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新论:一种经济学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市场经济仰赖国家干预按照现在通行的理解,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它是与计划经济相对的商品经济。即是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与经济制度的性质并无必然的联系,尽管如此,大家还是肯定了市场经济首先肇端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事实.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由放任的思想与国家干预的思想交相竞争,构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史的全貌.资本主义的史前时代,重商主义一度盛行.其基本的政策主张是国家应干预甚至垄断国内外贸易以积累商业资本。然而,当羽翼丰满的产业资产阶级取得了对封建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考察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入手,研究了西方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西方国家先后以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作为实现经济政策的法律手段的经济法,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阶段;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对经济理论的重新评价和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将对西方经济法的前途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前言 管理经济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恩格斯在1890年写给康·施米特的信中写道:如果政治权力被错误或不适当地用于干预国家经济,那么“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①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依靠纯粹的行政措施而不是经济手段,把货币吸引到国内来并防止货币外流,以满足国王开支增加的需要和商业资本积累金银财富的要求。晚期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则不是放在对货币的管制上,而是放在对贸易的管理上,通过调节对外贸易的商品运动以达到积累货币财富的目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指出:英…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的社会力学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一个社会变迁最明显的标志,它既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斗争推动的结果,又体现和规制着各种社会力量的斗争状态。从70年代开始,西方法理学界在关注和审视,一种体现国家社会力量对比关系变化的新的法律现象,诺内特、塞尔兹尼克将其称之为“回应型法”,昂格尔称之为后自由主义社会法②,弗里德曼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法治③作者认为,这种新的法律现象便是经济法,它基于当今西方国家社会力量复杂的制衡而产生。本文立足于对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探讨,以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主线,以国家和社会①作为基本的社会力学主体,从经济力、政治力…  相似文献   

5.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传播理论是批判的传播者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本质上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参与了国家对大众思想的灌输和控制及对高级文化的摧毁,作为大众文化明星也只是一种人格化的商品;也是批判的大众文化理论,指出大众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控制性、欺骗性、商品性、复制性和非艺术性;还是批判的受众理论,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全面控制的境地,其接受方式是非审美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行政法学理论认为,行政有公行政与私行政之分。公行政是指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与公权力的运用相关;私行政是指社会组织、企业的行政,与私权力的运用相关。笔者认为,在承认公行政与私行政这一分类的基础上,可将公行政进一步划分为国家行政、公共行政与社会行政,扩大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国家行政、公共行政与社会行政的分类标准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分行政主要存在三种形态,即国家行政、公共行政和社会行政。三种形态区分的根据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和社会作为两个…  相似文献   

7.
曹招根在《理论前沿》2001年第 10期上撰文说,假如我们将意识形态的产生仅仅看作是为经济基础服务,那么这种认识是片面和狭隘的。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本身就具有经济功能。它已经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化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西方有学者将意识形成看成是与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相提并论的影响制度变迁的三大基石之一。 文章认为,强化意识形成,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更是人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理论前沿》刊文认为 不能片面地认识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法理论研究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学说、观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修正,并有走向统一的趋向。至少,在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这一基本命题上,分歧很多的学界达成了大体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经济法最本质的属性是国家对有关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的干预”①,“它的任务是通过确认和规范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③。虽然,有的学者没有用“干预”一词,认为经济法是国…  相似文献   

9.
一、共同犯罪的本质属性在于二人以上共同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和法一样,也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的。相反地,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并且进一步指出,“蔑视社会程序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的这些经典论述告诉我们:犯罪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和现行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犯罪的本质属性在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即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认为行为具有严重侵犯其统治关系的性质。在我国,也就是指行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严重侵犯性。这是我们研究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一节犯罪(包括共同犯罪)的出发点和核心。也是我国刑法理论与资产阶级以行为为中心的客观主义刑法理论和以行为人为中心的主观主义刑法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0.
试析当代西方绿色政治理论的形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社会政治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新兴思想流派——绿色政治理论。它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发展和绿党在西方政坛的崛起,对西方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它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和世界和平运动深入开展的形势下产生的。这一理论对人类传统的价值理念、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在国际贸易中,经济发展应当与社会发展同步。因此,必然涉及劳工标准这一社会问题。有关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认为劳工标准与贸易利益相关的代表性观点建立在“社会倾销”(亦称“劳动力倾销”)的经济学理论之上。社会倾销是指一个高工资的工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理论,或法治理论,作为人类的一种知识体系和精神活动,并非一蹴而就。它缘起于古希腊,形成发展于近、现代西方世界,变革、完善于当代社会。它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文明进程中对法这一特殊的有关人类生存方式和社会治理方略所作出的理性反映,是人类社会内在需求的根本体现,是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依法治国理论,作为法学研究的范畴,先人不倦的努力和探索,使今人具备了进一步努力追问和解释的可能性。特别是当代中国,在举国一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作为关注时代主题、社会命运的法…  相似文献   

13.
商业秘密保护与证券信息披露的制度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斌 《律师世界》2002,(11):21-23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及立法实践各国对于“商业秘密”有不同的定义,但究其理论基础,无外乎有两种:1.反不当竞争理论。该理论为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所持有,它认为:有市场经济就会有竞争,竞争是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但竞争并不总是公平的,如果市场缺乏诚信,那么智力成果将无以复存。如果听凭这种恶劣的、无序的商业风气四处横行,势必损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竞争是需要法律加以公正规范的。商业秘密作为持有人竞争中的一种优势,对其进行保护,一方面可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公共秩序。另一方…  相似文献   

14.
试论罗马法从重形式到不重形式的发展滕淑珍罗马法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古代成文法中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之一,恩格斯曾高度评价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对后世各国立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开始到东罗马帝...  相似文献   

15.
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运动的一个重大特征。展望今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前景,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即:服务贸易自由化开始走上有序、规范的轨道;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方面的权益将有一定的保障和增强;服务贸易自由化在不同国家和部门的进展将有较大的差异性;实现服务贸易的全面自由化将经历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我国加入“服务贸易总协定”,对今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有利有弊的双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徐莉 《时代法学》2009,7(2):101-108
贸易与人权问题是各国对外政策博弈的核心之一。在整个国际交往过程中,贸易体制侵害和逐渐边缘化人权,人权的内涵与外延也曾一度因政治的原因被曲解。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的顽固阻滞。以“人”的视野去思考贸易与人权保护制度冲突的产生、冲突的动因与本质及冲突的协调理论与原则,这正是历史的要求和必然,也是文章的内容和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和法是自原始社会以来就有的,还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阶级社会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和法是不是一种“歪曲的形式?”到了无阶级社会,国家和法是不是要“克服这种歪曲”,恢复其非阶级性(或社会性)状态?这是法的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即如何看待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和发展的问题。关于法具有非阶级性的社会性的观点,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法学家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表达过这一观点。如卢梭认为,在政府出现以前,人类处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人人生来平等,享有不  相似文献   

18.
论贪污对国家政权的危害及其控制左祥贪污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腐败现象,其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可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管理职能的产生而产生的,存在于阶级社会的各个时期。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的商品化,即权力进入市场,“权钱交易”,其实质是权力变质,社会公共...  相似文献   

19.
<正>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是对人类存在的法律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客观地反映了法律的本质,作用、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是我们具体认识各种法律现象的正确方法论。因此,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理论,对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限于文章的篇幅,本文只从历史的剖面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三个理论层次。一、法律利益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第一理论层次马克思认为,“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20.
张智 《广东法学》2003,(5):27-3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与国家同属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是阶级社会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共同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