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结核病是对牛危害较 严重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该病的感染极为隐蔽,经过又漫长,因此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在无结核病而有副结核病的牛群,对新生犊牛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是防制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能引起牛对结核菌素敏感,出现禽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阳转,而禽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又是诊断无症状的副结核病牛的一种方法。因此,揭示牛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苗后对禽型结核菌素变态反应的规律,对该病的兔疫监  相似文献   

2.
由于牛分枝杆菌和副结核分枝杆菌之间存在着类属变态反应原,所以给由这两种病原所引起的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副结核注苗牛和结核病牛的鉴别诊断问题,我们采用副结核菌素、结核菌素做了以下对比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 (1)结核病牛:选自沈阳市某结核病牛隔离场的109头结核病牛。 (2)副结核菌苗接种牛:选自鞍山市某牧场曾用吉林省兽研所研制的牛副结核热灭活菌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牛结核病诊断和牛群检疫中,各国均采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除应用普通结核菌素外,主要使用提纯或浓缩结核菌素。据书刊所载:结核菌素皮内试验的可靠性为96~98%。这在结核病疫区是可以达到的,而非疫区试验的可靠性往往低于上述指标。其原因是一些牛只被牛分枝杆菌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致敏发生副变态反应;或者受非特异性因素影响发生假变态反应,致使诊断工作复杂化。近20年来,各国有关科技人员对检疫中存在的问题都较重视,特别是副变态反应问题,研究人员作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工作,现将有关科研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站于1987~1989年,采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和提纯副结核菌素,对本地区的1541头供港育肥牛进行了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检查。结果,阉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8.67%;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68%。公牛组结核病阳性率为0.46%;副结核病阳性率为0。经过对...  相似文献   

5.
目前养牛业正在蓬勃发展,全世界现有牛16.7亿头。随着牛数量增多,牛结核病逐渐增多。据调查,结核病达11.8%。养禽业发展,禽型结核亦受到重视。结核病防治取决于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初治患畜的结核菌素试验阴转率达95%以上。作为奶牛,如何从病牛场中培育健康牛,是当前迫切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对抗结核药作评介,以便合理使用。在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链霉素、对氨水杨酸仍为第一线药物,其余均为第二线药物。 (一)药物评介 1.异烟肼(Isoniazidum,亦名雷米封Rimifon):由于价廉、疗效高、毒性低,故为抗结核药中最主要的药物。以前曾认为,根据血清异烟肼浓度测定来指导用药能提高疗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变态反应诊断白唇鹿结核病的可靠性 ,笔者于2 0 0 1年秋季用牛型结核菌素在一群白唇鹿中进行了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 ,结合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和药品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 ,系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干粉制剂 ,批号 2 0 0 10 1,临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 ,当日内使用 ;保定用麻醉药、催醒药分别为鹿眠宁和速醒灵 ,均系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1.2 受检动物 为青海省海北地区某鹿场的 117头白唇鹿。该鹿场除有白唇鹿外 ,还有梅花鹿、马鹿和牦牛、藏系羊等。1.3 试验方法1.3 .1 鹿的…  相似文献   

7.
1988~1989年,我们将外购的结核菌素(TB)试验阳性的11只猴隔离饲养,再按常规方法进行人型旧结核菌素试验2次,结果其中有10只猴呈阳性反应,1只为阴性反应,后改用牛型TB试验出现阳性。将此11只阳性猴全部处死,进行了系统尸体剖检及病原分离鉴定。(一)重复试验1.试剂:①人型旧结核菌素: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81,规格10万U/ml。②牛型结核菌素,系中国兽药监察所生产。批号85—1,规格10万U/ml。2.重复试验方法:与初次TB试验方法相同,于猴的上眼睑皮内注射人型旧结核菌素原液0.1ml(1万单位),分别于24、48和72小时时观察判断试验结果,2次试验的间隔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8.
1977年7月至12月和1979年5月至11月间,我们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和点眼相结合的判定方法,对云南中甸地区23个牛场和436户社员家中的1605头奶牛进行检疫诊断,结果诊断出阳性结核病牛293头,占被检奶牛的18.25%。抽查两头阳性奶牛,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诊断为典型的结核病牛,是由牛型结核杆菌感染所致。我们采用链霉素、异烟肼针剂注射于苏气主、副穴内,结合口服中药白芨贝母散和西药异烟肼片,治疗271例,治愈率在90%以上。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9.
过去,北京西郊农场所属五个奶牛场的奶牛结核病检出率较高,病牛集中在畜牧四场饲养,因病牛中良种牛较多,不得不再次起用犊牛中间站饲养病牛的母犊,喂健康牛的初乳和常乳,历年对站内育成牛检疫结果均为阴性。由于检出病牛特别是成乳病牛给生产带来损失较大,决心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康牛场,并在中国兽药监察所协助和指导下,积极引入新技术鉴别非特异性的可疑和阳性反应牛,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0.
鸡结核病变态反应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结核病系由禽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鸡群一旦染患本病则能长期存在,且甚难根除。患鸡日渐消瘦,产蛋率下降,终至死亡。 关于禽结核病变态反应诊断方法的研究专著甚少。目前,国外进行变态反应诊断的判定时间是注射结核菌素后48小时,观察一次,注射侧肉髯肿胀为阳性,无变化者为阴性。我国规定的判定时间是注射结核菌素后48、72小时,观察两次,注射侧肉髯增厚、下垂、发热、呈弥漫性水肿者为阳性,肿胀不明显者为可疑,无变化者为阴性,两次可疑反应判为阳性。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常规的诊断方法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此法在检疫中应用最广,准确性亦较高,而且有较明显的型的特异性,但费时费力,非特异性反应因素很多。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奶牛结核检疫的新方法,我们于1985年8月间以变态反应为依据,用间接血凝法(IHA)对30头阳性和阴性奶牛进行了比较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牛型结核菌素(由广州动检所提供)。 2.被检血清:采自韶关市奶牛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奶牛血清26头份,阴性奶牛血清4头份,置于56℃水浴中灭活30分钟,供试验用。  相似文献   

