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9年至今,高校已连续6年进行扩招。高校扩招既缓解了社会需求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又实现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目的。但是,扩招给高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做好高校扩招后的学生党建工作,是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则柯 《求贤》2007,(3):18-19
我国教育方面的问题很多,并校啦,扩招啦,升格啦,大而全啦,不一而足。就说扩招吧,2000年全国100万大学生毕业,2004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80万,到2008年更要上升到400万。真是前所未有的大跃进。各级各类学校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如火如荼。工业院校、农业院校大办人文学院和各种社会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3.
高考≠命运     
盂盛 《廉政瞭望》2007,(6):14-15
高考与命运的逆命题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208万,到了第二年,一下子激增了22万人。此后每一年,扩招开始像滚雪球般轰轰烈烈,而高考与命运的等式不再坚不可摧。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国高等学校原计划招收130万人,比上年净增22万人,计划增长速度为10%,六月上旬,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扩招”,招生数由原计划的13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158万人。北京地区各高校去年实际招生人数为6.2万人,今年“扩招”后增加近万人。招生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可谓是空前的。对于如此之快的高等教育发展势头,很多学校和个人是始料未及的,缺乏思想准备,究竟如何看待今年的高校“扩招”,这里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扩大招生,加速发展,势在必行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就总体水平来说,…  相似文献   

5.
正《光明日报》5月6日刊登熊丙奇的文章说,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多所院校陆续发布招生简章,公布博士生扩招规模,引发舆论关注。此次博士生扩招,主要是根据社会对博士人才的需求、基于博士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常规性扩招。201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博士生招  相似文献   

6.
王晓雷 《山西青年》2022,(16):178-180
当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了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一百万人,并且在扩招的背景下,可以满足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企业职工等想要再继续深造的需求,保证将这些人可以培养成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员。高职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迎来全新的挑战。本文详细论述在扩招背景下招生以及教学的管理工作。下面从扩招百万的意义作为出发点,分析当前招生工作现状,结合拓展学生的学情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为我国人才资源的培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金融危机给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和党支部建设问题分析 1、高校研究生党员规模迅速发展带来管理与教育的新挑战 自从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大学生规模迅速增长,其中研究生数量增长更为迅猛。以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为例,2001年研究生在校学生数为212人,2002年增长为325人,截至2006年,研究生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590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扩招,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从统分统包政策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政策转变。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 12万人,此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  相似文献   

10.
正视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近日从互联网上看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于是,有人怀疑国家扩招政策的正确性,有人批评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太快了,有人主张应当限制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等等。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1.
卢照国 《奋斗》2009,(4):54-55
近十年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快速增长,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素质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动力。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据统计,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校毕业生数量由当年的84.8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559万人,每年都以几十万人的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八年以来 ,高校一再扩招 ,高校门槛一降再降 ,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 ,大学录取率以每年扩招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的速度递增 ,虽然使一大批高中生圆了大学梦 ,但是扩招带来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一、扩招后面临的新情况高校大规模的扩招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现在 ,很多学生能够升入大学 ,这主要是在父母的监督下 ,中学老师的管理下步入大学校门的。一旦失去了父母的看管和中学老师的监督 ,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在大学的自由空间里 ,他们对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 ,最…  相似文献   

13.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普通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学生毕业高峰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200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发出了通知,我省也出台了11条相关政策。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这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廉政瞭望》2005,(8):37-38
构建和谐社会要调整五大关系,人民币升值的利与算,高校盲目扩招存在的三大风险,“按劳分配”是一种发展趋势,领导干部不宜结交四类人。  相似文献   

15.
一、多校区大学教育问题的出现与困扰我国大学多校区教育问题是随着大学扩招与建设新校区的热潮出现的.这并不是在否定以上两种现象.研究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截至2009年,中国高校扩招走过了十年.十年来,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笔者认为,十年扩招给我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一种公平,高等教育的公平.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增加到23%,使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有机会走进大学校园实现自己的梦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认为,"扩招增加了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促进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为长远的国家崛起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在项贤明看来,十年扩招给我国大学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也就是高等教育实现平民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到了相关的教育,这与笔者观点多少有些吻合.  相似文献   

16.
吴同  孙哲 《理论文萃》2005,(3):7-13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本科生毕业的年份,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其中212万人涌入了就业市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上年增长68万;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是不争的社会问题;但就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大学生毕业,穿梭于大街小巷找工作的时候,教育部义正辞严地站出来说:就业形势严峻与扩招无关。到了去年,突然风向有变,教育部首次承认高校扩招太急。今年,毕业生基数越发大了,于是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八项举措力促就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湖北省松滋市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高水平巩固,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扩招增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人学就学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松滋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了学生学杂费、书本费,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中职学生补助了学杂费,  相似文献   

19.
王瑾 《学习月刊》2009,(12):66-6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急速推进,近年来大学普遍扩招,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迅速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滞后于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且很多用人单位希望招入几年工作经验的“熟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高中教育得到了快造发展.一是我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大,又恰逢入学高峰;二是高等教育扩招,拉动了普通高中教育需求。据统计,1998年全国高中人数为938万.到了2002年.则达到1684万。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可见高中教育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