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占祥 《人民公安》2008,(21):58-5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一门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如从1790年微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并且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则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因此,油画之于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窭为龙 《台声》2010,(3):14-21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30日至2月7日,全国台联开展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带着大陆人民的温馨祝福登陆台北国父纪念馆,向台湾2300万同胞提前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3.
赵楠 《两岸关系》2008,(11):46-47
2008年11月3日至9日,由全国台联主办、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台盟中央、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文化部、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美协、北京市政协等有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香港、台湾的特邀嘉宾和专业人士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相似文献   

4.
刘强 《台声》2011,(11):66-67
由全国台联等单位举办的缘于两岸文化交流、而今又走出国门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联合国总部举办,国粹油画艺术再次走上世界艺术之巅。因为此前,“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已经相继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香港展览中心和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成功举办。在盛会大幕拉起之时,作者对此次活动的举办方负责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窦为龙 《台声》2008,(12):44-45
“没想到京剧也能通过油画的形式来展现,有意思,好看。”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在11月3日至9日国家大剧院“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上捕捉到的一个细微信息。 主办方全国台联、承办方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这次展览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 “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北京的展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11月3日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专程前来祝贺;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台盟中央、国台办、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文化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美协和北京市等有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香港、台湾的特邀嘉宾和专业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致了开幕词。此次艺术展主人公画家刘令华致答谢词。 之前,10月31日,为确保活动的预期效果,全国台联还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100多家新闻媒体近150名记者参加。这在全国台联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之后,据有关人士称,活动将择时到香港、台湾去展出。 在两岸关系正朝着积极的和平方向发展的时候,加大开展和推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力度,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0,(3)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30日至2月7日,全国台联开展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带着大陆人民的温馨祝福登陆台北国父纪念馆,向台湾2300万同胞提前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愿。这是全国台联在两岸开放以来首次入岛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继2008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2009年2月在香港展览中心巡展之后的第三站——台北站。画展获得了圆满成功。历时9天的画展吸引了台湾政商名流、画坛大师、各界人士等方方面面的嘉宾观赏,台湾媒体亦全方位地鼎力跟踪报道。一时间,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全国台联和"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给已有大年气氛的台湾更增添了些许的喜庆色彩。  相似文献   

7.
沐泽 《台声》2008,(12):46-47
京剧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中内蕴深厚的传统艺术之一。如从1790年徽班进京算起,京剧至今也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还只是近80年的事。京剧自发展之日起,即有不少艺术家运用艺术技巧来表现国粹人物,从水墨到版画、从绢绣到雕塑,比比皆是。以西方油画技巧表现博大精深的京剧人物,印象中画坛大家林风眠先生,以土洋互渗、重视平面分割的绘画理论,既将京剧人物的大气展现得淋漓,又不失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时至今日,西安青年画家刘令华的国粹油画系列,不仅继承了画坛前辈在油画京剧人物中所追求的中西融合、形神兼备,更着意于表现京剧中所特有的浓烈响亮。  相似文献   

8.
刘农 《前沿》2012,(8):137-138
表现性作品的构成元素,色彩的表现语言,理论思想、风格特点对油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油画的表现主义技法和风格特点,理解表现性油画的视觉规律和表现形式,进行表现性语言探索,建立独立的个体风格,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油画艺术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造型语言、不同的创作手法。而这种外来文化要想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中国自己的文化,必须体现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就给中国的油画艺术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百年艰辛的引进和发展,尤其是进入ZO世纪SO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使东西方艺术交流之门洞开,各种艺术思潮纷至沓来。中国的油画艺术更是经受了从未有过的冲击,无论是从艺术观念还是从艺术实践上来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期间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1996年IO月在中…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2日,天津京剧院与台北新剧团共同主办的"唱响国粹"津台京剧线上交流活动在津台两地举办。津台两地京剧艺术家利用云端技术同台演唱,演绎两岸梨园情。同台交流京剧艺术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艺术,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本次活动以"唱响国粹——两岸京剧艺术的交流与创新"为主题,邀集两岸名家线上交流。台北新剧团团长李宝春,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制作经理刘智龙,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艳、李宏、王嘉庆等共计80余人参加活动。天津京剧院、  相似文献   

