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转向;而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最终实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以批判逻辑为视角审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历程,不仅在理论上能够立体地展现实践哲学的动态成型之路,而且在实践上启示我们秉承与坚持马克思彻底的批判精神,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层面解读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是准确把握其思想精髓的关键。透过主客关系的不同视域来看,马克思的资本概念有着三重哲学内涵: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的生产关系;资本还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这三重哲学内涵分别对应着三个维度的理论诉求,马克思借助对资本概念的深入解剖,建立了三条严密的逻辑论证链,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目的并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哲学旨归在于:首先,通过对资本中对立与统一矛盾关系的辩证考察,完成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其次,通过对资本的唯物史观分析,完成对资本主义正义性的批判;最后,通过对资本蕴含的人本思想进行阐发,实现对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懈探求。  相似文献   

3.
常嘉宝 《学理论》2011,(17):25-2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精神文化作出了科学的阐述,它既有对历史微观的内在层面的理解,也着重探讨了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人与人的和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通过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认为"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破坏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统一性。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该理论并不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而是从马克思思想的创立之初就已提出,并贯穿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历程;第二,它没有破坏唯物史观的统一性,二者在深层意义上是一致的;第三,"两种生产"之间是有机统一的,二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构成要素性质、特点、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在现象具体层面,马克思正是将"两种生产"理论运用到分析史前社会和东方社会结构,才最终实现了其晚年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赫斯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渊源人物.国内外学界曾围绕赫斯与马克思在经济异化、货币伦理、共产主义和共同体思想的传承关系上发生争论和探讨.如果说没有哲学与经济学的成功结合,马克思难以创立唯物史观,那么赫斯就是引导马克思从哲学话语置换到经济学话语的关键人物,早年的马克思正是在赫斯等人的基础上推进哲学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结,并将共产主义的论证逻辑从赫斯的人本主义逻辑转换为历史生成逻辑,从而把人类解放理想奠基在唯物史观和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又称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亦称唯物史观。《资本论》书写的学术使命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等,这表明《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哲学著作,具有唯物史观意蕴的哲学著作。从"资本"或"资本主义"应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或资本逻辑不是资本正义的现实展开而是资本异化正义的现实揭露。从"为什么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能够满足剩余价值榨取的资本逻辑。从"未来是什么"的唯物史观逻辑视域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资本逻辑充分展开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者倾向于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并"已经完成"的"哲学形态",西方学者倾向于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多元存在"的"哲学观点"。中国学术界认为,唯物史观一经形成,就成为经典的理论,并称之为"唯物史观一次完成论"。西方学术界认为,存在两个马克思或三个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多元观点论",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断裂无序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认识到,中国特色唯物史观已经是一个"事实存在",它的存在既是对"唯物史观断裂无序论"生成逻辑的否定,也是对"唯物史观一次完成论"的继承和创新。作为"唯物史观一次完成论"继承和创新的"唯物史观创新出场论"认为,唯物史观应该是一个能够以不断重新出场的形式实现唯物史观创新在场的"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8.
传统形而上学视野的主客辩证法夸大意义逻辑功能,神秘化由意义逻辑衍生的同一性,从而导致对马克思辩证法本质的理解只能围绕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展开——主客批判逻辑。后现代性哲学视野中的否定辩证法认为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非同一性意识,马克思辩证法本质上是对同质性思维予以批判的同质否定逻辑。传统形而上学和后现代哲学对马克思辩证法本质理解的最大困境都是根源于意义逻辑,前者把意义逻辑置于天国思维,后者遮蔽意义逻辑。因此,应该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后现代性哲学的视野,在现代实践哲学的视野中重新审视马克思辩证法本质。在现代实践哲学的视野中,马克思辩证法本质应被理解为尘世和谐逻辑,即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产力的产生不仅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理论"、"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问题不仅在实践层面有助于当前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且从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一直以来遭受误解,诸种误读导致的后果是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被遗忘。只有在西方近代道德哲学的发展谱系中才能合理地理解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近代道德哲学遭遇危机的产物,它体现出一种超越现代性道德哲学的思想努力。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马克思破解了道德之谜,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根源和利益基础,在批判阶级道德时马克思暗示了"真正的人的道德"。"真正的人的道德"的致思逻辑展现了一种后形而上学的视野,同时又从根本上超越了后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的问题域。马克思始终在社会实践的地基上考察道德问题,从"超越现实"的立场转化到"现实超越"的立场,实现了道德范式的革命,不仅有效地解释了世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相似文献   

11.
李世忠  刘洪文 《学理论》2009,(12):32-33
马克思以实践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新世界观,创建了大唯物史观,即:大自然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大唯物史观统摄和涵盖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确立这一观点,才能立足当代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的标志,那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化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这不仅表现马克思经意识形态纳入"观念上层建筑",并阐述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且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学的批判和资本主义拜物教这一意识形态"替身"的深刻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进一步实现了由"外在"的批判转向"内在"精细的分析,意识形态也从高高在上的天国被拉回到世俗世界中。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6)
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本文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哲学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思想二者之间在哲学方法论上的联系。研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讲,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哲学精神的传承与具体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蕴含着"以人民为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精神,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提出精准扶贫政策,并取得了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提出了通往社会主义的两条道路。第二国际理论家由于对唯物史观的庸俗化解释,使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陷入了僵化。1914年之前列宁的思想框架总体上处于第二国际影响之下,然而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列宁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取得了新突破,为其后来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哲学基础。坚持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发展阶段特殊性的辩证法,是列宁提供的重要方法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马哲史学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马克思是通过对人及其本质问题的研究而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也就是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人本质问题探讨的逻辑结果,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原理仅仅是对人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尽管对人本质问题的研究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它并不能逻辑地导向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1)
在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对理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历史的反思。马克思并不否认理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批判理性的绝对性,并主张理性的重建必须从观念层面走向现实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社会实践活动走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而推动社会的合理发展,也就是社会与人的总体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关于和谐社会理念的先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关注人的需要,并寻求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马克思一生从事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哲学层面讲,和谐社会包含三个视阈,即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在其需要理论中分析了人、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的辩证关系,这实质上是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提醒我们要从需要的角度去了解人、社会和自然的本质,而和谐社会的理念恰是人、自然和社会在实践领域中的一次综合。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唯物史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最高理论成果。与传统哲学的致思逻辑截然相反,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的生活方式的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向,从而展现出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深刻彰显了"真正的共同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旨归意义。"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人的自由发展"问题的必然结果,而且也在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意蕴中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唯物史观的致思理路,对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逻辑梳理,不仅展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底蕴,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明确了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9.
在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价值是具有彰显旨归意义的重要范畴,是"哲学精神的展开的本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彰显着唯物史观的理论旨归,深刻阐发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诉求。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致思逻辑,将理论的价值定位从逻辑自洽转向了生活实践,从而开启了价值哲学研究的全新场域。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从来都没有停留在"能够生活"的底线层面。从"能够生活"的理论指向到"美好生活"的实践旨归,不仅是理论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且是理论价值的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资料的日趋丰富必然构筑起价值诉求跃迁的实践前提,而价值诉求层次的跃升则充分彰显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实现的,也是与唯物史观的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据此,我们把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加以考察和说明,即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初步探索阶段,伴随唯物史观确立的定型阶段.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