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个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  相似文献   

2.
今年农历三月初六是清明节,正是我母亲的百年生日。母亲享年80岁,这些天来,我格外怀念母亲。1952年初冬时节,我出生在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交界处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岁多父亲就病逝了。母亲虽然没上过一天学,但她的家教是不可替代、万般珍贵的。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都长我10多岁,我记事时,哥哥、姐姐都长大成家了。这就使母亲对我特别地疼爱、呵护,走到哪把我带到哪。  相似文献   

3.
(一)罗桂华是江西萍乡市安源镇人,父亲给地主当长工,母亲无职业,家里生活非常困苦。他十三岁那年就和两个哥哥一起到安源路矿当矿工,资本家和监工对工人谩骂、凌辱、任意残害,使他难以忍受。一九二一年秋,李立三(化名李志龙)和蒋先云等同志到安源做工运工作,创办了工人夜校,“百人团”、“工人俱乐部”,把工人组织起来。桂华的大哥参加了工人俱乐部,是负责人之一。桂华经常听他哥哥讲革命道理,从中领悟到穷人只有拿起刀枪战斗,才能打倒地主、资本家,才有自己的出  相似文献   

4.
50%的亲情     
清香木 《党课》2012,(10):81-82
父亲去世后,照顾继母的责任落在了我和哥哥身上。母亲去世两年后,原本是父亲下属的她嫁了过来,不过因为担心我和哥哥受委屈,她一直没有要孩子。  相似文献   

5.
萧劲光     
奋勇男儿萧劲光,原名萧玉成,1903年1月4日出生在长沙岳麓山下的赵洲港(今长沙市郊区岳麓山乡天马村)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赵洲港位于湘江之畔,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但在20世纪初叶,萧劲光的童年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两岁丧父,上有3个哥哥、两个姐姐。全家6个未成年的孩子都由勤劳、善良的母亲萧傅氏操持,以开荒种菜、绣花、卖柴、打草鞋为生计,生活十分艰辛。童年的苦难,锻造了他爱憎分明、勇敢顽强、奋发进取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任彦 《党建文汇》2007,(2):49-49
从小,他就有从大学中文系到职业作家的人生规划。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师范了,但是,家里没钱供两兄弟同时读书,父亲只好让年幼的他先休学一年。1962年,他20岁时高中毕业。“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和经济严重困难迫使高等学校大大减少了招生名额,结果,成绩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孙山。高考结束后,他经历了最痛苦的两个月,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来在瞬间崩塌。他不知所措,记不清多少个深夜,他从床上惊叫着跌到床下。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伟人的后代,毛岸青同志平静安祥地走完了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去追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他与妻子邵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仍回荡在人们的耳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24):86-87
钢玻璃杯的故事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9.
正从小家里孩子多,生活条件艰苦,小学毕业后,母亲就辍学在家帮着姥姥姥爷干起了农活。母亲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18岁时的母亲,因为不满家中安排的亲事,便独自一人来到新疆,投奔已经结婚的二姨。后来,经人介绍,母亲与父亲相识,相爱,他们在1990年的夏天相识,在1991年的夏天步入婚姻的殿堂,在1992年的夏天生下了我。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在忙碌,总是有干不完的事情。如今,银发已悄然爬上了母  相似文献   

10.
<正>"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今年46岁的庄健,是农四师六十八团十连的军垦后代,他精心照顾母亲的事迹在职工中广为传诵。庄健兄妹五人,妹妹在团中学教学,两个弟弟在城市工作,哥哥听力和语言有障碍。庄健排行老二,多年来,由于婚事总不称心如意,至  相似文献   