11.
油画在中国     
几个世纪来,油画这个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400多年前传入中国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让中国人首次见到了西方油画。  相似文献   

12.
陈逸飞的油画作品,不仅屡创中国油画在中外拍卖会上的市场新高,而且以其炉火纯青的西方绘画技巧与魅力四射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深受中外资深艺术评论家的肯定和赞誉.本文通过对陈逸飞油画创作的历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反思意识是他取得成功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朱伟慧  朱建华 《台声》2000,(8):22-23
油画艺术传入中国已有一个世纪。在百年之中 ,激烈的社会变革促使中西文化在我国出现碰撞和融合 ,当代中国油画就是在这样势态下产生的。它积几代人的传承、积累与推进 ,现今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貌 ,为世人瞩目。在新世纪来临之际 ,为推进中国油画艺术的深入发展 ,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才能 ,经多年酝酿和近两年的具体筹备 ,由中国油画学会发起 ,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主办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 (中国 )有限公司、国际新时代 (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广西美术出版社、世…  相似文献   

14.
曹玲玉 《求索》2014,(4):86-89
“善”和“善”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结构性两级,在礼备乐和的表象之后,二者相互钳制、异化,频繁地在中心和边缘性存在的张力关系中交替更迭,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伦理之维在“善”的实用关系中思考艺术之工具性存在,审善之维在“善”的形式独立中思考艺术之自在性存在,二者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巡礼旅程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正>油画这一舶来画种,从上世纪初进入中国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这百年间,油画不仅在中国扎根,而且形成了多种风格面貌。成果之丰硕,令世人瞩目。写实油画以其深厚的传统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呈现出油画更广阔前景和蓬勃发展的趋向。我喜爱写实油画,其严谨的艺术语言,真实的情感表现,具象的科学精神和朴实的审美形态,尤其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真实美,生活美的动  相似文献   

16.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0):41-41
上海知名油两家陶俊,出身于绘画世家,他的父亲陶亚杰是上海著名国画家。陶俊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自幼对绘画就有向往和追求。他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然而油画爱好却始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陶冶。如今,陶俊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荷》系列油画,以梦幻般的意境、独到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美术界的关注和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6,(13):46-46
时间:6月9日 ̄15日地点:中华世纪坛内容:这个板块有两大内容,一是漓江画派和广西其他知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二是广西红陶艺术精品,都先后于6月9日至15日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漓江画派”的兴起是2004年度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之一,其领军人物是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广西红陶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品种,被称为“广西红陶第一人”的卢权智先生潜心研制的“权智红陶”闻名中外。“魅力广西”——广西美术精品展  相似文献   

18.
本期人物     
, 《今日浙江》2012,(21):60-60
全山石是新中国“苏派”(前苏联)艺术重要代表人物,对欧洲油画传统有深刻理解,处理色彩、笔触、质感极其细腻、精微,并将印象派的直接画法与中国画的写意气质融为一体。其作品色彩和笔触饱满流畅、挥写如意,充分发展了油画艺术的“触感”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三曹”诗歌异中有同 ,同中有异 ,各领风骚 ,各成绝技。从艺术形式上看 ,“三曹”各有因革 ,各占胜场 ,然曹丕最富于创新精神。从艺术表现上看 ,曹植真正确立抒情诗在诗坛的牢固地位。在描写手法运用上 ,中国诗歌形神兼备艺术境界的确立 ,当始于曹丕 ,成于曹植。中国诗歌文质并重 ,情文并茂的确立 ,当以曹丕开其端 ,曹植功其成。从总体艺术风格上看 ,曹操诗主刚 ,曹丕诗主柔 ,曹植诗则刚柔相济 ,从而博得了“正派的宗”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宇 《福建乡土》2008,(6):48-48
在长年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创作过程中,经常要与各色各样的艺术造型打交道。记不清从何时起,“鱼”的造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收集大量有关“鱼”的资料,其中有彩陶器皿上的鱼图、青铜器上的鱼纹、秦砖汉瓦上的鱼形,以及年画、木刻、泥塑、漆器上的鱼图案等。这些形态各异的“鱼”让我慢慢领悟到在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鱼”题材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