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60年过去了,这首《卢沟桥歌》仍然那么激动人心。当年,第29军就是唱着这首战歌,在卢沟桥畔浴血奋战,谱写出动人的热血篇章。今天,卢沟晓月依旧静静地抚摸着卢沟桥上栩栩如生的485只石狮,依旧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那场正义与邪恶的交锋。1936年4月17日,通过“Th·二六”兵变上台的日本广田内阁正式决定向中国华北增兵,强化华北驻屯军。到6月上旬,日军完成广华北增兵,整个驻屯军兵力达1.4…  相似文献   

2.
刘岩 《党史博览》2012,(10):38-39,48
《党史博览》2011年第10期发表拙作《中国共产党点燃“全民抗战”烽火纪事》一文后,有读者提出:“共产党点燃的‘全民抗战’烽火,与卢沟桥燃起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烽火是什么关系?”“在全民抗战付诸实践的源头,竖一座‘中国全民抗战纪念碑’,与卢沟桥抗战纪念标志有无冲突?”  相似文献   

3.
赵赓 《党史文汇》2007,(7):25-30
被誉为北京一景的卢沟桥,位于北平(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西南宛平县县城西门外,横跨永定河上,永定河水自北向南从桥下流过。因永定河原名“卢沟”,故称卢沟桥。在卢沟桥北约1000米处还有一座铁路桥与其遥遥相对,平汉铁路从上面通过,为平汉路与北宁路之交接点,又为平(北平)保(保定)公路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4.
反动的顺义县北河大刀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动的顺义县北河大刀会刘殿钰一、反动的先天道与北河大刀会1937年“七七事变”,日寇进攻卢沟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潮。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然而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实...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炮轰卢沟桥、宛平城,疯狂地向我方阵地冲击。驻守在这里的29军官兵奋起抗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人民立即投入了支援卢沟桥抗战的斗争。北平的广大青年,满腔热血,在这抗战的最初日子里,也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  相似文献   

6.
冷玉健 《世纪桥》2001,(4):21-22
在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期间(在中国革命史上称为十年内战时期,简之内战时期;在中共党史上亦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迭起绵连,中国革命挫折不断,实在是耐人寻味且铭心刻骨。  相似文献   

7.
宋哲元与卢沟桥抗战○罗正楷王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了东北,拼揍了伪“满州国”之后,即将矛头指向华北,其目的是控制华北,掠夺华北丰富的资源。为此,1933年2月,日军发动了对热河的进攻,在轻易侵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一线进犯。5月下旬...  相似文献   

8.
赵赓 《世纪风采》2007,(7):13-17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敌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帷幕。卢沟桥从此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御侮、英勇不屈的象征。历史将永远铭记,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一0旅第二一九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在卢沟桥点燃了中华大地抗日的圣火。  相似文献   

9.
漫步卢沟桥     
今年7月,在北京朋友的诚邀下,我们一同绕道宛平县城,漫步于举世闻名的卢沟桥上,领略了卢沟桥的特有风姿,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卢沟桥自金代建立以来,已历800年寒署。其间,虽然一次次河水漫溢,一次次洪水冲击,一次次人为损伤,它至今仍气势如虹,巍然屹立在永定河上,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是我国北方古代最大、最长,北京最古老、最优秀的石拱桥。卢沟桥从建立至今,历朝历代都从卢沟渡口这条交通要道的实用价值出发,不同程度地对该桥进行了修缮,但…  相似文献   

10.
北京抗战史研究概述谢荫明,陈静一爆发于北京卢沟桥的“七七”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实际上,北京人民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就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抗日活动及其后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九一八事件后...  相似文献   

11.
军训团学员浴血卢沟桥王昕1936年秋,蒋介石政府为了控制各地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指定高中和大学生进行所谓“军事训练”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北平、天津、沧州、保定等地招考了一批中学以上的青年学生,在南苑七营房成立军事训练团,训练下级干部,补充军队需要。中...  相似文献   

12.
党史知识     
《湘潮》1992,(7)
类别:____ 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的中国驻屯军一部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中国地方政府的拒绝。当双方代表进一步交涉之时,日军突然向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守军发动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7日,95岁高龄的台湾前“行政院长”、国民党籍退役上将郝柏村受邀赴北京卢沟桥参观抗战纪念馆。在接受央视专访时,郝柏村随口唱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蓝营将领唱红歌,不仅唱出蓝绿口水仗,还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岛内的沉浮史。  相似文献   

14.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和策划者○吴玉林卢沟桥事变自发生到现在已经60年了。究竟谁是制造这起引发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冲突的肇事者,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日方说”。(1)由日本统治集团预谋、策划,驻屯军执行的;(2)是中国驻屯军参...  相似文献   

15.
刘志青 《党员文摘》2023,(17):28-30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地区举行军事演习,借故炮轰宛平县城,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史称“七七事变”,也被称作“卢沟桥事变”。但是,七七事变并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而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积贫积弱背景下,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扩张的恶果。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15):4-9
占领、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之一。以1931年发动“9.18”事变为标志,日本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1933年侵吞热河,进至长城一线;1935年侵吞华北;1937年蓄意制造卢沟桥事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方针是集中兵力,向我中原地区和长汀中下游进军,摧毁中国主力军队,占领中国富庶腹地,夺取中国丰富的物资,支持其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95,(5)
中国共产党与卢沟桥抗战一般认为,卢沟桥抗战是国民党二十九军广大官兵在全国抗日热潮的推动下,自觉抵抗日寇的爱国表现。事实上,卢沟桥抗日烽火的燃起,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重要成果。"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与此...  相似文献   

18.
目击二十九军追杀日军王德山我是丰台区卢沟桥乡大井村人。“七七”卢沟桥事变那年我12岁,我亲眼目睹了29军士兵在大井树袭击日军的情景。“七七事变”时,大井村是丰台通往卢沟桥的要道,村里驻上了日军,在7月27日夜间突然撤走了,听说南苑那边仗打得很激烈。2...  相似文献   

19.
田代皖一郎,时为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8日凌晨,田代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7月11日晨,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的。驻守在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全体官兵英勇抗击日寇,为保卫祖国视死如归。我的父亲佟麟阁将军就是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