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在老家拉过犁,种过地,赶过车,织过布,许多农活都干过。我大概14岁开始织布。我记得那时我的个儿小,织布的坐机板高,脚够不着,家里还专门为我做了一个凳子。17岁时,我到北京做小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给木工班扫刨花,当时有个木工工长,名叫王锡田,他说我很灵巧,让我学木匠。我就这样从一个普通的木匠开始,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2.
娄敏  姚剑锋 《工会博览》2023,(27):36-38
<正>“小伙子,坐你的车感觉就是不一样,每次都是主动起身把我迎上车,就跟飞机上的服务一个标准。”“呦,我这刚上医院开的药,七零八碎占着手,没想到你这车上连塑料袋、湿纸巾都替我们准备好了,小伙子你想得也忒细致了。”……在北京的323路公交车上,这样的赞叹声音总是不绝于耳。面对乘客的称赞,驾驶员崔志勇总会笑着回应:“您满意就好,欢迎您下次还坐我的车。”  相似文献   

3.
换车记感     
以新卧车换旅行车,却给司机带来麻烦,感慨殊多,遂作此首。君家食有鱼,弹铗已有车。何来换车热?我改乘大舆。岂嫌卧车小?车大德不孤。车长可容物,座高视野舒。人多尚可挤,人少绰有余。我坐此车颇悠悠,司机由此有新愁:  相似文献   

4.
搭错错车     
《南风窗》杂志的阿祥君两次来访约稿,他的彬彬有礼的(有序的)、热烈诚挚的(富有粘性)的还具现代味的(带诱惑渗透力)的语同,象晨露润过的蛛丝:他还抬出我的多年好友相助,于是他就升格为朋友的明友(即明友),这一来,蛛丝就变成柔软的蓝尼龙绳了。我跑不脱了。别挣扎了,我对自己说,我放下了正在写的短篇小说《爱因斯坦:正处级》,听候发落。“我们开辟了个栏目,叫‘搭错车’。很多人在人生旅途中搭错了车,搞了自己不想搞的事业,几经迂回才上了自己该坐的车。这番经验很有意思,不仅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2008年,某运输公司与某沥青公司签订运输协议,负责运输该沥青公司售往某路桥公司的沥青,并约定运输公司运出沥青时,由沥青公司先过镑称重,运输公司凭路桥公司的收货单与沥青公司结算运费。王某等人系运输公司驾驶员,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被公司指派运输沥青。王某等人在沥青公司过镑称重时,采用不坐驾驶员、尽量排空水箱、油箱的办法,减轻运输汽车重量。途中私自从车中截留下部分沥  相似文献   

6.
我希望奥巴马时代,中美关系会比过去更好。我个人认为,中美对话的级别应该由副部长级别提高到元首级别。两国的军事及军事技术交流还应有更大的空间,比如中东问题,两国军方的高层都还没有坐下来交流过彼此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从渊 《法制博览》2010,(10):64-65
仅从售价来看,公共汽车贵还是轿车贵?答案是公共汽车。那么,坐公共汽车的是穷人还是富人?显然是穷人。 为什么穷人反而坐贵的车?不是凶为他们有钱,恰恰是因为他们没钱,所以必须合伙消费。  相似文献   

8.
幽默大师、著名喜剧导演谢添在‘明星演唱会’的后台和主持人之一、广东电视台播音员朱晓黎说起了一段‘广州话’的‘笑话’: ‘我到你们广州,最怕坐公共汽车了。乘务员的话可吓人了,你听:上车的乘客要“坐牢”,上不了车的乘客等“逮捕”(广州话:第二部),到站的乘客快“杀”  相似文献   

