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初衷将监视居住从非羁押性强制措施转变为减少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但具体的条文设计却使监视居住制度产生了内部的分裂:在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住所执行的监视居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但指定居所的监视居住却演变为一种准羁押性的强制措施。我们应立足司法实践,以程序正义与人权保障的价值博弈为切入点,以构建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层次性、完整性为视角,提出通过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使该项制度更加完善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制度是司法实践中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对人大代表采取强制措施审查许可制度立法宗旨的曲解,以及对审查许可程序性质的错误认识,加之此项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审查许可制度执行时的混乱局面。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审视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修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完善刑事强制措施的理念与总体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程序性保障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一直被司法实务界所重视,但是,由于法律规定方面的原因,我国现行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很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取保候审适用率过低、缺乏权利救济手段、超期羁押现象严重,等等。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如何对待刑事强制措施中的问题?本刊特组织“强制措施立法完善专题”,以期有利于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轻罪案件在基层检察院审查办理的案件中占绝大多数,其法定刑较低,社会危害性较小,具有适用非羁押类强制措施的基础条件,但是实践中仍以适用逮捕为主。推行轻罪逮捕必要性证据移送和审查制度将有效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在强制措施适用上存在的高逮捕率和高羁押率、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率较低的问题,更加合理高效地为刑事诉讼程序服务,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文章将从刑事司法理论、执法观念、现实司法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为该制度的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的公开听证程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羁押性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广泛使用,但是采取羁押措施决定的作出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被羁押人也不能申请中立司法机构予以审查,从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合法权利的保护。本文试从对羁押性强制措施的现状分析入手,试图通过建立公开听证程序来完善我国的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以达到加强人权保护、完善诉讼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确保公安机关在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要遵循利益衡量原则、正当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要从立法上统一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程序,加强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确保公安机关在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要遵循利益衡量原则、正当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要从立法上统一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程序,加强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程序的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8.
汪云波 《人民检察》2012,(11):62-64
强制措施的适用是对犯罪嫌疑人自由的剥夺,新刑事诉讼法在不触动强制措施制度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了逮捕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但监视居住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司法实践中高度重视,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我国监视居住措施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评析(一)适用条件逐步完善,但不明确的情形仍然存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把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两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混为一谈,导致强制措施的程度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视野下的盘查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峰 《现代法学》2006,28(3):137-144
盘查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并同时适用于刑事侦查领域。世界各国均对盘查设立了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并针对不同种类的盘查措施给予不同的限制。我国的盘查措施的种类单一,立法未能设立启动盘查措施所需的要件,未能区分盘查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的界限,此外,出租屋成为盘查的重点场所,相关的司法救济制度阙如,这些都是我国盘查措施适用中突出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盘查措施体系,严格确定盘查措施的界限,逐步取消对出租屋的盘查制度,完善司法救济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对涉嫌犯罪的外来人口过度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问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异地取保候审制度、附条件不批准逮捕制度、社区监管制度、证据说明制度,以及完善现有的取保候审制度、设置逮捕的司法救济程序等,以限制逮捕权的不当扩张,保障外来人口合法的人身权利.  相似文献   

11.
杨浩  伊兵 《天津律师》2006,(3):38-40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分为羁押性强制措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羁押性强制措施包括拘留、逮捕,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其中羁押性强制措施以逮捕(指正式逮捕及逮捕后的羁押)为代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取保候审为代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保障人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指导思想.尽管程序公正的价值在司法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面对打击犯罪的现实需要.我国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被作为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加以使用。法律尽管规定了一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但在实践中较少使用,或者作为变相羁押的措施加以使用(如监视居住).或者作为万不得已的手段加以使用(羁押期限届满)。从现实原因看,侦查人员素质低下、侦查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了侦查机关对口供的依赖,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成了获取口供的重要手段。在刑事诉讼中,审前羁押与口供中心主义呈现出相互支撑的态势。刑诉法修改后,尽管在法律规定上,对强制措施制度作了较大程度的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未能起到有效减少审前羁押的效果,“超期羁押”、“变相羁押”、“久押不决”仍然是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非羁押的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现行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本应有着无可替代的优点和价值,但是司法实践的结果却没能使这一制度发挥出它本身应该具备的优势。这就需要通过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理论重构与实践的完善来改变我国取保候审的适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刑事强制措施的行使与公民权益息息相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益以及人权极易遭受侵害。审前程序的两极对抗,如果没有司法控制机制的介入,侦查权、追诉权就可能被滥用从而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我国职权主义模式下的强制措施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缺陷,因而借鉴西方各国司法控制机制良性运作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完善刑事强制措施从司法控制视角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强制措施的限制、适度适用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怀安 《人民检察》2005,(16):20-22
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不仅涉及到有效控制犯罪,而且关系到人权保障,需要加以合理的规制。为此,必须确立和落实强制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原则,真正实现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在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中,应按照这一原则的内在要求,理性分析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构建,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杜曙光 《行政与法》2002,(11):63-66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中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行为具有强制性,极易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行政强制措施立法,基于此,作者认为行政强制措施设定权应该在法律,同时,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实施时的程序;在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模式中,继续坚持和完善现行的“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为辅”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曹县人民检察院2006-2009年存在适用逮捕措施过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重打击、轻保护的执法理念影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不完善以及检察机关为避免社会负面评价而为.合理规制轻罪案件强制措施应提高速捕案件的程序准入关,建立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和捕后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行律师介入审查逮捕.推动法院直接受理轻罪自诉案件,加强刑事和解,推动社区监管,对外来犯罪人员实行同城司法处遇.  相似文献   

17.
英国行政法中并没有"行政强制"的概念,但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英国逐渐形成了以司法性强制执行为核心,辅之以行政性强制执行以及行政程序中其他强制措施为内容的行政强制法律制度。本文介绍了英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的特点,阐述了法治原则、正当法律程序理念及控权论对英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形成、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对我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逮捕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既关系到刑事诉讼能否顺利进行,又对人权保障有着重要的影响。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强制措施进行了重大改革,但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我国逮捕制度所暴露出来的缺陷与不足依旧明显,逮捕这项强制措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修改与完善周国均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六章规定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公安司法实践表明,这五种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新的形势要求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某些强制措施作必要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杨杰  刘春兰 《政法学刊》2008,25(3):28-31
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的运用中存在有关案件管辖、立案标准、强制措施、翻译等制度隐含影响公正司法和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应在立法、司法和工作机制上加以完善和修改,以便于从法律上加强监督,建立有效的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