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不是专业党史工作者,但我觉得,作为共产党员和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很有必要成为编外的党史工作者,这是一种崇高而光荣的责任。党史是革命传统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党史教育应该成为革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基于这样的认识,《湖南党史》等刊物就成为了我抓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动教材。开始,我只是将《湖南党吏》等刊物的文章作为课本中相关内容的辅助材料使用,丰富、深化了课堂教学。但我总感觉还差点什么。我们文家市是毛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是胡耀邦、杨勇同志的故乡。可是许多文家市人,特别是文家市的后一代却不了解家乡的…  相似文献   

2.
丁健 《党史文苑》2009,(4):35-39
惊悉上饶集中营时期组织赤石暴动的主要领导人陈念棣于2009年1月8日逝世,享年90岁。我痛感又失去了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前辈!笔者收集了陈念棣在上饶集中营英勇斗争中的感人事迹,撰成此文,以缅怀陈念棣的革命业绩。  相似文献   

3.
身为长征出发地众多红军后代中的普通一员,我从小目睹着当年的革命遗址,倾听着先辈的革命故事长大。血与火的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感人记忆,80多年过去了,岁月的纤尘早已填平了当年的战争弹坑,但历史的脚印却抹不去永恒的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4.
孜孜追求到永远早在学生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信念执著的追求、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时时在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中国共产党──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个伟大群体中的一员!师范毕业后,组织安排我到一个交...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是我最喜爱的党刊之一,是指引我健康成长、帮助我进步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对我非常严格。自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积极要求入党,但始终没能如愿。一天晚上,父亲拿来一本《支部生活》对我说:“好好学一学,革命的道理,入党的条件,看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以后,每逢《支部生活》出刊,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抢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党刊使我思想有了进步。工作不断取得成绩。后来,学校党组织让我担任申请入党人小组的组长,负责申请入党人的工作,这下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次活动前,我都要从《支部生活》中找材料,组织大家学习。《支部生活》上有个栏目叫“申请人园地”,这个栏目中的文章贴近申请入党人实际,非常适合我们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燕萍 《党史文汇》2013,(10):60-63
一本书引出的选题2012年隆冬的一天,在一次编辑部例会上,主编递给我一本由段存章主编的记录和讲述太行革命根据地妇女哺育革命后代的《太行奶娘》一书,让我抽空读读。刚开始,我对主编的意图不甚了解,仅仅认为这是一次让我感受、思考、锻炼编辑思维能力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7.
崔文信 《党史纵横》2008,(11):25-27
李荒同志是一位有着七十多年革命经历的老共产党员和优秀领导干部,他的公仆情怀和领导风范多年来一直广为传颂,在我省党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最近,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阅读了《李荒文选》和《李荒传略》,深深为这位革命前辈的高风亮节所感动。李荒同志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领导干部的楷模。过去,我在省总工会和省委工作时,就对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革命事业心、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心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留有深刻印象,他影响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  相似文献   

8.
“我起初也想埋身在世俗的生活中,使得家人勿至于担惊受怕。可是,这一个办法的实行,仅使我感到了梦想的空虚,要实现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终于走进革命的圈子;因此,我终于跑进了牢狱的大门”,“在现社会中间同我同一命运的人,正不知多少呢!”这是华商电气公司职工、共产党员汪裕先烈士从狱中寄出的最后一封家信中的一段遗言。汪裕先又名汪佐农、陈石卿。上海南汇县周浦镇人,生于1908年。他家境贫寒,13岁就当上了学徒,后进了上海华商电器公司,1926年初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走进了革命的圈子”,成为华电工人运动的一名骨干。上…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有幸游历江西省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伊斯兰教徒以朝圣麦加、基督教徒以参拜耶路撒冷为最高荣誉,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我对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井冈山无比景仰和向往。能亲临圣地,千里寻根,凭吊革命遗踪,缅怀先烈业绩,怎能说不是今生最大幸事。   听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毛秉华同志关于井冈山斗争的报告,参观了革命斗争旧址,游览了井冈风景区,对我的身心都是一次洗礼。几天来,我深深被这里厚重的革命历史气息所感染,同时也被她雄伟秀丽的风光所吸引。群山巍峨,林海苍茫,飞瀑流泉,满目绿波,遍山杜鹃,雨…  相似文献   

