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按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加强农村党支部的思想建设 ,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加强农村党支部的民主政治建设 ,改进支部的领导方法和执政方式 ;加强农村党支部的组织建设 ,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农村党支部的作风建设 ,密切党群关系 ,巩固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是当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会有力推动人民民主建设和提高完的执政能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应制度化,以保障党员基本权利为基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权力运行机制和科学有效的干部任免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党支部如何适应新任务的需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05年初,南明区后巢乡党委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发扬党内民主,扩大群众参与,实行了民主推荐选举村党支部班子的新方法——“一推一测一选”。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一、实行“一推一测一选”的现实意义所谓“…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党内民主、完善民主机制,是西方政党内部组织发展的一大趋势。同时,为应对时代变迁,西方政党内又出现了组织专业化和权力集中化的趋势,这又限制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同时出现于西方政党内部,其实是缘于同一个目的——加强政党的政治竞争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正是这一点,决定了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限度。  相似文献   

5.
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适合农村的选举和自治制度。但由于受农村各种文化观念因素的制约影响,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约和阻碍了村民自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是选举权扩大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则是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产生的,既有清末预备立宪的推动,也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觉实践,这是中西方政党在起源方面的最大差别。当前,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注重权力运行效能、强调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等,均可在这种差异上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7.
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构成了现有的农村民主治理结构,但同时也存在着民主选举受干扰、组织间关系不清晰、功能发挥不到位等问题。以农户行为动机为基础,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出发研究,发现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现有机制存在着"激励不兼容",如激励村民参与选举的因素和约束参选者公平竞选的因素失灵,激励村干部不当利用权力的因素增多而权力约束机制失灵,激励村干部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的因素增多而维护农民利益的因素弱化,"村两委"职能重叠等。因此,农村基层组织优化应从重建村民会议、成立村务工作小组、建立农村公务员、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加强党建工作强化核心领导地位五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对美国总统选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有助于预见美国总统选举,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相似文献   

10.
政党组织结构从根本上决定着政党民主的程度,有什么样的政党内部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政党民主。近代工业大生产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政党组织结构多呈现金字塔型,虽然具有效率高、指挥灵活、便于发挥精英人士的巨大作用、能以较小的付出获得最大收获等优点。但是,政党的组织越严密、纪律越严格、权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窒息政党民主(政党内部民主),导致寡头统治现象的出现。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从传统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向网络型扁平化组织结构逐步过渡为政党民主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强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广大村民、各级村干部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农村民主选举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部分地区的基层村干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维护农村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参与民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重新解释了政治与参与的含义,倡导"直接参与与代议民主"的政治模式,是一种渐进式改革方案。"参与民主"适应了经济发展条件下大众的民主需求,对推动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农村政治参与制度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与村民自治时期,受乡镇行政权力干预、农村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与政治参与主体性低等多种政治系统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的农村政治参与已进入拐点,农村政治参与制度需要转向。理顺乡村关系,加强农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农民主体培育、乡镇政府与村民互动可优化农村政治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础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起着战斗堡垒作用。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将对广大农村地区给予极大支持,农村地区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过程中,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力战斗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关乎党支部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引领地位,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成败。  相似文献   

14.
一般而言,在“新民主”国家,政党制度制度化水平与民主巩固之间密切相关.政党制度制度化是研究民主巩固的制度主义视角.泰国归属于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政党竞争稳定性低,政党的社会根基弱,政党或选举的合法性低,政党组织水平低.泰国基本完成了民主转型,但是其民主未能巩固.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是泰国民主尚未巩固的关键性因素: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是非民主行为出现的动因、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削弱民主满意度、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妨碍民主制度的巩固.泰国政党制度作为样本,从正面验证了政党制度制度化与民主巩固相关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2015年2月10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首次把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概括为"政党协商",并列为几种协商渠道之首,说明了政党协商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组织和落实政党协商则成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协商民主的程序原则、平等原则、包容原则、实效原则、和谐原则,大力推进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规范立法协商和行政协商制度、建立社会协商民主制度,正确处理其中的几个关系,即协商民主与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关系,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协商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政党民主是民主理念在政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政党的党内民主、执政民主、国内党际民主、对外党际民主等内容。政党民主建设是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执政民主建设、国内党际民主建设、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之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政党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党民主制度的成长和政党民主行为的养成这三位一体上。政党民主建设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在政党政治时代,政党民主建设之于政治民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急需以党内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政党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也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发展党内民主必须筑牢六大支柱,即: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切实推进党务公开、实现党内民主决策、落实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代会制度、加强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9.
任桂芬 《理论前沿》2008,(12):44-45
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建设的关键问题是使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农村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了成就,也存在问题。加强农村政治民主建设要完善和落实制度,提高民主主体素质,改善乡村和村“两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乡镇基层民主选举,对于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宪政进程,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一个适合民主生长的传统文化基础,也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理解选举和自治真谛的农村公务人员队伍,因此,在当前农村民主选举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如个别基层干部重指派轻选举、一些地方选举程序不合法,甚至个别地方存在贿选等腐败现象。它对于村民自治的质量和推进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乡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民主选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