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网上关于豪华政府办公楼的议论颇多,几乎清一色的批评和谴责。网民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政府盖楼,百姓出钱,这样的大项目纳税人是否事先知情?是否经过严格审批?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民众的议论和批评自然少不了。  相似文献   

2.
才伟 《辽宁人大》2007,(12):18-19
2005年4月,陕西省咸阳市人大就市环保问题对市政府进行了措辞严厉的批评。2006年6月,咸阳市人大发现“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因此,城建环资工委又写了个检查报告,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以适当的方式对市政府给予表彰。此举引起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有二:第一,人大表彰政府是否有法律依据?第二,表彰会不会把监督的“批评”变成讨好的表扬?实际上是问:人大是否拥有对政府的集体荣典权?  相似文献   

3.
《上海人大月刊》2010,(5):45-45
在现代社会,出于完成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公民把自己的权力让渡出来成为一种公共权力赋予政府,以完成个体公民不可能完成的一些公共事务。但公民让渡出了权力,却收回了权利。因此,在政府是否体现了公民的意愿,政府是否保障了公民的权益,政府是否满足了公民的要求等方面,公民都有不可侵犯的去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绝对权利。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既要坚持原则,对战士的缺点错误不袒护、不迁就,又要讲究艺术,学会选择运用适当的批评方式,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和效果。那么有哪些批评的方式呢?  相似文献   

5.
政府一年要花掉国家财政多少钱?在不少地方是个含糊其词的“秘密”。倒是不少地方的老百姓发现,政府部门的大楼越盖越豪华,官员小车越来越高档,政府人员的“待遇”也越来越“实惠”……当然,政府的行政成本跟着“水涨船高”,也就不难推测了。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既如此,为什么不对其严加节制呢?应当说,广泛存在于社会的舆论批评,就是一种节制。不过,光靠舆论批评,作用是有限的。关键是政府在这里要有所作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利用行政的权威,对失范的市场行为予以调控和规范,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资源,不让商业资本对其任意横冲直撞,随意掠夺吞噬。  相似文献   

7.
加一 《中国减灾》2011,(9):21-22
7月23日晚间突发的甬温线动车相撞事故震动全国。震惊与痛心之下,网络上遍布针对这一事故,特别是对铁道部的批评与责难铺天盖地。在正常的批评外,攻击甚至谩骂、否定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24日《南方日报》刊登安立志的文章,文中指出,判断一种社会行为是否“正能量”,关键看其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合乎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这些要求的,不要说是赞美、歌颂、维护,就是批评、揭露、抵制,都可视为“正能量”。近期媒体使用“正能量”也似乎这样界定的,对现实的批评,虽未明确称为“负能量”,至少未被列入“正能量”。是否“正能量”是以现实为参照系的。然而,现实的未必就是合理的。如果只有赞美、歌颂、维护才是“正能量”,批评、揭露、抵制就是“负能量”,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时来说,改革开放不正是对“现实”存在的“文革”的政治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的结果么?正是对现实存在的桎梏生产力的体制、价值、观念的批评与改革,才为我国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正能量”,而维护“现实”体制、价值、观念的“两个凡是”,恰恰构成了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负能量”。改革开放没有到站,社会进步没有终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然需要“正能量”,但要防止“正能量”被异化。  相似文献   

9.
楚汉 《广东民政》2009,(4):4-4,8
4月5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豪华基地、毁林占田》为题,报道了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东浮山村冯氏三兄弟和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朱镇丰毁林占田为其父母修建豪华基地的情况。消息一出,各界震惊、舆论哗然。在当地市县领导机关快速应对的同时,在部分干部中也产生了不安和担心:此案一出,是否会“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  相似文献   

10.
讲究批评真诚增强批评效果志豪时下,谈及同志间.党内批评,许多同志不无感慨:自我批评容易,互相推心置腹讲点意见、搞点批评就难了!难在哪里?症结何在?笔者近闻一位领导介绍:某站在对待接纳一位吊儿郎当的"刺头"职工时,站长委实不情愿。左思右想,不接嘛恐怕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力控制财政支出已成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灵丹妙药何在?借鉴国外经验,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青睐。政府采购:一石数鸟,势在必行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在财政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上榜理由:在2011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温州"7·23"动车事故等一系列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的质疑和批评不绝于耳。过去,政府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封闭性和神秘性,很多时候老百姓不知道政府工作的信息,不少社会政策内容也是政府内部掌握的信息,不向社会公开,人们无法打开政府组织运作的"黑箱"。有时,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一句"研究研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日,是中国政府变革和民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一部一年多前就已颁布,名叫《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 在中国已经出台的上千部行政法规中,鲜有一部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般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热望。原因就在于,这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专门法规,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制度创新。 但是,一部仅仅写在纸面上的法规并不足以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正因此,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之时,我们有理由深入探寻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背景,历史变迁和理念擅变,并发出这样的追问——面对即将到来的“信息公开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立法层面,是否已真正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文约 《人大论坛》2009,(9):32-33
刚说题目,便有网民质问:煤老板到底给了你多少钱?质问不仅拷问着道德与良知,还透露出煤老板不弱势的信息。然而,记者在金沙县采访时,一些煤矿业主反映:“我们是弱者!”近几年来,煤矿业主给人的印象是: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悍马奔驰前来后往,豪华别墅充斥城市,豪赌娱乐挥金如土……记者也在金沙县城看到,“宝马”、“奔驰”上多有煤矿业主身影。8月中旬,该县又爆涉煤农民富豪买直升机的新闻。——煤矿业主咋就成了弱势群体?弱在哪里?记者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5.
从严控大吃大喝、奢侈享乐,到禁止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再到叫停政府“烧钱”办豪华晚会,数月之间,中央针对奢靡浪费等不良风气频频亮剑,违规违纪者不断遭到曝光查处。近日,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又多次为“两节”公款送礼请客敲警钟,矛头所指同样是老百姓平时感受最直观、批评最强烈的具体问题、突出问题。系列举措的密集出台,  相似文献   

16.
鲁枢元 《新东方》2008,(5):46-47
在生态批评领域,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生态问题在理论上并不复杂难解,困难的是实践,是生态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议论的后一半,当然确切无疑,从世界范围看,尽管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都已不得不关注生态问题,但地球的实际生态状况仍旧日益恶化着。至于这种议论的前一半,似乎也已经得到不少认同: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证券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主要发生在投资者和证券发行公司之间以及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因此政府管制成了最主要的规避机会主义行为的手段。评判政府管制是否有效率,标准应是看其是否达到管制目标。如果政府言而无信,则会在证券市场上导致一种新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8.
企业资金紧张问题一直是各级党政部门、银行与企业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议论较多的焦点。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与解决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呢?笔者结合自身金融工作实践,谈一点肤浅认识,旨在求得社会共识,使我省企业在资金紧张方面尽快走出困境。就理论与实践情况分析,形成企业资金已张的关@无外乎有二:一是资金投入是否充足,是否满足了正常的合理资金需要;二是企业资金循环是否顺任,是否实现资金有效配置。就我省而言,引起企业资金紧张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首先,从资金投人情况分析。近几年,仅我省信贷投入增长幅度就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一些群众的不满意或批评,与一些政府部门工作确实存在问题有关。但也要客观分析群众对政府工作或政府部门的不满意是否合理,有些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未必都应该归咎于政府或政府工作人员。与此同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方代表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也在叫苦叫累。基层干部"忙断腿"、群众却不领情的困境亟待破解。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需要它——建设性批评,但是我们都能做到它吗?我们都能适当提出它吗?很多经理人会对评估感到特别不舒服.因为他们并不愿意批评自己的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