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久久穷。” 这副联是儿子他爸不知在哪张报纸读到,顺便抄了下来,贴在儿子的写字台上,以勉励儿子从小爱读书的。儿子倒也很争气,除了读好学校的书(每次考试都拿班级前三、四名),还看很多课外书。而我每每坐到儿子的书桌前,看见这句话,都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些有关读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该是女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 该是女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莲·盛放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该是女人的虽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该是女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海燕 《新青年》2008,(6):23
当个"美眉"是我开始自觉照镜子时,就一直做着的梦,看来这个梦还要一直做下去.我的广西爹和湖北妈把我组成了"恐龙"的模样,惟有鼻子是挺直美丽的,但因我拼命读书,造成了在笔直挺拔的鼻子上架了副丑陋眼镜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的智库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方兴未艾,热火朝天,成绩可喜,前景广阔.但要真正做大做强做实,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影响的智库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各国都有智库(我更愿意叫"思想库"),但智库真正成为产业并形成规模,始自美国.因此,在目前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热潮中,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美国为师,以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智库为样板的倾向.这本身没有错,毕竟,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使美国在智库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虹莲 《新青年》2002,(12):56
他们刚刚结婚一年,纸婚之年有许多争吵也有许多甜蜜。有一天她问他,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生死吧。你想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吗?”  相似文献   

9.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该是女人的最高境界! 即使她早已老去,甚至她已彻底离开,即使只是见到她的黑白照片,仍觉这样的女子,何需或完全不应该努力,便可获得宠爱,平淡安然的一生.但她偏不.如旷野上无羁的烈马,在独自奔跑中获得安宁,却无法被片刻驯服.她就是法国女人,弗朗索瓦丝·萨冈,作家.  相似文献   

10.
于帆  王晓红 《新青年》2006,(2):21-22
一 我曾经也是一个很幸福的女孩子,有温暖的家,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那时候家里开了家玩具厂,生意不错,而我正在卫校读书,很快就要毕业了,一切看起来似乎是那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11.
正画者,化也。大千世界,千般景象,万种风情,酝酿陶冶一一尽收毫端,畅我情愫,写我怀抱,化为丹青画卷。故须神游古今方可言画境;胸罗万有方可言画境。境非景也,天地万象,物态物情,境也;喜怒哀乐、雅怀文心,何啻非境耶?故非砚田勤耕无以言境界,非读万卷书无以言境界,非行万里路无以言境界,非有烟霞啸傲之志无以言境界,非有清风明月之怀无以言境界。黄宾虹言:"非方闻博洽,无以周知;非寂静通玄,无由感悟。"信然。  相似文献   

12.
荒凉奈何天     
肖琳 《新青年》2007,(1):64
读书为什么?为谁读书?读过一些书后,我们总要产生这样的内心追问.这追问像暗夜里的星星,并不耀眼,却总在天幕中凝望着你,直到有一天你仰头与它对视.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是他阅读的第一部小说周恩来出生于书香世家。周家祖祖辈辈均走读书、考秀才、考举人、做官这一仕途之路。按周家祖训,男孩子五岁就要进家塾馆读书,写字均是习颜体(当时只有毛笔)。连周家灶台上的对联也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孙耕读两行。”其实,周家土地很少,也无人种地,主要是读书。周恩来的祖父辈亲兄弟五人中,个个都是读书,考秀才,学师爷,后来有四位当上了知县。而在他的叔伯辈中,竟有三位考中了举人,做的官也就更大些。这是1964年8月2日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对所有在京周家亲属讲的。周恩来入家塾馆读书是1903年秋天,…  相似文献   

14.
孔夫子搬家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羡慕那些住别墅的人,不是羡慕他们有钱,而是羡慕他们住在那种房间很多的地方:那么多房间,总有一间可以做书房.不过学问很大的江晓原教授也承认:"上有天堂,下有书房,书房是一种奢侈."虽然没有书房,我也度过了绵亘多年的读书生涯,惟一的遗憾是:书散落四方.  相似文献   

15.
读书读到一段旧事. 说的是晋朝大书法家五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竞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剡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回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  相似文献   

16.
总有一些女人,是不老的. 她们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做一个有气质、有品位、有修养的优雅女性应该是女人的最高境界! 她与3个男人的辗转,成了人们口中念念不忘的传奇,只是那一张一合之间,悲悯的少,旁观热闹的多,苛薄者亦有之.她先后跟了王恩甲、萧军、端木蕻良3个男人,都是先同了居,然后分开或被弃,而且都是怀着前者的孩子,一边又跟着后者.  相似文献   

17.
不泯诗意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留下隽永的诗句:“建功立业,但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然而,大江东逝,英豪归寂,又有多少人曾经分享到这一境界的福份?张世俊大大有福了,他不仅诗意地活着,还把此境界带给每一个赏读《张世俊诗词书法作品集》的人。我常有机会能与他开车到郊外开会,遇到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之称,95%以上的人信仰佛教。宪法规定,佛教为国教,人人有责保护,国王也是佛教的保护者。僧王的地位至高无上,不仅平民百姓,就连国王见到僧王也要顶礼膜拜。 泰国人对佛教极其虔诚。比如,从城镇到乡村,几乎家家户户均设佛堂或佛龛,常年香火不断。每当人们出入家门,走过佛堂或佛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暂停脚步,向佛像行双手合十礼。即使在水上人家的船舱里,也能看到小巧玲珑的佛龛。  相似文献   

19.
私人衣橱     
悠悠 《新青年》2008,(1):42
"希望自己能做到, 素面,善良,穿简单的仔裤或朴素的裙子, 立意坚定,常替别人考虑问题, 会缝纫,爱养花, 坚持读书, 不佩戴假首饰, 独立工作,有稳定的经济基础, 安全性来源于自己而不是男人, 30岁时,能作一名称职的母亲.  相似文献   

20.
没有功利心的读书,着实是一件惬意的事儿。年少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读书只是为了奔个前程,因此,不得不舍掉自己的兴趣,起早贪黑地学着数理化,背诵着自己并不能真正理解的政治、古诗词,更为可笑的是,还跟着老师学了一口当地味儿的"英语",不仅中国人听不明白,就是外国人听着也糊涂。为了决定命运的高考,我们硬着头皮,啃着一本一本自己并不爱读的书。好不容易工作了,本以为可以有时间好好读点儿自己喜欢的书了,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