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解教人员的社会调查工作,是探索劳教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需要,也是提高改造质量的需要。教育改造质量是我们劳教机关的生命,是体现其社会地位、职能作用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郑州市石佛劳教所自1990年以来,坚持每年对解教3年的劳教人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工作。 经过调查,我们对于解教人员重返社会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得到了第一手资料。被调查的381名解教人员中,表现好的人数为188人,占总人数的49.34%;表现一般的人数为172人,占总人数的45.15%;表现差的人数为16人,占总人数的4.20%;重新犯罪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1.31%。凋查表明:大多数解教人员能遵纪守法、诚实劳动、重新做人,达到了教育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劳教场所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突出教育工作的主业地位。深圳市第一劳教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落实司法部劳教教育创新发展和推进课堂化教学的要求,在长期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场所管教工作实际,提出了以劳教人员课堂化教学的“精品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精品项目”,推动劳教人员教育质量的提高,力争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是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被劳动教养的人因自身行为偏离正常的社会行为,致使其行为结果扰乱了社会秩序。追究原因,是劳教人员的社会化缺陷使得其价  相似文献   

4.
新入所的劳教人员绝大多数心理压力较大,思想消沉,对未来缺乏信心,忧虑重重,个别人甚至对新的环境有一种恐惧感。具体表现为沉默寡言、脾气暴躁,侍机逃跑的欲望比较强,特别是初次劳教的人员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入所的劳教人员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安心改造。 (一)要加大认罪认错教育的力度,使新入所的劳教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罪错,树立改造好的决心。新入所的劳教人员,部分对自己所犯罪错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认为是自己机遇不好被公安局抓住了,有的认为自己是一时不慎犯下了过错,作劳动教养处理过重了或劳教时间判得过长,个别新入所劳教人  相似文献   

5.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育激励,就是劳教民警激发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动机,调动其主动改造和自省的积极性,使其朝着认罪认错矫正恶习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作为调动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于教育矫治管理活动过程的始终。激励机制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激发与鼓励激活动机,催人振奋,它是取得最佳领导效能的前提与条件。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激励的主体是劳教民警或场所教育组织机构。好的激励机制不但是教育主体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朱晓丽 《中国司法》2009,(10):47-50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缺乏职业技能是导致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在对职业技术教育效果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不少劳教人员由于对解教后的职业选择、职业定位及个人发展等缺乏明确规划,在培训项目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职业技术教育对解教后的就业谋生实际帮助不大。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感受到,开展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和辅导对提升教育矫治效果、有效指导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工作和生活、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9.
执法执纪专项教育整顿,是司法部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重要指示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争取在3年左右时间内使政法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采取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劳教场所都把执法执纪专项教育整顿工作放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应当看到,当前尚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阻碍和影响着执法执纪教育的深化,对此不能不予以重视。为把我们劳教场所的执法执纪专项教育推向深入,笔者认为必须澄清10种错误思想认识,从思想上打牢依法行政、依法治所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任文甫 《中国司法》2007,(1):110-110
着力搞好在教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吸毒劳教人员毒瘾的戒断,减少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实施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才是使受教育者真正达到接受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矫治工作必须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我们戒毒劳教民警矫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一些劳教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是挂在嘴上,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即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江苏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生产,并将其作为发展劳教生产和推进习艺性劳动改革的现实选择,通过强化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生产组织效能、增加生产技术含量、推行报酬处遇制度、培育试工试学基地等途径,推动了习艺性劳动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但与此同时,制约习艺性劳动改革工作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渐突出并困扰着我们。开展习艺性劳动,要与转化劳教人员思想、推进劳教管理综合改革、争取社会有关部门支持配合有机结合起来,并重点解决好民警的思想认识、劳教行政经费的财政全额保障、习艺性劳动的评价考核标准、劳教人员谋生技能的培养、劳教人员再社会化工作衔接机制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习艺性劳动的矫治功能、规范程度和延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引言:一直以来,解决好劳教人员再就业问题都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解教后的劳教人员很难达到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既能完成生产任务又能进行技术创新的新的用工要求,在就业问题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再就业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海洛因等毒品在我国大肆泛滥,致使海洛因依赖和滥用人数急剧上升,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的安定,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关于禁毒的决定。从此,劳教戒毒成为我国戒毒康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阵地,在教育矫治吸毒人员、促进吸毒人员康复、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深化实施劳教戒毒模式,劳教戒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家的禁毒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面对仍然严峻的禁毒形势和劳教戒毒人员解教后…  相似文献   

14.
由于劳动教养立法的滞后,劳动教养行政复议在各地做法不一,特别是对行政复议的管辖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不仅影响了行政复议的效率,而且增添了复议工作的难度。笔者认为,在现有的劳动教养法律法规规章的框架内,对劳动教养行政复议的管辖问题直接涉及复议的质量和效力,我们还应慎  相似文献   

15.
无庸讳言,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问题,是影响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提高罪犯的生存发展素质,增强其刑满释放后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仍然是防止其重新犯罪的关键。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罪犯刑释回归社会后的生存发展素质,积极破解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问题,是监狱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狱立足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劳教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教育、感化、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劳教机关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职能以来,劳教场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从无到有,并呈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成了劳教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劳教机关广大民警,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劳教戒毒成效显著,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所内毒瘾戒断率达到了100%。据我省劳教局对部分温州籍吸毒类归正人员的调查,5年以上毒瘾戒断率为14.62%,远远高于其他戒毒模式,但复吸率仍在80%以上,这表明所内的戒毒成果巩固率不…  相似文献   

17.
司法部《2003—200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纲要》指出,“监狱劳教人民警察专业化是指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教育意识、改造意识,具备较高的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成为胜任监狱劳教工作的专业人才。”随着新时期劳教职能分化、基本职能强化  相似文献   

18.
裴俊杰 《中国司法》2010,(6):98-100
引言法律援助作为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自1996年建立并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被誉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形象工程”。然而,大墙内的服刑人员是不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6月我国《禁毒法》实施后,劳教场所挂牌或积极新建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主战场,再一次承担了戒毒工作的使命,同时也使劳教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两年多的工作情况来看,是艰辛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这其中与《禁毒法》的立法缺陷和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严重滞后有较大关联,本文着重谈谈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收治范围。  相似文献   

20.
王廷军 《中国司法》2005,(12):34-36
劳动教养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已经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历程,成功地教育挽救了大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法制的日趋完备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整体推进,劳动教养制度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日渐凸显,严重束缚了劳动教养制度的规范化发展。作为劳教工作的实践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理应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部关于劳教办特色,推进管理工作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探索符合劳教自身发展规律,完善和创新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