11.
正我叫蒋万锡,父亲在我4岁时不幸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带着哥哥和我艰难度日。母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哥哥蒋万铃小学毕业后休学了,同母亲一道挑起家庭的重担。哥哥16岁结婚,嫂嫂王素华同龄,他俩协助母亲经营"协昌恒家具店"。当年那条街上有60%的商铺都是经营家具业的。那时候,我家住在重庆较场口草药街23号,房屋系砖柱穿逗木结构,面积约16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母亲不是党员,却对党情有独钟。她常用世养上最朴素的语言给我们讲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教育我们:好孩子长大后都要入党。 那年,哥哥入党,母亲给他纳了一双鞋,并嘱咐他说:“你是咱家第一个党员,不要骄傲,也不要害怕困难,穿上娘做的鞋,走党指给的路。”那时,看哥哥的表情真比考了第一名还要高兴。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也穿上了母亲亲手纳的鞋。 大学毕业,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从母亲慈祥的目光中,我觉察到几分威严与期待,几分冷峻与勉励。择业之际,在面对城市与农村的选择时,我犹豫了。 那晚,我难以…  相似文献   

13.
童年生活肖劲光大将童年时代叫肖玉成。他的故里长沙市郊岳麓山天马村赵洲港,东临滔滔湘江,西靠巍巍麓山,风景如画。1903年1月4日,肖玉成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肖家祖居乡下,肖玉成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乡间织布的机匠,长年带着简单的行头,走村串户,为人家织布,后来流落到了赵洲港。肖玉成的母亲姓傅,原是傅家洲人。有一年涨大水,傅家洲被淹,为生存,她投奔赵洲港,给一周姓人家做了养女,以后便与肖玉成的父亲结为夫妻。肖玉成有3个哥哥,两个姐姐,刚两岁,父亲和祖父便相继去世,他他们除留下一台破旧的织机外,别无他物。母亲为了抚养六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天马山下租了一块社地(地产  相似文献   

14.
律师日前接待了一位康先生。他说他母亲年事已高。名下有一套房产。康先生有同胞兄弟两个。康先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母亲一直由他照顾,故母亲想将自己的房产让孙子继承。康先生询问她母亲的房产可不可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  相似文献   

15.
正退休13年,张道廷为老哥哥守了13年墓。他的老哥哥并非本家,而是大名鼎鼎的造林英雄马永顺。二人一个姓马,一个姓张;一个是闻名遐迩的英雄,一个是铁力林业局的普通退休干部;年龄相差30多岁,应该算是两代人了。这一声"老哥哥"从何叫起?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愫让张道廷用余生去坚守?张道廷说,他在兑现一句承诺。  相似文献   

16.
正被称为最小的"红军哥哥"的向轩,是贺龙元帅的外甥、"湘西双枪女英雄"贺满姑的儿子。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1928年8月,因被出卖,贺满姑在突围中被捕。两岁多的向轩和哥哥、妹妹一同随母亲贺满姑被押往县城关进牢房。贺龙的大姐贺英知道消息后,托人将3个孩子从大牢里用重金赎出。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母亲是福建永定客家人,父亲1953年参军到新疆军区,7年后积攒了一些积蓄,写信要母亲来,于是,1960年母亲带着奶奶、哥哥随军进疆. 当年,母亲三人,历经半个多月,从福建永定辗转来到新疆大西北,落户于天山脚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伟人的后代,他平静安详地走完了自己朴实无华的一生,去追随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哥,归于永恒。他与妻子邵华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仍回荡在人们的耳畔:“我们含泪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  相似文献   

19.
程世刚 《党史博采》2006,(12):39-41
人各有名,名字不仅仅是标识一个人的“符号”,有些人的姓名也寓含着他(她)的抱负和志向,在新中国1955年授衔产生的十位元帅中,除聂荣臻外都有着非凡的改名经历。一、朱德:红色的品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六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琳琅西麓李家湾一个佃农家庭。在他戎马生涯的一生中,曾用过好几个别名。朱德诞生时,母亲为图个好抚养,像他前面两个哥哥“阿牛”、“阿马”一样给他取乳名叫“狗儿”。偶尔,朱家也按川北习俗,分别称呼兄弟三人为“牛娃子”“、马娃子”和“狗娃子”。到了4岁,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原名陈庆同,字仲甫),自幼命运多舛.两岁失怙,与相差8岁的哥哥庆元,皆由母亲查氏一手拉扯成人.17岁时(1896年),陈庆同也步兄长后尘,以院试第一名考上秀才.此前,他已过继给叔叔陈昔凡.陈昔凡是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恩科举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