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无法忘记,两年前的“5·12”特大地震;我们无法忘记那些山悲河泣、地动山摇的悲怆;我们更加无法忘记,那些曾经润湿过我们眼角,用尽心力进行救援的每一个平凡的面孔,正是因为他们,才换来灾区人民今天安居乐业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凝聚在一起,汇成勇往直前的力量。让我们重新忆起他们的脸孔,点燃心中的热情,共盼美好的将来!  相似文献   

2.
当建国50周年盛大庆典的礼炮响彻云天,绚丽多彩的礼花盛开神州大地,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和欢乐之中时……共和国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辉煌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工人阶级先进模范人物;不会忘记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克己奉公、忠于职守的各族劳动群众;不会忘记为了脐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勤奋努力、矢志不移、勇于探索的有识之士;不会忘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幸福而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共和国半个世纪的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将成为最璀璨夺目的一页。50年的辉…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志们: 在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对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激励和鼓舞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各族干部群众、广大救援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信心百倍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全面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5.12汶川地震”、“8.18贡山普拉底泥石流”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来袭时,人们总能看到一支身穿橘红色衣服的队伍奋战在抢险保通一线,迅速为救援人员和物资进入灾区打出通道。应急抢险救援任务结束后,他们又很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低调得就如同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公路人在工作上甘当铺路石,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石头那么冰冷和坚硬,在生活中我们绝不能忽略了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职工,我们各级工会应该思考如何去保护好这些可爱的‘铺路石’。”大理公路管理总段工会主席董菊仙说。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心理状态中。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地震灾区青少年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与技能,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理念和技巧服务地震灾区青少年,为灾区青少年探求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提高灾区青少年面对灾难、抵御灾难、不怕困难的能力,逐渐使灾区青少年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6.
刘小力  郑生贵 《工友》2009,(10):22-23
“南漳县东巩镇工会和法律援助工作站不把我们当外乡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么快为我追索回26.5万元的伤残赔偿费,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近日,农民工吴天新在收到伤残赔偿费时道出了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9,(11):28-29
历史总是以礼赞的形式再现激情燃烧的昨天,那些永不褪色的共和国记忆,承载着无数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功勋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是闪光的时代坐标。在共和国60华诞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新中国生产建设“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8,(6):36-37
“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当贺晨曦从银行废墟被救出来时,她已被埋104个小时。地震发生后,晨曦男友郑广明相信她不会死,跑遍了北川和绵阳寻找。“咱们结婚吧,你喜欢中式婚礼,还是西式的?”救援晨曦的18个小时,郑广明不间断地透过废墟的缝隙与她聊天。  相似文献   

9.
马尔克斯已经远去,但他的《百年孤独》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这部书,亦真亦幻,独具一格,“营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贫困”。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农村青年》2008,(6):11-16
如果要我总结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五天的行程,可以说是:行动、行动、再行动。在采访中,我们往往不知道下一个地点要到哪里,但我们知道总理心中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大目标,就是灾区、重灾区、灾区人民。  相似文献   

11.
“你们出去的时候是默默奉献,回来的时候是乐观地面对困难……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也会支持你们学好技术、再创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渡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人们永远不该也不会忘记蛇口这颗灿烂夺目的“东方明珠”。这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以傲雪欺霜之气、拔萃出群之力从这里破土奠基;这是因为,中国安不忘危的仁人志士以如箭在弦之识、如履薄冰之心从这里踏上饱经霜雪之路;这是因为,中国昭示未来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8,(6):60-60
在四川地震灾区,彭州回龙沟僧人释宏永参加救援队伍,带路营救出45名群众,并一直坚持在灾区一线抗震救灾,个人化缘为回龙沟灾区买回1万多斤大米赈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4.
福利  常淑玲 《农村青年》2008,(10):53-54
2008年5月14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在河北省丰润区杨官林镇不胫而走:皇甫志友为四川灾区捐款一百万元,还为灾区送去了价值30多万元的军用帐篷、高压喷雾器和药品等救灾物资。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企业39名员工和12名医务人员组成了抗震救灾志愿小分队,亲自前往四川抢救伤员、救死扶伤。他还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从北京购置保温彩钢板,帮助灾区新建了一批既防震又结实的高标准钢结构教室,  相似文献   

15.
十年创业硕果累累记刘光伟带领下岗女工艰苦创业的事迹湖南省总工会女职工部1989年初筹建起来的中国有色二十三冶长沙有色工艺品厂,是一个以富余下岗女职工为主体的企业。回顾该厂所过的创业历程,全厂60多名女职工都不会忘记工艺品厂的创始人、担任厂长十年的刘光...  相似文献   

16.
《农村青年》2008,(6):7-10
2008年5月16日上午,在四川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赶往四川省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时代风采》2008,(16):29-29
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的噩耗传遍祖国大地,电视屏幕上灾区现场天地昏暗、烟雾弥漫、哭声四起、遍地废墟的惨景深深地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灾区大量的移动通信基站完全中断,和外界失去了联络。中国移动通信云南有限公司迅速在昭通分公司组成移动应急通信抢险队,星夜兼程奔赴四川灾区,用车载移动基站架设起生命“连接线”。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2010,(5):4-5
“4·14”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在救灾的关键时期,无数青年志愿者活跃在灾区的各个角落,用他们无悔的青春在余震频频、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延续着令人感动的志愿精神。他们用选择和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青春赞歌。在灾区,不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鲜艳的青年志愿者旗帜在飘扬;都能看到青年志愿者为灾区群众义务服务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主亦君 《时代风采》2014,(15):16-17
7月20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存储在广东省广州市备灾中心的2000床棉被运往台风灾区。当天下午,有媒体质疑:安置点的群众需要的是凉席、毛巾被,棉被肯定用不上。“三伏天,给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南方灾区送棉被,不知该圃的是谁?”当琼粤桂滇等省(区)正在和台风“威马逊”抗争时,一场有关究竟该给灾区送什么救灾物资的争论也在进行。  相似文献   

20.
5.12大地震,致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几天来,新闻媒体的全方位报道,让全国人民及时了解了灾情,不断播发的新闻让人们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人们时刻关注着灾区的点点滴滴,关心受困群众的命运,心系灾区,情系灾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