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第一次提出“联合战线”,这是我党80余年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由“一大”时确定推翻资产阶级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变,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二火”起到了奠基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是由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编选的学术论文集。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民主联合战线(后来称之为党的统一战线)方针的正式确立,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随之展开,历经90年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3.
中共二大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基于当时国内政治势力对峙的现实和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而提出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党章和系列决议案全面阐释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实现形式等内容,这不仅为中共三大决定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案》,是党的统战工作的起源和肇始。深刻了解党的统一战线的源头,具有寻根和正本清源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联合战线",成为统一战线理论创立的发端,同时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统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以1922年党的二大制定《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为开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走过了百年历程。从建党初期的革命策略到复兴路上的治国方略;从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其提炼为三大法宝之一,到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将其列为党奋斗百年的历史经验。究其发展规律主要是:本与真的坚守——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政治保障推动统战工作;统与战的辩证——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根本动因调整统战策略;常与变的统一——以构筑最大同心圆为目标要义调适统战对象与范围;破与立的传承——以党的中心任务为使命担当寻求突破,创新统战理论。  相似文献   

7.
1922 年,党的二大正式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1939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9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法宝作用、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下称《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下称《决议》),被认为是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的肇端。尽管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和《决议》排斥并反对与其他党派联系,但"一大"仍然孕育着国共合作思想的萌芽,只是由于各方条件所限而难以实现;党的"二大"提出的民主联合战线及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一大"国共合作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外忧内患的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要反帝反封建,就要联合各革命阶级进行国民革命。然而摆在中共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好各阶级间的相互关系,并以何种形式聚集起来形成力量。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和日趋正确的过程。中共二大对参加国民革命的四个阶级作了分析,提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战略主张。民主联合战线建立后不仅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也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殖民主义在华的势力。时光荏苒,九十年后纪念“民主的联合战线”的提出,更应当看到其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建党百年以来,统一战线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革命化、现代化与社会化。在革命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服务,经历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阶段。在现代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改革开放服务,积极引进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中的资金、技术与人才。在社会化阶段,统一战线为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凝聚社会服务,把社会结构变迁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广泛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从这个意义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完成不同阶段中心任务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治国理政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共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党的“一大”对现有的其他政党采取“攻击”、“排斥”的态度,到党的“二大”提出“民主联合战线”的主张,再到党的“三大”正式确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并随着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确立而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民主联合战线与国共合作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理论和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调整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尤其是毛泽东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统一战线理论走向成熟。中共早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严重的“左”倾关门主义,对统一战线和革命事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毛泽东、刘少奇为了发展、巩固党的统一战线,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坚持对“左”倾关门主义作坚决的斗争与批判,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大革命失败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国共产党把介于国共之间的中间党派当作最危险的敌人予以排斥打击。中国第一个民主党派——第三党曾于1930年主动谋求同共产党的合作,希望能够联合反蒋,但遭到了拒绝。第三党领导人邓演达曾十分感慨地说:“看来共产党在‘左’倾机会主义占上风的时候,联合战线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史上第一个统一战线。大革命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实践与探索时期。作为统一战线工作不可或缺的统战宣传在这期间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其中既收获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也遭遇了一些惨痛的教训。但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当今做好统战宣传工作、推动统战工作发展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深刻教训,探索发展规律,澄清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才有统一战线政权、社会主义时期没有统一战线政权的模糊认识,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提供认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统一战线政权经历了民主联合战线政权、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和爱国统一战线政权五个阶段.我国社会阶层越是多元、社会利益越是多样、社会关系越是多变,越是需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越是需要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吸纳、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更好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     
<正>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从1921年7月1日党的建立开始,我党就开始了统一战线工作。至今为止前后出现过4个"统一战线"的名称:1921—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称为"联合战线"或"联合阵线";1927—1945年抗日战争前后,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新中国成立初期,称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称为"爱国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中共“五一”口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新发展,民主党派历史的新进程,我国民主政治形式的新创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新航程,是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回顾60年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提出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七条原则。《意见》还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这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三三制”民主政权与政党制度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为了顺应民主的潮流,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是以民主为轴心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其政权结构以共产党领导为前提,并包容多党多派的多元成分。“三三制”政权开拓了政党制度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也是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持续推进新时代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和独特优势。回顾统一战线的百年实践,党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彰显了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决心。进入新时代,必须总结党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百年实践经验:坚持以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凝聚政治共识为思想基础,坚持以照顾同盟者利益为重要原则,坚持以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为内在要求,坚持以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为体制保障,才能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