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庆国 《实践》2004,(10):33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食在人民生活和保持社会稳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粮食流通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把中央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与年轻的共 和国一道,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统购统销、合同定购、“四分开一完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的全过程。因此,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既是对传统模式的革命,又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有益探索。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对于我们深化改革,无疑是有现实启迪意义的。 统购统销: 计划经济的产物  新中国建立后,在财经战线相继进行了“三大战役”。其中,第二大战役就是 1953年开始的对粮食为主的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这一“战役”勾勒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粮食工作负责制进一步落实,粮食产销衔接进一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保持了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保护了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4.
嘉峪关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粮食流通领域执法监察工作近日结束。监察结果表明,嘉峪关市从1998年以来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对中央提出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措施落实较好,并通过执法监察取得明显成效,使粮食市场管理得到了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粮改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的好。他们先后成立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市场清理整顿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与,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落实到位。1998年以来,嘉峪关市在全面完成定购小麦200万公斤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1999,(3)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四分开一完善”。四个分开是实行政企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物控账分开;一个完善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是政企必须分开。就是要把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企业各自的职责界定清楚,明确分开。从政府方面来说,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进行管理,要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得参与粮食经营,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企业方面来说,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乡镇粮站、粮库,都要实…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产粮大省,粮食流通问题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的全局,是我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高速增长,从1978年的91.45亿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250.6亿公斤,增长了172.9%,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出110.8个百分点。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和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誉。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稳定市场、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支援全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粮食流通面…  相似文献   

7.
赵勤  李莹 《奋斗》2009,(5):57-5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下,结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加快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仍是计划经济时期构建、遗留下来的,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原始落后的露天储粮形态仍然沿袭;简单粗放的管理手段仍在继续;高费低效的粮食中转运输方式还在进行;传统“满天飞”的营销方式没有改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粮食流通管理中漏洞多、费用高、流转慢、陈化劣变快、粮食经济效益低,甚至发生巨额亏损。这种局面不改变,不突破,粮食经营就难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 WTO的需要。   加快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严重问题和弊端。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首先,不能有效地保证农民种粮得到合理收益和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保护,难以调动与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利于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其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中央和地方责权不分,粮食储备和经营不分的状况,造成了中  相似文献   

11.
徐惠君 《奋斗》2008,(11):19-19
省粮食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是:“促进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创新、搞活粮食流通、实现科学发展”。以“推动全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载体。  相似文献   

12.
《求是》1999,(13)
山西省运城地区有9个国家级、2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年粮食总产量21亿多公斤,其中小麦14.4亿公斤,玉米3.5亿公斤。粮食是运城地区的主要基础产业,产量大,购销量大,关系全省粮食供求平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去年以来,运城地区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着眼大局,狠抓落实,突破难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统一认识,措施得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深化粮改部署之后,山西省和运城地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首先把重点放在如何统一…  相似文献   

13.
赵永彪 《共产党人》2004,(20):26-27
适应形势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收购中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中的载体作用。宁夏从4月1日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从目前新体制运行情况看,粮食市场基本平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创新经营机制,在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竞争中逐渐凸现了市场主导作用,但是.也面临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今年是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夏粮收购,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粮源分流,粮食部门掌握粮源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宁夏  相似文献   

14.
《求是》2010,(17)
<正>粮稳天下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充分保护和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当前,我省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进一步深化的地方,或者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的表现是: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较慢,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机制还没有健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高价位商品粮、亏损挂账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处理;粮食经营企业改革的力度偏小,靠吃政策饭和大锅饭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观;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合理的界定;粮食风险基金的贴补对象仍然处于流通环节,对种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工作的重点是“落实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就是坚决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是基础,粮食收...  相似文献   

18.
●粮食消费的刚性需求与弹性供给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矛盾 ●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的脆弱性与宏观调控失灵的矛盾 ●粮食问题的经济性因素与政治性因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情况 1998年粮改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稳定了农民种玉米的积极性,为国家提供了超水平的粮食安全。但总体上看,体制不顺、政企不分、机制不活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粮食安全的成本过高。为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连续发了几个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探索“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省委农办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看,对我省这样的主产区来说,彻底解决问题,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目标取向,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粮食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粮食流通的微观搞活与宏观控制庞江粮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因而成为人类物质财富的“宝中宝”,搞好粮食生产和流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