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理论是西方哲学家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的。"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叙述人称"是小说叙述学中一个充满了浓郁人文气息的概念,采用不同人称来叙述,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叙述者的哲学思维与生存态度。第二人称叙述所体现的哲学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超越了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所隐含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更体现出当代哲学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型的发展态势,是这一哲学转向的文学体现。其内部所细分的各种类型,也因各自的个性特征与这一转向所经历的几个标志性阶段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田志超  刘巍  何磊 《工会论坛》2007,13(6):92-93
以主体间性哲学为先导,教育主体的思想从主体性发展到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教育提倡教育的多个主体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对话交往,这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的教学对话发展重新思考与定位,提出现代教学模式下的"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教学交往的一个重要模式,有着其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概念。在干部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这一方法原则,主张在教员和学员间建立主体间性的关系,目的是倡导用交往的精神来创新现代干部教育,使现代干部教育更科学、更具有人性化。根据主体间性教育的主体的交互性等特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应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教育理念上,从单"主体"走向"双主体";在教育方法上,从"独白"走向"对话;在教育形式上,从"一元型"走向"多元型";在教育内容上,从"单一性"走向"丰富性"。  相似文献   

5.
刑法解释中的分歧,表现为不同解释主体对同种行为的规范评价存在差异。在实践中可以被概括为刑事诉讼权力主体间的分歧、刑事诉讼权力主体与其他权力主体间的分歧、上级权力主体与下级权力主体间的分歧以及公权力主体与私权利主体的分歧。分歧的本原围绕着"法"的规范立场和"刑"的惩罚理念展开。前者关乎规范确定性与灵活性孰更优先,后者关乎秩序价值与自由价值孰更优先。诱发分歧的缘由是解释主体"前见"的多元化,背后则是当代社会功能的分化和价值的多元,导致了主体间利益冲突的加剧。分歧的化解需要坚持"司法互动"的理念,就具体落实而言,规范立场上需要坚持规范确定性的相对优先,惩罚理念上则要坚持自由价值的相对优先。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认知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生存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主体间性实践是和谐党际关系发展的途径。主体间性视域下和谐党际关系发展要坚持主体间性认知、主体间性生存、主体间性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呈现出"强政府、弱社会"的特征,社区行政负担重、社区参与不足,治理为"单向度"状态。城市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主体间性视角要求主体间相互承认、沟通和尊重,多元主体差异并存。通过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关系、协商谈判和交易行为,最终形成一种自主自治、合作共赢的多中心良性互动的善治结构。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民间文艺的美学主体性,是传统民间文艺的美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经典性理论问题。经典美学通常把传统民间文艺视为朴陋、未成熟和不自觉的前美学形态,实际上否定了传统民间文艺在美学意义上的主体性,因此也就否定了民间文艺美学研究在美学学科意义上的正当性。对传统民间文艺的研究从"民间文艺学"走向"民间文艺美学",意味着民间文艺从作为对象的"客体化"通过"镜像"反身自觉转向"主体化"的美学自觉。在全球化到后全球化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冲突和"为承认而斗争"的主体间性背景下,这种主体化的实质是从主体自觉到主体间性文化分享理念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分享美学"是传统民间文艺美学建设的创新理论内涵,也是当代非遗保护的文化前景。  相似文献   

9.
"二代现象"是转型中国的独特现象,是社会转型中家庭教育的过度退位与社会教育滞后补位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管制模式在后现代社会中无效与失败。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协作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社会管理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寻求一致性的公共政策,其所主张的全方位参与模式及参与主体间的对等关系,不仅迎合了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更是有效应对当前"二代现象"等社会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外交评论》2015,(4):107-123
随着视觉传播技术的发展,图像逐渐成为与文字同等重要的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当代社会文化的视觉转向更凸显图像在符号体系内的本体性地位和社会建构作用。图像不仅是呈现世界的一种视觉形式,更是意义生产和交流的场所,而且在国际安全中建构了"自我/他者"的身份对立,即"自我"的安全受到"他者"的威胁。在安全化研究领域,哥本哈根学派的分析视角集中在言语行为层面,忽视了视觉在表象指涉和建构国际安全方面的作用。而通过探讨图像、意义与安全建构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图像不仅作为独立变量影响国际安全,更作为社会和政治意义竞争场所不断塑造安全话语体系,建构主体间性安全。与文字相比,图像感官性更强,传播方式更有效,意义解读更直接、更开放,能成功地建构存在性威胁,有效推动安全化进程。因此,将图像纳入安全化分析框架,不仅能解释一些由视觉引发的国际安全现象,还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际安全的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义的文化视角,把统战工作放诸于人类所创造的广阔的文化世界中,从文化的视角重新定义文化统战;基于"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传统的主客对立的二元主体论,关注统战各方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把"关系"作为文化统战的主体;基于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渗化功能,把文化与统战的相关要素有机融合,达成内在一致,探索文化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过程中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的塑造,首先从家庭开始。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其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家风及青少年的道德水准。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因此提高教育主体的素质和水平,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 长宁区一直把家庭教育列为社区教育的首位。在提高家长素质,建立良好家风上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做到了家庭教育系列化、科学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是"就心理论心理"的单向度的教育,而应该进行多向度的整合。思维方式教育应该是这种整合的基本出发点,即以思维方式教育为中心,从主体内在素质的层面上,实现其与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从外部影响因素的层面上,实现其与课程教育、家庭教育、同伴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提出,是我国对现实生活中诸多挑战和问题的积极回应。社会治理不仅提倡治理主体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更强调主体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合作共治"是蕴藏在其中的价值诉求。构建良好的合作共治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关键要从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等各个治理主体着眼,注重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治,理清各个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明确其权责划分,以实现对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是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问性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发展的要求,也是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道德教育活动也是主体的人“有意识的”活动,也必将实现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对传统的单一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超越。转向主体间性是现代高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必然嬗变。  相似文献   

17.
立法是对法律所欲规范主体间的"权利资源"和"权力资源"进行制度化的配置.而在立法活动过程中,唯有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够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地参与博弈,才能使制定出的法律达到各方利益主体间相关权利和义务的有效协调和平衡,此亦凸显出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性.而本文即从民主理论的进路出发,来分析探究西方公众参与立法的历史沿革,以期能为我国当下日益兴起的公众参与立法模式,提供理论层面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科学理解问题现已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探讨目的是要从理解的角度求取科学知识之普适性来源,以从科学的角度来弥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裂痕。科学知识之普遍性来源于科学共同体的共通性,而后者又基于科学家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引入既为科学理解同样亦为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孟连傣族佤族拉祜族自治县内的回俄村是一个以傣族、拉祜族、佤族和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村,村内各民族家庭间纷纷结成"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关系,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生产互帮,生活互助,文化互融,一同团结进步,成为孟连县"族际间团结和谐机制‘宾弄赛嗨’的示范点"。"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模式形成于回俄村的生活世界中,具有主体间性、缘起多样性、深度互嵌性,促进了回俄村的社会整合与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回俄村"宾弄赛嗨"类族际交往理性的研究,可为多民族杂居区的民族团结事业提供一种理论视阈和现实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原则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确保"打得赢、不变质"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单向的理论灌输方式,而面临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这种主客体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因此,将哲学中的主体间性原则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中,将对增强其实效性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