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02,(11):55-55
形容一个人枪法准确,最常用的词汇要算是“指哪打哪”了。能指哪打哪,说明枪法已经到了随心所欲、弹无虚发的程度。还有与指哪打哪相反的说法,叫“打哪指哪”,说的是打到哪儿算哪儿,是对枪法非常糟糕的假“神枪手”的一种嘲讽。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叔 《党课》2006,(5):34-35
四川有“鬼才”之称的魏明伦曾提议建立一个“矮人俱乐部”,而且他还断言,如果这个俱乐部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一定会集结全世界的大多数成功人士,因为个子矮的人多半敏感聪慧、精力过人,属于这个世界上的“精品”。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急着穿衣服的时候,扣子老是扣不好、对不准,衣服是错位的,一检查才发现是第一颗纽扣扣错了。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为“第一颗纽扣效应”。人生如穿衣。在人生旅途中, 每个人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包括从事每一项职业,每一种工作, 做每一件事情,关键确定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点上,这就是“第一颗纽扣”,也是一个总开关。人轰轰烈烈光辉一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兢兢业业淡泊一生,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重要的岗位上做重要的事,  相似文献   

4.
“捂盖子”与“爆炸性新闻”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词往往有紧密的“连带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捂盖子”,可以“捂”出“爆炸性新闻”。如若不信,请看事实。  相似文献   

5.
6.
1930年12月,蒋介石抽调1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第一次反“围剿”,红军兵力只有约四万人,却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本文试图以党和红军采取的政策导向及民心向背为线索,系统剖析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阿敏 《唯实》2003,(10):91-92
张扬恣肆的杂文读来适宜拍案 ,深意匣藏的杂文读来适宜把玩 ,而宋志坚的杂文读来只宜攥着拳头暗自喝彩。所有的褒义词都不足以准确彰显其手段运用之妙 ,淘尽词海 ,除了“刁钻”、“狡猾”四字 ,似乎其余皆难堪其任。黄苗子评画家韩羽时有一句话最是传神 :人老实 ,画不老实。“刁钻”与“狡猾” ,类乎其说。“刁钻”只要不与“古怪”相连 ,对杂文作者来讲 ,它就是一种境界 ,是才与识的外现。人们厌烦报刊上充斥的“大路货”文字 ,“大路货”的实质就是思想贫乏 ,把谁都能想得到、想得通 ,很是浅显的问题 ,正儿八经拿到版面上去议论 ,没法不烦…  相似文献   

8.
刘洪 《党史文苑》2012,(10):18-21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在中央苏区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本文试从第一次反围剿时期我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研究,以更好的服务于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宫希 《干部之友》2003,(2):12-12
年轻时不太在乎能力问题,可能是因为那时吃“大锅饭”吃的,能力高低无所谓,干多干少无所谓,干好干坏无所谓。当然也不完全因为这个,那时还谨记毛主席的教导:“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里说的“这点精神”即白求恩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大约是因为贯彻这一教导,那时候整天搞什么“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能力问题自然也就顾不上问了。  相似文献   

10.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原广州市东山区恤孤院后街31号一座简陋的两层民居楼内,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秘密召开。中共“三大”所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为中国共产党走上更加广阔的历史舞台、为党的成长壮大创造了条件,也为当时中国各革命阶级聚集在国共两党周围、团结在国民革命的旗帜之下,共同推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其实,“猴年马月”原来是写作“驴年马月”的。《汉语大词典》未收“猴年马月”,却收有“驴年马月”,释义为“不可知的年月”。  相似文献   

12.
郭庆晨 《前线》2011,(2):56-56
鲁迅先生当年所云的"人一阔,脸就变",在如今某些官员升官后体现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江陵 《奋斗》2005,(8):55-56
小时候读书,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一句诗至今尚记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诗中了解到.杜的一生似乎应了“自古十儒九丐”之说。晚年生活几近拮据。试想.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诗圣,居然与财富的屋檐无缘,穷的连个象样的窝都没有,你能说不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吗?!究其实,文化人的不值钱,也就是文化的不值钱,纵观古今,往事历历在目,收拾文化人,“玩”的好象都是“历史遗风”。  相似文献   

14.
对“吹毛求疵”,《汉语成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疵,小毛病,缺点。” 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这不是一件不好的事。20年前我在一家钢铁厂里劳动,那里有个整理车间,就是专门找钢锭上的“疵点”——小气泡。用砂轮把它磨去。我就被分配在那里,跟从老师傅专门干这活。  相似文献   

15.
“文折腾”     
秦泽忠 《前线》2009,(4):58-58
官分文武。分别精通文武之道,是为“文官武将”,两样皆擅长者被誉为文武双全。便是争斗,也分文武,斗智为文,斗勇为武。  相似文献   

16.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标志正式形成,到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人们常常把这次国共合作称作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第一次握手。  相似文献   

17.
“窝里斗”     
“窝里斗”作为“传统节目”,不但其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其手法也大多是祖宗嫡传,以后又经发明创造,补充修正,早已五花八门,无从细说。不过,总其大端,最为“经典”的,大约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8.
朱春峰 《奋斗》2002,(7):56-56
一种热情,发自内心,溢漾到脸上,是人间难得的真情。其实是热忱。另一种,发自脸上,调动面部、声带肌肉,制造笑脸与甜蜜话语。“做秀”是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是1926年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所做的讲演,题为《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卜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共分绪言、意义、吾党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的使命三部分。主要叙述了党的四次代表大会以及党创立初期的活动和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的概况;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和国  相似文献   

20.
吴永大 《奋斗》2002,(3):55-56
“包装”在商界,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并无甚么新特之义。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词条注释:“包装:在商品外面用纸包裹或把商品装进纸盒、瓶子等等。”其实除商品外,凡邮件(如家具、钢琴)在出售时均需加以精心包装,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予以保护。不至于被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