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革命后期,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旧军阀之间逐步完成了新老交替,国共合作的既定路线方针与政策被国民党右派所弃,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他的经历、性格、情绪等等因素的作用下,带领年轻的中共在如何抉择中其个人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2.
一般说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都是资本主义相当发展的产物。而近代安徽却远非近代化,农业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资本主义只有微弱发展;而且无论在清王朝还是在北洋军阀或是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安徽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一直处于反动势力的严密控制之下,革命志士横遭迫害。但民主革命运动依然风起云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是北伐战争的主要参加者和推动者。从国民党一方看,北伐战争虽然最终完成了打倒北洋军阀的直接目标,但是并没有实现孙中山发动北伐的根本目的;从共产党一方看,虽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最后仍被排挤出北伐队伍,北伐果实被新军阀所窃得。因此,北伐战争对于国共双方来说都是胜利与失败并存。  相似文献   

4.
1927年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是国民党新军阀发动的一次严重的反革命血腥事件,该事件最终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而中共党内存在已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则在客观上帮助了国民党新军阀,麻痹了上海工人阶级和各界群众的斗志,使他们对反革命政变缺乏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如何对付新军阀此重大原则问题上,压制党内正确意见   南方国民革命阵营分裂的趋势,从 1926年 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开始明朗化了。这以前,北伐军虽在两湖地区取得了胜利,但仍受到孙传芳集团兵力来自侧翼的严重威胁。如果他们从江西攻入湖南,北伐军就可能处于被切断同后方联系的危险境地。同时,两湖的军事实权已落在唐生智部控制之下,这里的工农运动又十分高涨,蒋介石要是在江西遭受失败,将难以立足。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处理国共关系时,只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不敢采取重大行动,到孙传芳部主力在江西被击破后,局面顿时发生变化。身在南昌的蒋介石明白:这不仅是江西局部的胜利而是整个东南半壁的胜利已经在望,整个南中国的政治军事局势已全然改观。   随着政治军事形势日益有利南方国民革命阵营,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  相似文献   

5.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各地军阀捕杀的中共领袖人物就有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等人,其中大多数人是被叛徒出卖而被捕的。因此,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特别委员会,由向忠发、周恩来、顾顺章三名政治局委员组成,任务是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特委下设中央特科,由顾顺章负责。特委是决策机构,特科  相似文献   

6.
闻载 《党建文汇》2011,(7):40-40
韩复榘(1891-1938)字向方,1891年出生在河北霸州东山台村。国民党陆军上将,是国民党新军阀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出版《民众旬刊》,内容旨在弘扬工农民众运动,抨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以及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旧军阀的倒行逆施。这份刊物是由处在秘密状态下的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领导,由重建的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左派)党团(C.P.)主持,名义上和中国济难会上海市总会合办,并请著名作家郁达夫担任主编。于是,郁达夫便有了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次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8.
随师北伐,军事才干令蒋介石大为赞赏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中国国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形势高涨,但是南北两大阵营对垒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在以北洋军阀把持的北京政府为代表的北方反革命阵营中,自直奉军阀联合打败冯玉祥的国民军后,北洋军阀形成了三大派: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着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和北京、天津地区,加上受他节制的山东军阀张宗昌的军队,兵力有30余万人;直系军阀吴佩孚占据着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及陕西东部、河北南部,兵力约20万人;从直系分化出的军阀孙传芳控制着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浙江五省,兵力约20万人。这三大…  相似文献   

9.
1927年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是国民党新军阀发动的一次严重的反革命血腥事件,该事件最终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彻底失败。而中共党内存在已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则在客观上帮助了国民党新军阀,麻痹了上海工人阶级和各界群众的斗志,使他们对反革命政变缺乏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如何对付新军阀此重大原则问题上,压制党内正确意见   南方国民革命阵营分裂的趋势,从 1926年 11月北伐军在江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开始明朗化了。这以前,北伐军虽在两湖地区取得了胜利,但仍受到孙传芳集团兵力来自…  相似文献   

10.
《党史文苑》2014,(7):30-30
1924年至1927年,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宗旨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列强,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宰割中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是通过中国的封建军阀来间接地统治中国的。中国的军阀,当时以北洋军阀为主,因此,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大革命是一场民族民主的大革命。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12月11日爆发的广州起义,长期以来被看做是与瞿秋白的"左"倾错误有关,是一次"军事投机"活动。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广州起义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行动,不是盲动主义的产物,是被国民党新军阀逼出来的。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虽然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但从广州的实际情况看,在国民党新军阀的野蛮屠杀和残酷镇压下,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才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1927.4.27--5.9武汉代表人数82人全国党员57967名生死关头中共五大,是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革命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搏斗的紧急时刻召开的。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北洋军阀势力分崩离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继续维持其自身在华利益,纷纷拉拢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的蒋介石。许多地方军阀和官僚政客也改换门庭,投靠了国民政府。蒋介石的势力不断扩大,走上了军事独裁的道路。1926年末至1927年初,在广州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中,由于中国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是国民党新军阀营垒中的地方实力派首领。“在历史上,十七路军与东北军没有来往,杨和张也未打过交道。”然而,他们为什么敢相互联合发动如此惊心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政治渐呈严重的军事化割据态势,失去纲纪约束的军人势力尤其是北洋军阀集团成为国人聚焦、反对并力图"解决"的对象。各种政治力量均提出了"解决"军阀问题的不同主张和方略,其中国共两党尤其中共关于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性质的话语言说是"解决"军阀问题"大合唱"中的主导声音,其理论体系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反军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此项纲领所提出的“打倒军阀”的革命口号,当时主要是指旧军阀(即北洋军阀)。但创立期间的中共并非把当时所有北洋军阀派系都视为毫无区别的铁板一块,而是对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迎合革命潮流、表现出某些爱国、民主言行的军阀,在政策上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中共二大就称吴佩孚“是一个较进步的军阀”。①在1922年下半年曾对其实行过接近和利用的政策。本文主要就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对实际运动的影响以及中共对军阀吴佩孚的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福建自一九一三年李厚基入闽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北伐军进军福建之前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这期间,福建北洋军阀统治的恶劣性与其他各省的反动军阀相比,有过而无不及。尤其是周荫人在闽期间,福建的军事、经济、政治等芳面都经历了一段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党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于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在此前后,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至一九二八年底,党在全国各地先后发动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  相似文献   

18.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背信弃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举起了屠刀,一时间血流成河,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残酷杀害。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杰  相似文献   

19.
铲除北洋军阀势力,统一甘肃全境,为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地. 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中国的内战划出了一条鲜明阵线,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的军队同时向东南和西北两个"赤化"营垒进攻.在直奉军阀联合压迫下,冯玉祥宣布下野,出国考察.驻守京、津、热河一线的国民军逐步败退绥远、包头等地.与此同时,驻守甘肃、陕西的国民军也受到了北洋军阀的疯狂进攻.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政党制度模式问题及历史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淑真 《新视野》2003,2(1):48-51
中国从1912年到1927年,是名义上多党并存的政党制度和实际的军阀专制统治。其间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之前是国民党、进步党等多党派并存,之后是为反帝反军阀的国共政党联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彻底覆亡,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中共同各个民主党派合作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时期。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民国时期的多种政党组织模式相互作用、一路走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