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失声明     
毛浓曦 《求贤》2006,(3):48-48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枝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为此,有关部门已经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北京生源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京郊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在3年内确保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力争最终实现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鼓励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0,(8):40-40
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指的是什么?答: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改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嘎查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相似文献   

4.
闰贵福  袁丽摄影 《求贤》2012,(12):18-20
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肋理或其他“两委”职务。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实验阶段。2008年起,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中央多部...  相似文献   

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优化党政干部来源结构、建立工农一线党政干部培养链,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所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2008年以来,省委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在农村锻炼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1,(4):53-5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先后选聘了2317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年来,选聘工作和大学生“村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年甘肃省的选聘工作将于第二季度开始,为了让广大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政策情况,本刊将甘肃省大学生“村官”政策问答予以刊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1,(9):56-56
我省2011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各市州录取分数线正式确定,经过各项选拔环节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将可以享受10项政策待遇。其中,不但可以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还将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村任职期间,将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8.
从2006年开始,山西省晋中市就有计划、分步骤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北京三年将招八千“大学生村官”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力争用3至5年时间, 实现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为此,有关部门已经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北京生源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非北京生源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生,担任京郊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在3年内确保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的目标, 力争最终实现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聘用期间考核合格可落户,可优先录用公务员。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抚顺市着眼于构建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将112个市直部门党组织与112个村党组织结成互帮互助对子,下派112名市直部门中层干部到村,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这项工作一方面帮助农村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并组织市直机关党员以帮建村为基地开展党内活动,强化党性锻炼,  相似文献   

11.
黔西县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推行“选派、选拔、选聘”工作机制,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切实解决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选派”就是选派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大学生到村工作,时间为两年。2006年.在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选派109名大、专科毕业生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通过这些大学生的示范引路,把村干部培养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人,生活宽裕的带领人,乡风文明的倡导人,管理民主的推动人,村容整洁的管护人,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拔”就是在现任的村干部中,选拔年轻的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农村青年、农村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或返乡复退军人等参加各种学历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3,(5):50-50
我叫韩晓鑫,2011年7月被分配到静海县静海镇六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转眼间,在“村官”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近两年,六街村已经由陌生的地理名词变成了我最熟悉、离不开的“家”,我也由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江西省计划选聘562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在村任职期间,工作、生活补贴和保险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1.8万元,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2000元发放。聘期工作表现良好、期满考核合格的,5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从2010年-2014年,江西每年从县、乡机关招考公务员的职位中拿出30%-50%,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1):62-63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现担任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最近村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处分了一名违纪党员,党组织书记要我起草一份对该党员的处分决定,但我不知道如何下笔,请予指教!  相似文献   

15.
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村官”战略的时代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战略简单说就是通过法定程序选派优秀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大学生村官”战略自1999年在海南省局部试点实施以来,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相似文献   

17.
无极县重点从农村优秀青年、信用示范户、生产经营标兵中吸收新党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选育了一批先锋典范。在农村优秀青年中推优: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封闭笔试等环节,选拔出了179名农村优秀青年,由乡镇党委委派到本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并优先考察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2):35-35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将新招录的28名乡镇公务员全部安排到村“两委”挂职。是中共正式党员的,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其他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到村挂职新公务员的跟踪管理和培养,该区做出了相应规定:一是安排做好传帮带。各乡镇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帮带人,对新公务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二是开展“百日调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以来,盖州市共安置10名省委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如何建立大学毕业生“村官”培养使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支部生活》2010,(7):26-26
今年6月,一份洋溢着乡土气息、青春活力和民族风情的刊物——《青年村官》专刊(内刊),从壮乡苗岭走来,走近大学生“村官”,走近广阔农村,走近广大青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精神,我省从2008年起,计划5年内选聘1.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