12.
1974~1982年,我们对全场新生仔鹿及经旧结核菌素点眼阴性的成年鹿进行卡介菌苗预防接种,从流行病学效果来看。成绩明显,近三年来已无因本病死亡的病例。现介绍如下:(一)结核病流行概况 1973年12月份,我场仔鹿群因病死亡6只,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组织学检查、病变组织细菌培养分离及直接涂片镜检,确诊为结核病。随即于1974年3月10日~15日对发病的仔鹿群进行结核菌素点眼试验,结果阳性反应23.2%、疑似21.2%。其后于5月3~7日进行第二次点眼试验,阳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和评估牛分枝杆菌毒力菌株与卡介苗(BCG)基因差异区域(region ofdifferences,RD)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本研究表达了牛分枝杆菌RD1区的PPE68、RD9区的Mb1230、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并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通过优化条件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结核病阳性牛和健康牛血清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M和IgG抗体水平,评价其在牛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潜力。结果显示,在结核病阳性牛中,针对PPE68、Mb1230、PPE57和PE-PGRS35的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3.3%、43%、50%和30%,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0%、10%、36%和33%。结果表明,R11区的PPE57和RD2区的PE-PGRS35有潜力作为牛结核病血清学检测的候选抗原,用于牛结核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1987年和1988年对新进猴群以牛用结核菌素行眼皮内注射检疫其结核病,经对249头猕猴的应用,证实此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用法 用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出品的牛用结核菌素(每瓶20ml),检疫时将牛用结核菌素与注射用水以1∶3进行稀释,随用随配。不论猕猴性别、年龄,每猴在右跟上眼皮皮内注射0.1ml,如右眼有眼疾时,可在左眼进行,并作记录。注射完毕后24、48、72小时各观察1次,观察时要仔细看注射部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食醋味酸 ,性温、微苦咸 ,有下气消胀、和胃助消化、散淤消肿排毒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醋含丰富的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具有调味、助消化、补营养、杀菌、消炎、解毒等作用 ,用于畜禽生产和疾病防治效果甚佳。提高生产性能 牛 :每日给乳牛喂用苹果汁酿制的醋 5 0mL ,可提高产奶量 12 %左右 ;给肉用牛每日喂 5 0— 80mL醋 ,增肉率可提高 11.9% ;母牛产后 1月不发情时用 10 0mL醋加水至 10 0 0mL早晚 2次供牛饮用 ,连用 10d即可发情。猪 :猪喜欢吃带酸味饲料 ,每 1kg饲料中加 5— 10mL醋 ,能提高采食量、…  相似文献   

16.
吡喹酮注射液治疗牛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展以传统的口服吡喹酮治疗牛血吸虫病 ,该方法用药量大、成本高 ,在治疗中常因病牛个体差异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为此 ,我们用 60 g/L吡喹酮注射液肌肉收稿日期 :2 0 0 0 - 1 1 - 1 4作者简介 :陈文行 (1 955— ) ,男 ,湖北省江陵县人 ,兽医师。注射治疗牛血吸虫病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吡喹酮注射液 :由湖北省畜牧局研制的中试产品 ,药物浓度为 60 g/L吡喹酮进口原粉剂 ,按 0 .10— 0 .15mL/kg体重分 1— 2点颈部或臀部肌肉注射 ;吡喹酮口服液 :按每头牛3 0mg/kg体重对吡喹酮原粉加水制…  相似文献   

17.
以纯化的牛分枝杆菌重组MPT83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分枝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定了间接ELISA各组分的最适反应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1μg/mL,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1600,血清稀释度为1∶60,抗原和血清、血清和二抗均在37℃反应30 min,底物在37℃显色15 min,D655 nm阴性、阳性临界值为0.5。经阻断试验、交叉试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用该方法对18份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牛血清和36份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的符合率为27.8%,阴性血清的符合率为91.7%。  相似文献   

18.
国外对牛副结核病胎盘感染途径的研究有过报道,一般认为病牛的胎儿于子宫内也可以经胎盘感染牛副结核病。其依据是在副结核病牛胎盘、胎犊里分离到副结核杆菌。而在国内尚未见有此类报道。我们从1980年起在本病常在地区进行了副结核病胎盘感染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军(警)犬进行了结核病调查。共检测90只军(警)犬,其中广东51只,广西39只。共检出结核病阳性8例,总阳性率为8.89%;广东检出5例,阳性率为9.80%;广西检出3例,阳性率为7.69%。  相似文献   

20.
1966年9月乐至县中学猪场及县劳改农场猪场的猪只分别发生猪结核病,经用结核菌素检查,在22头猪中共发现病猪13头。据查两场的饲养人员均有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因而将人结核病传染给猪。通过病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