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由于本身大量垃圾的存在,也必不可免地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其中包含的色情、暴力、邪教内容以及网络陷阱、网络犯罪等,最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冷漠、伦理失范,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尤其人文教育,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发教育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徐建勋  王燕晓  罗慧 《学理论》2012,(25):158-159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舆情走向。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有社会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带来巨大挑战。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旷芳 《学理论》2012,(15):49-50
大学生是实施网络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网络暴力行为包括语言暴力、传播色情与暴力影视、玩暴力游戏、黑客行为四种表现形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具有消极影响。网络立法滞后、网民的三无、大学生性格特点和课程负担过轻等是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形成原因,高校应加强传媒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盖芳鹏 《学理论》2011,(1):319-320
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是在给学生们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增强大学生克服网络负面影响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将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通过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网站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  相似文献   

6.
于静  刘健  杨惠敬 《学理论》2013,(21):32-33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表达亦产生"双刃剑"式的影响。网络激发了大学生政治表达参与热情,提升了政治参与意识,但也存在诸多消极因素。应构建个人——高校——社会全方位的引导策略,确保大学生网络政治有序表达。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社交网络这种新型的互联网服务日益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富有的真实性、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性成为广受大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社交网络在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互动娱乐、情感宣泄需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带来了诸多隐患,这些隐患应引起高校的重视,并因势利导、积极渗透、引导社交网络合理健康发展,并借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8.
王晨曦 《各界》2007,(6):98,10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对网络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对大学生的正确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参与网络舆论监督是大学生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当前引导和规制大学生理性参与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大学生具有与其他群体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其网络舆论监督带有情绪化表达、娱乐化参与和网络路径依赖三种不良倾向。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引导与规制应该以尊重和交互为理念,以网络公民教育为核心,以法治化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性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对人类道德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技术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作用下,作为其表现之一的“网络性行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亟需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邹生才 《学理论》2010,(20):261-262
网络是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提供极大的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含义、标准和危害,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防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谢睿萍 《学理论》2012,(14):273-274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改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及网络道德的缺失也正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有:价值观和道德信念的迷失,社会责任感缺失,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等等。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加强网络监管;建立高素质的网络道德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开展大学生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若愚 《学理论》2014,(2):277-278
计算机网络深入大学校园,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但是最近几年大学生网络德育问题愈发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的难题。对此,提出可操作性的具体对策: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加强网络法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健全校园网络防卫。  相似文献   

14.
王伟凯 《党政论坛》2009,(13):28-29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通过人民日报“强国论坛”网站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个重要的渠道。”有鉴于此,一些领导干部开始通过网络与民众交流,接受社会监督,而社会民众也主动运用网络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进行关注。就领导干部而言,确定合理的维度视角是有效利用网络监督、践行更加高效的社会服务的—个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何军 《学理论》2013,(22):53-54
近年来,由于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舆情也异常活跃.如果对网络舆情处理不当,不仅可能诱发民众不良情绪,而且还会导致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有助于我们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保持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学理论》2012,(12):59-60
互联网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王珅 《学理论》2012,(22):235-236
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研究论题,首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容进行阐述,而后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归因分析上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针对当前的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3)
网络自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由于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传统校园媒体的弱化、自媒体舆论场的失序,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自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信息能力不足、手机依赖症、泛娱乐化倾向等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冲击。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自媒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应从教育、环境、阵地三个维度,构建以媒介素养教育为核心,网络文明建设、媒体阵地建设为支撑的三维机制,以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媒体,增强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钟丽萍 《学理论》2012,(17):229-230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觉确定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选择学习方法、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网络环境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主、协作学习的条件和空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显许多不足.网络环境下高校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有: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善网络环境下的硬件载体设施;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设计有利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其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况和道德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和适当的,亟须加以引导。首先分析了隐性教育与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内在联系,并梳理了隐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面临的困境,之后提出了隐性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原则、方法和保障措施,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在网络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