9.
上帝的眼睛     
上帝的眼睛?谁见过?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间旅店的名字就叫做“上帝的眼睛”。该店向旅客提供的一种印有旅店照片、地址以及服务项目的卡片也叫“上帝的眼睛”。旅客出门,万一迷了路,该卡片便起到指路的作用,走哪个方向坐什么车,“上帝的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该卡片的印制又非常精美、别致,当然值得保存起来,日后有哪位具好奇心的友人未见过“上帝的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1,(16):41-41
近年来,当许多消费者对韩系车还停留在高性价比的印象时,"K系车"、"DESIGN KIA"、品牌革新已经成为东风悦达起亚在国内市场的关键词。自从世界顶级汽车设计师彼得·希瑞尔掌门起亚以来,一个活力进取、赋有激情的东风悦达起亚特色品牌形象正在悄然崛起。在一个成功品牌的积淀历程中,形成鲜明独特的品牌特色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相比那些已过百年历史,在消费者心目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86,(10)
、妙过许士杰:(中共广州市委书记)我们坐机关的毛病是常常看不见自己的缺点,希望市民加强对我们的监督、帮助。朱森林:‘广州市市长)群众选我,反映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这是我们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集体荣誉。 、许实:(《羊城晚报》专栏作家,笔名:微音)我不能改变评选者的意志,只  相似文献   

12.
都市里,人真多。上班族一个个匆匆忙忙抢时间,车与人,人与车,也就难免有些磕磕碰碰。或许你碰他,抑或他碰你。碰到对方脾气好,多说几声对不起,就没事了,若对方自以为是公子绅士千金贵人,最多也只是遭几声谩骂、看几个白眼,只要你不出声应对。一次,我骑车把老大一个男人撞翻在地,我害怕极了,连道歉也发颤,那人一句“没关系”就消除了我的顾虑,让我感激涕零。不过,那天我就没这么幸运了。当我下班时,迎面飞来一辆摩托车,为了超车,却向我右手边紧逼。危急之际,我下意识地把车往路面  相似文献   

13.
公交司机     
佟才录 《工会博览》2013,(35):48-48
周日上午,我坐109路公交车去市图书馆。车上人很多,刷过卡后,我就势站在车门口的扶手处。公交司机是一个魁梧的中年汉子,穿着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戴着白手套的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心无旁鹜。他与别的公交司机有些不同,每到一个站牌,他就不厌其烦地报一下站牌名。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1996,(12)
52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超长的林肯(?)车,够气派,可惜耗油!鬼马张,昨天我看到一辆…  相似文献   

15.
彝鑫 《工会博览》2013,(32):43-43
莲花池公园,是我来到北京以后,到过的第一个公园。那时,我在北京西站当搬运工,尽管工作很苦很累,可是一有时间,我就要去莲花池公园转转。  相似文献   

16.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19-19
一个20来岁的农民工青年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该女子说不坐,当孩子说要坐时,这个女的冲着孩子大骂"不怕脏啊!"近日,一篇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网帖引发博友热议。  相似文献   

17.
微话题     
《南风窗》2012,(2):19
一个20来岁的农民工青年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该女子说不坐,当孩子说要坐时,这个女的冲着孩子大骂"不怕脏啊!"近日,一篇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网帖引发博友热议。  相似文献   

18.
讽刺与幽默     
《南风窗》1985,(7)
——你要干什么?——斯文松问他那正手持绳索,气喘吁吁地攀旗杆的邻居。——测量旗杆的高度。——让我来帮你把它从地上拔出来再量,岂不更省事! ——不用!我需要知道的是它的高度,不是长  相似文献   

19.
最近,B女士又寄来了一盒录音带。比起先前的一盒,这次倒谈得头头是道,可能是按照我列好的“采访提纲”去讲的缘故吧。我按下录音机的琴键开关,耳畔就响起了B女士那略带沙哑的声音——“我忙极了。我在打两份工,如果把晚上的家务也算进去,就相当于三份工了。不过,那第三份工是无偿的……“前一段时间,我在唐人街车过衣,卖过点心,渐渐地觉得不满足了,因为在这里朝见口、晚见面的,都是一些新移民或老华侨,平时所议论的,不外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这和我那种‘闯世界’  相似文献   

20.
过年我回了趟老家。我的老家在湘西溆浦县。又是一年没回去了。但这块养育过我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我是知道的;我也曾热切地关注过,然而我又无能为力。当我踏上这片热土的瞬间,眼前又倏地掠过一张张求助无望的脸庞,我是愧对他们的。他们的苦难和希望,奋斗和挣扎,都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