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司法改革申一项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先阐述法官独立的内涵,指出法官独立应从司法权独立,审判独立和法官身份独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再分析影响中国法官独立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在中国构建法官独立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何云笑 《法治研究》2006,(11):76-76
我国现有实际是强调保持司法机关(法院)的独立而不是法官的独立,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法官独立才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本质,而法院只是法官执业的载体。也有的学者认为,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法院独立是这一原则的初级阶段,法官独立是这一原则的高级阶段,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前提,法院独立是法官独立的外部保障。但无论如何,司法独立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追求法官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梁丽 《经济与法》2002,(10):19-20
法官是行使司法权的主体,但凡采取司法独立的国家,都把保障法官的独立作为其制度的核心和基石。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本质要求,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  相似文献   

4.
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推进司法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现代司法制度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法官是行使司法权①的主体,凡是采取司法独立原则的国家,莫不把保障法官的独立地位作为其制度的核心和基石。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本质要求,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所确认。例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97条规定:“法官具...  相似文献   

5.
法官负有坚持和维护司法独立的义务,是许多国家司法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例如,加拿大《司法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2条规定,“法官应当支持和维护司法独立,并在维护个人独立和集体独立方面成为表率。”美国《司法行为准则》第1条规定,“法官应当维护审判的公正和独立。”但在很多人看来,司法独立作为确定政治权力框架的一项基本原则,与法官个人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让法官在维护司法独立方面承担司法职业道德责任,未免过于严苛。即使两者确有关系,也很难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界定此项职业道德准则的范围和…  相似文献   

6.
司法独立对于法治和宪政有着重要的意义。司法独立又称审判独立,指司法权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还指法院和法官独立于其他外部机构。因此要实现司法独立就要实现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以及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7.
颜明 《中国审判》2010,(4):52-52
这里,不谈涉嫌‘姓资”的司法独立,那面大旗源于西方的‘三权分立”。而司法独立的最终体现于法官独立,而且是司法权运作、法官人事制度、司法保障体系的“全方位”独立,这和我们的国情和政治体制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司法独立应是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独立这两面三刀者的结合与统一。审判独立必然要求法官独立,而在我国只能定义为法官审判独立。这就要求我国审判方式改革必须依照法官审判独立的原则而行。  相似文献   

9.
司法独立原则作为一项重要法治原则,已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立,但表述不一,或仅规定司法权属于法院而不作明确规定;或明确规定法院、法官独立;或强调法院、法官独立的同时,也涉及其他司法主体的独立。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保障,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官职业化的题中之义。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在司法独立主体、司法机关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独立的程度上有别于西方国家。要确保中国特色司法独立原则的有效实施,必须理顺司法机关与党的领导、司法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上下级法院之间、法院内部合议庭与院长、庭长以及司法独立与法官职业稳定性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独立审判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识以及联合国有关司法独立的法律性文件规定,完整意义上的司法独立包含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一是法官的个体独立;二是法院的整体独立。  相似文献   

11.
法官独立--司法公正之根本前提和司法独立应有之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显荣 《河北法学》2006,24(3):121-126
法官独立乃司法独立应有之意,对于保障司法公正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法官权利、义务不一致,法官权利被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重新审视现有法律、法规对于司法独立的规定极为必要.为此,恢复司法独立的本来涵义,从制度上真正实现法官的身份独立、实质独立、外部独立、内部独立,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构筑和谐、公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意义重大.因为只有公正的社会才可能是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司法独立是克服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而要做到司法独立,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司法独立的保障机制,从体制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滋生司法腐败的土壤,确保司法独立的真正实现。保障法官权利促进审判独立一、法官任用制审判独立的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准确地运用法律依法审理案件,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作保证。我国《法官法》对法官的任职条件、任免程序进行了规范,对改善法官队伍的结构,提高法官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确保审判独立、司法公正的角度来剖析,对法官的任职条件和任免程序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法官职务保障制  相似文献   

13.
论司法独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司法独立由司法的本质所决定, 是市民社会与国家对立的必然产物。司法欲独立, 必先独立于立法与行政, 次须独立于社会, 特别是传媒; 上下级法院以及法官之间亦须相互独立。欲保障司法独立, 必使法官任期终身, 享优厚之待遇, 以及司法豁免权等。  相似文献   

14.
司法独立结构分析与司法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静尧 《法学研究》2004,26(3):52-57
完整的司法独立是由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上下结构构成的三重结构。外部结构的核心是法院独立;内部结构的核心是法官独立;上下结构的核心是审级独立。应该在司法独立的三重结构理念基础上,推进目前的司法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完整的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5.
赵海峰  李滨 《人民司法》2005,(10):92-96
法官独立:从国内原则到国际制度司法独立和法官独立经历了一个从国内到国际扩张的过程。由于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司法是伴随着现代国家体系的产生而产生,由司法制度的国内法模式发展到国际化形态的,所以,国内法的司法独立思想也逐渐成为国际司法机构的重要原则。但是,国际法官与国内法官在很多方  相似文献   

16.
司法独立的国际标准要求法院和法官在行使审判权的时候不受干预,有关各方也不得进行干预,并且还应当为法院和法官独立审判提供积极保障。我国的审判独立原则包含了法院集体独立和法官个体独立的内涵,但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与国际标准存在着一定差距。只有以国际标准为指导,对我国不符合审判独立要求的制度和做法进行改革,才能够达到从制度上保证审判独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审判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独立审判两个不可分离的完整概念。从中央到地方 ,司法改革措施层出不穷 ,取得了成绩 ,但也出现了问题。如何统一立法、统一改革 ,实现法官独立审判这一司法独立原则的价值目标 ,在我国业已加入WTO后 ,已成为新时期司法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有赖司法独立,法官独立又是司法独立的核心。法官独立可以通过随机法庭的建立可得到现有体制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由当事人参与选择的随机法庭具有加强人权保障、节省诉讼成本、排除内外干扰、提高司法诚信度、增强审判权威等多种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初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其司法独立思想不仅在美国联邦宪法中得到明确体现,而且也为美国司法实践采纳。其对法官独立地位的保障机制的阐述,对司法权高于立法权的批驳,对社会舆论的警惕,对分权制衡原则的完善,都具有创造性,至今对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审判独立又称为"司法独立",在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相分离,司法系统内部的独立及法官独立审判。本文重点从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构建精英化的法官队伍以及改变法官考核制度等方面探讨法官独立审判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