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台札记     
访台札记王德恩台湾交通见闻五十年代初,台北市人口仅20来万,交通和市政建设都很落后。后来蒋经国先生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主张修建高速公路,为排诽议,坚持不懈。结果带来台岛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持“便于官僚们驱车兜风”等讥议之人自塞其口。上下均达成“要想...  相似文献   

2.
访台随感     
《台声》1997,(7)
  相似文献   

3.
访台杂记     
访台杂记山东省济南市台办主任王启玉去年8月,应台湾裕台传播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我作为“济南市广播电视学术交流访问团”特邀顾问,赴岛内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交流访问。在台办工作多年,终于有机会踏上祖国宝岛这片神奇的土地,了却了心存多年的夙愿。我们交流团...  相似文献   

4.
访台随笔     
五年前就计划着回我从未到过的台湾老家走走,可直至今秋才得以成行。真可谓好事多磨。 由于在《台声》从事多年摄影与图片编辑工作,我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并不十分陌生。加之近年来多次赴台的曲折,在香港启德机场登机时,我的心情十分平静,就像平日离京赴外地采访一般。但当飞机跨越海峡时,我却一下激动起来。因为我毕竟是阻隔在海峡  相似文献   

5.
访台抒怀     
不久前,随大陆一访问团赴台访问。台湾邀请单位举行欢迎座谈会,我在会上作了简短发言,并朗诵此诗。座中有听而泪下者。春暖花开日,来到咱宝岛。千言万语意,先问一声好!先问一声好,热泪忽盈眶。回意春帆楼,两岸同心伤。两岸同心伤,国仇深如海。宝岛为日据,悠悠五十载。悠悠五十载,光复岂容易!无奈又分裂,将近半世纪。将近半世纪,亲友隔云天。泪眼遥相望,盈盈一水间。盈盈一水间,半生不了情。抽刀难断水,血总比水浓。血总比水浓,点滴在心中。劫波终有尽,兄弟喜相逢。兄弟喜相逢,我已逾古稀。乘风跨海来,春暖花开日。春暖…  相似文献   

6.
访台随感     
2009年元旦假期过后的第一天,我作为全国政协组织的“中国河洛文化交流访问团”副团长,怀揣着胡锦涛总书记三天前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踏上了开通仪仅半个月的真正意义上的北京至台湾的直航班机,开始了为期10天的访台之旅。  相似文献   

7.
访台杂记     
一 诗,不仅是心灵的一种活动,更是心灵的一种高层次交流。因此,1978年夏,我曾邀请生活在台湾的诗友张默等九位来大陆,访问了上海、杭州后,又到北京召开了两岸诗人第一次诗歌朗诵会,这是神交进入人交的更具体的心灵交流。那个时候,他们就盼望我去台湾访问。1995年6月,台北举行两岸诗学研讨会,我才有机会回访。那是很感人的诗灵魂的交流,使我深深感到,天可分地可分,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访台杂记     
喷气客机从香港启德机场起飞,大约经过一小时许,落在台北桃园机场。算起来,大约历经30多个小时的辗转,我们才从北京抵达此间。自此,我们中国文联访问团一行11人,在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高运甲的带领下,开始了文化艺术交流访问之旅。台湾文协秘书长、诗人王吉隆先生等人来迎接我们。王先生一见面就乐呵呵地连连说辛苦了。我们愉快地在东道主的陪同下,坐上一辆大巴,驶向亚太饭店。“一队飞出的燕子”会文友、看风景,是我们访问的两大项内容。我们这个团到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岛文艺界。在下榻宾馆的当天夜晚,电话铃声不断,飞来…  相似文献   

9.
访台观感     
1996年11月初,我应台湾同展展览事业有限公司和文学艺术学会两家邀请,访台两个月,先后在台北图书馆和松山外贸展览馆举办书法个展两次。展出的有书法、仿制的甲骨文片及《新编甲骨文字典》等五本著作。原定展期一周,连来往行程不超过两周。大概是宝岛人士喜欢殷商甲骨文字的原因,使我得以在那里逗留两个月。其间,除了书法个展外,还先后在历史博物馆、淡江大学和师范大学讲学,会见了不少文化界上层人士,并受到了海基会副会长焦仁和先生的拜访和陈立夫老人的接见。这次访台的深刻印象,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访台随笔     
崔春华 《台声》2000,(2):19-21
从事对台新闻工作多年,一直没有机缘到台湾去看一看,许多人不予理解,孰不知办理到台湾的手续比到美国还难。然而去年9月,应台湾“中国新闻学会”的邀请,我们青岛市新闻交流团一行8人,终于踏上了赴台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的9天,所见所闻对台湾也有了些浮光掠影的印象。初识宝岛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成行心情格外舒畅。我们上午从青岛乘东航飞机到达香港,晚8点50分又从香港转乘台湾华航空中客车飞向我们的目的──地台北市。飞机上的空中小姐身着藕荷色的民族服装,讲着台湾式的普通话,迈着轻盈的步子在客舱中穿行,热…  相似文献   