10.
詹汉宏 《揭阳论丛》2010,(2):31-32,38
今年5月份,我有幸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考察学习。巍巍宝塔山下,绵绵延河水旁,所见所闻所感,让我重温了中国革命那段激昂的历史,又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受益匪浅,难以忘怀,特别是伟大的延安精神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1.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11,(12):30-32
近些年来,研究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活动蓬勃发展,成果丰硕。许多专家学者也都在革命精神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90年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程中产生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研究总结,将革命精神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妞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方志敏可说是研究中国革命精神的开拓者、前驱者。他英勇就义前所作的文章《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开创了研究中国革命精神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去年底的一天,我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采访,在那儿参观瞻仰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事迹展厅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与馆藏人员进行了交流,后到解放军军事档案馆查阅了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的一些资料,写成文字,向读者讲述一对革命夫妻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以革命回忆录《我的一家》(后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革命家庭》)影响了一代青年而被广大读者尊称为“陶妈妈”、“革命老妈妈”的革命老前辈陶承,没有正式上过学。她于1911年结婚后,曾师从丈夫、战友欧阳梅生学过诗。她说:梅生教书的那个地主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问题,亦即中国革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长期以来缺乏研究,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新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胡之信、张德旺、伊胜利、郭继东合著的忡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一书,首次比较完整系统地记叙和论述了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问题,填补了我国学术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这部书以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的历史实践为依据所表述的独具特点的新体系,开创了这个领域研究的新局面。这部书的主要特色和优点是:一、面貌完整、体系严谨。从时间跨度上看,该书记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5.
夜过封锁沟     
张力 《北京党史》2009,(2):52-53
我是抗战期间在北平参加革命的地下党员。1943年,我曾就渎于日本人在北平经办的中央铁路学院。有一天,突然接到地下党组织派我在寒假期间去冀西抗日根据地参加学习的通知,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刻飞到那里去。因为在敌占区做党的秘密工作大都是单兵作战,仅有革命的激情不行,还需要革命的理论和革命的战略战术武装头脑,才能达到保存自己,战胜敌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初,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80周年诞辰,回想自己从一个贫苦的童养媳成长为党的干部的革命历程,72年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令我心情无法平静。 我原名廖娇,1911年生于广东惠阳县,3岁丧父,5岁被卖做童养媳,16岁那年家乡发生瘟疫,婆家男孩病死,我亦染病,自此才返回娘家,那正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到处一片白色恐怖的年头。1928年秋,两位共产党员来乡办夜校,宣讲革命道理,在夜校甲我明白了穷人不是天生命苦,女人不是大生命贱,只要团结起来干革命,打破封建枷锁,女人也能站立起来。从此我不顾危险,发传…  相似文献   

17.
我的故乡在甘肃华池县,土地革命时期,“南梁政府”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浓重一笔。从小就生活在他乡的我常听父亲讲起那里的故事,一段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我,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都深埋在那片故土。正是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中刚强的战士和质朴的人民。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心目中延安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有宝塔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那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随着以后对革命史、党史的学习.我对延安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向往之情也油然而生,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亲眼看一看.领略一下这些地方的精神风采,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申春 《北京党史》2012,(3):54-55
我有过多年党史研究工作经历.曾在北京和外地一些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大量史料,沿着革命先驱的光荣足迹踏访过许多地方.拜访过不少革命老前辈及党史知情人。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82年10月初的一天.为征集张秀中烈士生平事迹,前往中央统战部拜访平杰三同志。我初次见到平老时,他已76岁高龄.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37-38
闽东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东人民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开辟了一块方圆数百里的革命根据地,闽东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解放,翻身当了主人。我这个有幸与闽东人民共同经历这场伟大革命的老战士,怀着与闽东老区人民同样崇敬的心情回忆闽东革命史上的这一伟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