的治理方法,并建立必要的配套措施,信访渠道完全可以疏通,成为社会利益重要的表达渠道和商谈空间,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信访制度因此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对农民的上访行为,从法理角度看,反映了国家在农村贯彻法治型治理中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国家和农民都需要法治,但因沟通环节的局限因素,使信息的交流不对称。提高地方政权对农村的依法管理能力,发挥地方权威在农村自治领域的合法作用,协调法治与自治的关系,是现有条件下,克服国家和农民之间信息交流障碍,提高治理效果的现实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浙北C镇的田野调研资料为基础,探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由于阶层分化而导致的农民上访现象。研究表明,在农村阶层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富人阶层通过获取村庄政治权力,掌握村庄资源分配的主导权。同时,他们还与地方政治精英结盟,共同主导着基层社会的分利秩序。农民的上访行为是底层村民对既有利益分配格局的挑战,是阶层冲突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长期的上访实践中,上访者的个体之"气"逐渐演化为阶层之"气"。利益的分化和反复的冲突博弈强化了底层村民与上层精英之间的差异和边界,滋长了村民的阶层意识。为有效治理农民上访问题,国家不仅需要推进信访制度改革,而且更应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着力于优化基层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底层民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国家信访局认为,绝大多数上访是有道理或有一定合理成分的,是可以通过适当接访在当地得到解决的。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上访活动来说,这种“有理”定性既要从国家建设历史阶段“大环境”来思考,又要从县、乡党政部门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小环境”来衡量,也需要站在上访人本身的角度来“将心比心”,尤其是要深刻了解和体谅他们传承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特质,从而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夯实社会和谐基础。  相似文献   

7.
赵若瑜  李亚冬 《学理论》2013,(24):40-41
上访,在中国是十分普遍却又极其复杂的现象。它唱出民众的苦与国家的伤,也为探析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提供绝佳窗口。经由过程—事件分析与利益表达机制的视角,试图分析移民上访事件中的内在逻辑、"越维稳越不稳"的怪圈,从而深刻反思民众与政府对同一话语的不同表述,探索社会长治久安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日益增多,是目前我国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妥善处理群体上访事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健全相关法律等“治本”对策;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对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健全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预警机制和现场处置机制等“治标”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对党的群众基础产生了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包括: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推动了当代中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消极影响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凸显,社会新阶层政治诉求的不断增强给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出了新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挑战.为此,一要注重社会利益整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二要多管齐下,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王春萱  张艳华 《求知》2002,(8):27-28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反映了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根据这一宗旨形成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清区石各庄镇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发挥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创造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一直把做好群众工作当作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给群众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特点。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对策:牢固树立群众观,努力实现好群众利益;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夯实群众基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建立健全的党群互动机制,强化群众工作保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呈现出下降趋势,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四个:农业经济效益低,市场适应能力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非农产业发展缓慢。采取的措施:一是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减轻农民负担等。  相似文献   

13.
邹长青  张晶晶 《学理论》2011,(12):29-30,105
毛泽东关于反腐败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发动人民群众反腐败是毛泽东反腐败的重要方式,也是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发动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原因、途径和效果以及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我们今天反腐败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地包含着“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和“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两方面内容,“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难点在于如何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功能,在现实中用理论合理地、合乎逻辑地很好地说服群众,让群众对理论心悦诚服;“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构建一种机制,让群众在这种机制下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去审视、评判、检验、监督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及其施政行为,看实践有没有偏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云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基层彝族群众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选取了较具典型性的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的弥勒县西一彝族镇作为研究对象,在此地开展了大量的对基层彝族群众的政治参与的田野调查和访谈,在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基层彝族群众政治参与的特征,并进一步对形成这种特征的各种因素及这些参与对政治体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最后力求以基层彝族群众的政治参与折射整个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试提出对完善原有参与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七大制定了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全党的奋斗指明了方向。在这次大会上对群众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总结了以往统一战线中的教训,同时对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进行了部署,具体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不同的斗争任务。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的新概括和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宗旨意识和执政为民的忧患意识,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于健慧 《行政论坛》2003,3(5):59-60
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精华,是新时期选拔干部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针对近年来贯彻这一原则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群众公认原则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完善的群众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宜宾市翠屏区通过"联网联户、务实为民"行动,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换位思考工作法,着力访民情、解民忧、顺民意、促民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笔者在深入了解翠屏区实施"联网联户、务实为民"行动推进群众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借鉴和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促进群众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坚持深入群众,开展民调工作,是新时期对基层干部的起码要求,也是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工作水准的重要方法,对于夯实基层执政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