11.
访台散记     
不久之前,应台湾“中国文艺协会” 的邀请,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家访问团访问了台湾。访问团成员共10人,来自作家协会、大学、文学刊社,此行任务为文化交流。 访问团在台湾与台湾文学界举行了研讨会,探讨社会变迁和文学发展的关系,六湾作家陈映真等20余人和我们全团成员参加。我在发言中讲了两点,一是在世界的急剧变动中,文学应更加关注人生意义的追问,一是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地域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文学的繁荣。访问团还与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师生座谈,参观了《联合报》副刊,参观了《文讯》杂志社(由中国国民党主办)…  相似文献   

12.
访台诗草     
七律·海岸彩虹 六月十一日傍晚抵台东,东海岸线彩虹绚丽无比,因以赋诗,兼答谢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并袁天明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访台散记     
1995年11月15日至30日,笔者有幸参加在台北召开的由台湾中华两岸文化统合研究会与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第二届系列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 共同“面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访台纪行     
应台湾涵碧楼董事长赖正镒邀请,上海绿波廊酒楼于2003年10月对台湾餐饮业进行的访问,这是非典之后两岸餐饮业之间的首次交流。  相似文献   

15.
访台散记     
埔里酒厂的流水席喜欢喝酒的人大都知道台湾的"金门红高粱"和"八八坑道",其实埔里酒厂生产的"绍兴系列"也很受欢迎。但埔里之所以在台湾人心目中别有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酒,更在于它的劫后重建。埔里在南投县境内,一进酒厂,就嗅见空气中飘散的芬芳,进了厂房才知道,比酒还醉人的,是做足了文章的"酒文化"。外表旧的大厂房,内里却是一派节日气象:明清式的窗格上挂满了各种酒幌,四周墙壁贴的是丰子恺的漫画,用酒坛子堆成的酒窑让你如临其境,各家摊位热情地吆喝着,各种美酒美点都可以免费品  相似文献   

16.
访台思絮     
子孑 《台声》2007,(1):110-111
  相似文献   

17.
访台随录     
应台湾大学是福基金会的邀请,由暨南大学李辰教授任名誉团长,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翁肇棋主任医师为团长的“大陆台胞医学专家学术交流团”一行11入,赴台湾进行为期12天的学术交流。时间虽短,但留下的情丝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乡音、乡土和乡情这次赴台的大陆台胞医学专家中,绝大部分出生在台湾,离台几十年,但乡音不改。无论是在学术研讨会、座谈会上,还是在宴会、旅途中,两岸台胞学者的交谈总是时而普通话,时而家乡话,备感亲切。名誉团长李辰教授早年毕业于台大医学院,并曾留校任教。对于已成为台湾各地医院和医学院的台柱及…  相似文献   

18.
访台杂忆     
台湾社会犹如一个色彩变幻的万花筒。笔者访台归来已有一年了,但万花筒里变幻的色彩仍时时在脑海中浮现。企业老板爱开餐馆在台湾,最为难的是朋友们请我们吃饭,应接不暇。有时为了不伤朋友的面子和感情,晚上10时以后还外出吃个"便餐"。吃得多了,发现台湾的一些企业老板开餐馆的不少。我们在台南时,鹿耳门圣母庙管委会成员轮流作  相似文献   

19.
访台思絮     
子孑 《台声》2007,(Z1)
一谒于右任①墓故乡不见惟恸哭,老泪一声动神州。两岸谁人不知君,只缘一曲《望大陆》②。大陆台湾迢迢路,路尚不通离人愁。九泉之下知不知,隔海犹唱《望大陆》③。曙光已现玉山头④,君当瞑目志必酬。他年祖国统一日,故乡迎你回大陆⑤。注释:①于右任(1879-1964)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②于右任1964年11月0日病逝于台湾台北市,此前于1962年月写下了具有遗嘱性质的“遗歌”《望大陆》,为两岸一致传诵,盛赞它是一首反映民族感情的爱国乐章”。③2003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一次人代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背诵于…  相似文献   

20.
《台声》1995,(11)
应台湾《新新闻》周刊邀请,台声杂志总编辑魏秀堂率本刊记者一行5人,于9月25日至10月1日在台湾采访。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发表记者的访台文章图片,敬请留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