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刑法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刑法领域的显现,是刑法规范、相关法律设施等外化法律实体的内在精神部分,具体地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犯罪观和刑罚观上.刑法文化反映和指导着一个国家的刑事政策,决定着犯罪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刑事司法,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犯罪预防控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模式以及犯罪预防控制体系的构建.不同类型的刑法文化孕育出不同的犯罪预防控制模式,不同类型的刑法文化中犯罪预防控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所采用的方式、体系也是不同的.通过对重刑主义、工具主义、泛道德主义、泛刑主义四类刑法文化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刑法文化理念对犯罪预防控制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邵沙平 《法学家》2004,(6):153-16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推动国际刑法的变革.国际刑法的一系列制度性的变革都是通过缔结国际刑法公约来实现的.由于国际刑法公约约束国家也约束个人的二元性特点,这些国际刑法公约的缔结、生效和实施不仅对国际刑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21世纪的全球法治产生深远影响.为了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和推进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应在国际刑法领域进一步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情景犯罪预防的有效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因此国际犯罪预防中心(ICPC)向各国推广。本文对情景犯罪预防的起源、发展、理论基础及在具体应用中的做法进行了阐述,希望对我国的犯罪预防工作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riminal Law Reform and Criminal Justice Policy)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西蒙一弗莱舍大学与“刑法改革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Reform of Criminal Law)于1991年建立的一个旨在从全球范围为促进各国政府与联合国提高刑法效率与公正的研究与咨询机构。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已被联合国1991年通过的46/152号总决议“犯罪预防与刑事司法计划”纳入其中,成为联合国在刑事政策上的咨询网络成员。  相似文献   

5.
何银松  夏军 《行政与法》2010,(10):91-94
工读教育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对当前社会的巨大变革,工读教育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为了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我国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工读教育。  相似文献   

6.
对于犯罪预防的问题,刑法学者已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其中,以毕克迈耶提出的人格责任论发展至今的人格刑法学独树一帜,人格刑法学关注犯罪人的反社会人格,运用心理学既有的经验解决犯罪学的问题。文章试图为人格刑法构建一个框架,以期促进我国人格刑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毒品犯罪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它呈现出市场化、体系化运行的特征。应当从毒品犯罪现象这一犯罪学的基点出发,以毒品犯罪预防这一政策性的目的为导向,分析和反思刑法在反毒品犯罪中的角色和地位:刑法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毒品犯罪问题,但它仍然是对抗毒品犯罪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刑事司法的任务主要在于,将刑法适用的重点从刑罚的严厉性转向执法的严格性,将刑法的导向由形式上的公正转向在犯罪预防方面的有效性。将刑法的适用与犯罪学层面的研究成果(毒品犯罪的特征)以及刑事政策的需求(预防犯罪的需要)联系起来,是刑法面对毒品犯罪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法在刑罚的适用上采用了缓刑制度。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缓刑的过多过滥适用,不但违背了我国刑法的立法精神,削弱了对一般犯罪预防的效果,尤为突出的是助长了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的发生。应正确理解缓刑的法理依据、法律特征和适用条件,加强检察机关对错误适用缓刑的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的离场以及行政拘留的刑法化趋向,刑法结构的变革亦从一种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刑法结构的变革直接关乎刑事法网的大小与刑罚的苛厉程度.罪量要素作为我国刑法认定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的制度设计,成为调节罪刑关系的关键指标.本文以刑法结构变革为切入点,通过考察晚近刑法修改中罪量要素调整的具体样态,以协调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的对冲,社会防卫与人权保障的紧张关系为理论背景重点探讨了“零门槛”犯罪的合理限度与人格要素在我国罪量要素的合理向度,提出“零门槛”犯罪限于超个人法益侵害的高风险领域,并主张坚持人格要素在定罪情节中的出罪性向度.  相似文献   

10.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了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等刑法原则及犯罪预防的思想,这对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民众关注度很高的"许霆案",认为我国在立法和执法中应切实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民众。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人格化初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犯罪人的犯罪人格贯串到刑事司法活动的始终,是摆脱行为刑法制度的司法机械化弊端的必由之路,符合现代刑法的人性化、人道化发展方向.刑事司法的立足点是犯罪人,而犯罪人是犯罪行为与犯罪人格的统一体,即犯罪行为是犯罪人的外在表象,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的本质.因此,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必须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人格鉴定,将那些仅有法定的犯罪类型的行为,而没有犯罪人格的行为人,排除在犯罪人之外.对于犯罪人,在量刑时,要把犯罪人格矫正的难易程度作为一个重要依据;监狱行刑时,应当以矫正罪犯的犯罪人格为核心进行.此外,应该把心理预防提到犯罪预防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夏凉 《法制与社会》2010,(35):327-327,332
国际刑法与国内刑法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国际刑法理论的探讨对于我国刑事立法技术的成熟与立法经验的丰富有着良好的启示和借鉴效果。国际刑法可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并且能从微观上着重对实体法的完善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国间经济文化关系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跨国犯罪等问题遂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各国刑法不可避免要面对全新“课题”。2005年8月26日至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上,来自联合国、国际刑法协会以及中外立法、司法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百余名刑事法学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变革——国际社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这一主题,对国际刑法的新发展、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一、国际刑法…  相似文献   

14.
芦笛 《法制与社会》2013,(22):22-24
刑法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可以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和惩罚犯罪。因此,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及法制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护体系。本文从刑法的相关背景出发,重点从刑法的价值及刑法的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刑法价值与刑法功能的主要内容构成与变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学者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增加刑法的威慑力,从而达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笔者认为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的主要路径在于犯罪预防,而非扩大刑罚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行以来,随着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空前发展,我国刑法科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以及刑法调整的变革需要,无疑也要求我国刑法科学加以发展,在基本观念、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主要方面都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刑法禁止令已在我国《刑法》第38条和第72条中得以规定,但禁止令的性质并未在立法层面上进行准确界定,司法实践和学界对禁止令性质的认定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从规范和本体的维度考察,刑法禁止令有别于刑罚、保安处分、行政制裁措施和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根据刑法禁止令制度创设的目的和刑法解释的内在逻辑,对刑法禁止令性质的界定应回归到犯罪预防本位,并在预防本位下将其界定为一种限制性的犯罪矫治和预防措施.在预防本位下,人权保障机能、必要性审查、假释中的适用是刑法禁止令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刑法学研究中的十关系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刑法学从体系到内容都需要变革;为了实现这种变革,需要克服刑法学研究方法的缺陷,妥善处理好解释刑法与批判刑法、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学理解释与有权解释、基本理念与具体结论、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字面含义与真实含义、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规范解释与事实认定、传统问题与热点问题、本土理论与外国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有关司法准则主要是指联合国自1945年创建以来在刑事司法与犯罪预防领域中制定、认可或倡导的以国际人权法和其他有关司法的国际公约为基础的标准、规范和政策。从其产生开始,联合国的司法准则就受到国际社会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承认与支持,对世界各国国内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制度的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如何贯彻联合国有关的司法准则,使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能合法化、合理化、正当化,成为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工作面临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度,我国刑法学既继续关注刑法基础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加强了对风险社会的刑法观、刑法价值和犯罪构成理论等问题的研究,又密切关注刑法立法和司法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与刑法观念变革、老年人犯罪、刑罚结构调整、危险驾驶罪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未来,我国刑法学应注重坚守现代刑法的基本价值,正确处理我国国情与域外经验的关系,积极拓展研究视野,以促进刑法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