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的负面作用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牛喜霞 《求实》2007,(8):51-54
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流动中具有双重作用。原初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城市发展阶段的负面作用主要包括:限制了农民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和归属。农民工原初社会资本同质性和乡土性的特质以及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边缘性特征,是产生这种负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方勇 《廉政瞭望》2012,(1):68-68
《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耻辱的顶峰。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谈判,清政府还可以讨价还价,而这次却是在列强各国就如何“宰制”中国达成一致协议后才通知清政府照章执行。尽管如此,却有一个国家在条约谈判过程中频频为中国说话,这个国家就是侵略国之一的美国。为什么昵?事情还得从庚子年间光绪皇帝和美国总统麦金利的“交往”说起。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与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在祖国命运飘荡不定的年代里,他们之间的交往也时断时续。然而,抹去历史的尘埃,寻访这两位故人交往的印迹,我们会发现,在长约40年的时间里,他们曾有过不愉快的政见之争,更有过令人感叹的深情厚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一页。理想一致,陈独秀结交章士钊陈独秀与章士钊的交往,始于1903年。那年夏天,陈独秀为了躲避清政府的逮捕,从安庆逃到上海,不久便参与编辑《国民日日报》,而章士钊正是该报的主编。为了揭露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同时又保证稿件…  相似文献   

4.
澳门开埠约为公元1535年,明朝官府将市舶司迁到澳门,允许外国商船入泊,濠镜始成为对外开放的洋澳。 16世纪初,葡萄牙人航海抵达广东沿海,他们强占屯门,劫财夺货,掠卖人口。明官府发兵驱逐的同时,不分青红皂白,厉行闭关政策,停止了合法的对外贸易,也造成严重恶果,商税锐减,武装走私盛行,明朝官府不得不重开海禁。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下简称中央苏区)创建了以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为主体、具有战时金融特征的苏区红色对外贸易体系,为支援革命战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民众生活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对外贸易管理的梳理,定量分析研究中央苏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挖掘和解析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时间及管理体制变迁,为当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积累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自经济开放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等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与东亚地区的对外关系逐渐密切化。随着经济开放的推行,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的贸易和投资通过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在内的及中国以外的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些地方经济圈。其典型是华南经济圈、华东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中国的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它旨在利用区域内各成员地区的经济要素优势,建立相对…  相似文献   

7.
实行对外开放方针,是在总结我国过去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教训而提出的强国之策。我们的对外开放,就是要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基础上,加强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采取对外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经营管理方面)、利用国外资金和其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形式进行的。一句话,就是要引进于我  相似文献   

8.
经过 2 0多年的对外开放 ,中国已初步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轨 ,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并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但目前还不是贸易强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 ,中国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必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以“入世”为契机 ,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这是中国 2 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出的贸易政策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不能使各国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反而会加速全球经济的衰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表现和对我国的影响,并对我国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自俭 《世纪桥》2009,(3):68-70
二十世纪初,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传播,资产阶级有投资铁路的意愿。同时政府借债官办铁路失权过多,引起国人的忧虑和政府的警惕,促使清政府改变其铁路政策。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鼓励和支持绅商投资铁路,各省绅商和爱国人士纷纷申请承办铁路,以开富源、保利权,中国出现了创设商办铁路公司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日趋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后,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反倾销应诉能力,为中国出口产品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外贸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加入WTO ,中国经济将在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内融入世界经济 ,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进行。开展对外贸易则是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3.
郭爱萍 《求实》2001,(5):28-29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并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经济已步入活跃期 ,而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是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4.
世界普遍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现阶段分析世界普遍交往理论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普遍交往过程中,西方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中心-边缘理论以及文明层级论是阻碍世界普遍交往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文化障碍。面对这些文化障碍,顺应世情发展趋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出场就极其有必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来源是《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哲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同时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有着爱国斗争光荣传统的台湾人民,在战后,面对日本殖民统治残余势力、侵华美军的欺凌和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美日勾结阴谋侵占中国领土钓鱼台列岛,台湾当局阻扰两岸交流交往,阻碍祖国统一进程,展开了多次爱国斗争,谱写出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章。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对外贸易高晓梅德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经济遭破坏,但它却靠着成功的对外贸易,创造了战后的“经济奇迹”。如今的德国实现了统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经济大国。德国特别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1993年中德双...  相似文献   

17.
20多年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排名世界第七,吸收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各国各地区企业到中国寻找商机、进行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国将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更…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2,(16):29-31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与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对外贸易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互利共赢为主基调的全球经贸交往中,世界充分享受了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红利",而中国也在这一过程中铸就了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综合国力。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若以10年为一个阶段,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王涛 《党史博采》2006,(2):36-38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日趋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后,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反倾销应诉能力,为中国出口产品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但是,对外开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力总体上还不够强,尚没有力量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应该从自身平衡出发,主动进行外贸、外资、外汇、外交等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的挑战。一、积极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转型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的真实反映。中国1978年以来经历了28年的改革,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自然经济、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