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整理书籍时,偶然发现一本成都出版的《晋绥边区七月剧社回忆录》,有一篇文章是由万一先生撰写的回忆录《忆裴世昌在七月剧社》,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们单位有一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叫裴瑞昌,裴世昌与裴瑞昌的名字如此接近,莫非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于是,我找到裴老想问个究竟。问题一提出,裴老就非常激动,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裴世昌是他的大哥,他是在大哥的引领下才走上革命道路的。提到七月剧社,裴老告诉我,七月剧社是晋绥边区八路军的一个文艺团体,起先只有30余人,成立于1939年7月1日,故…  相似文献   

2.
顶天立地的彭德怀元帅一生有“三怕”。一怕出名。当年毛主席曾书赠彭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老总知道后,致信毛主席,请求将“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雄红军”。二怕言过其实。《保卫延安》这本书翔实记述了彭老总的巨大功绩。彭老总看后,建议作者重新修改,他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物,把我写得太高了我有点害怕。”三怕脱离群众。有一次,彭老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偌大的一个公园没有游人,一问才知道是有关部门为了他的安全把群众赶走了。彭老总生气地说:“不逛了,免得人家背后骂娘!”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老同学难得一次小聚,彼此问及双休日如何度过。轮到我发言,自然实话直说,无非是在家看看书。不料话音刚落,几位仁兄竟把我当“外星人”一般,从上到下打量一番后,不无惊异地说:“有没有搞错?如今还兴双休日呆在家里读书?!”至于到底谁搞错了,我的确说不清。我只晓得自已生来不善交际、不善应酬,也无琴棋书画等特别的个人爱好,还是安心读点书的好。这次小聚,几位混得还算“成功”的仁兄,十分坦诚地规劝我别再轻言“读书”。他们说,不读书更容易获得某方面的“成功”,原因简而言之有二:有了文凭在手,不读或少读书,…  相似文献   

4.
文清 《党的建设》2012,(7):62-62
最早提出把“七一”作为党的诞辰纪念日的,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的演讲时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个日子又正当抗战一周年。”这是第一次正式公开提出把“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来纪念。  相似文献   

5.
同班禅等的谈话(节录)(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周恩来(一)我想根据班禅主任的书面报告、四个文件和班禅主任的两次讲话,以及其他同志的意见,谈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这次统战部、工委、筹委的各位同志在一起开了两个月会议的意义和收获。我刚才说,没有这次会...  相似文献   

6.
郭玉海 《当代贵州》2011,(25):70-70
读书是一种精神修炼,是我们工作学习的“充电”。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目不读。”就当今的发展形势而言,读书应该是每个基层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大事。但是,读什么书?这需要我们进行“过滤”和筛选。我认为,读书要结合社会的实践,不但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  相似文献   

7.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曾给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写过一幅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日)邓子恢亲爱的代表同志、来宾们: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大会的国外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援助,由于全...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周谷城与江泽民的友谊1985年10月,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从康平路住所步行十几分钟来到位于华山路的周谷城家拜访。一见面,江泽民就握着周谷城的双手,真挚地说:“我在做学生的时候就读过您的书,现在真想再花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历史,特别是世界史。”周谷城说:“我是个教书匠,吃了一辈子的粉笔灰,写的主要是历史书,得到了毛主席的鼓励。我也写政治史、形式逻辑与辩证法,也写教育论文、哲学论文,还搞点翻译。”说着,周谷城走进书房,说是有一本英文世界史教科书,图文并茂,但一时没找到。江泽民说:“不急,以后有时间我再…  相似文献   

10.
张希平 《世纪风采》2011,(11):24-25
1945年12月,我在苏中第一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科长丁力同志对我说:“政治部主任童炎生同志选你当秘书,你有何想法?”我说:“我没有读多少书,文化水平不高,恐难胜任,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后,我收到湖南宁乡彭水梅同志寄来的书,书名为《大写的人》。这本书名奇特的书,使我回忆起20世纪40年代读过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写的。文中有两句话使我久久难忘:“你要想成为一个诗人,必须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什么是“大写的人”?他没详说,当时我的理解是:一个正派的、爱民、爱国的人。  相似文献   

12.
陈云在五十年代后期关于经济工作的文献选载(一九五八年七月一九五九年五月)在兰州西北协作区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节录)(一九五八年七月四日)我讲几个具体问题:一、我同意会议讨论中认为西北四百二十万吨钢铁太少了的意见。四百二十万吨的数字太小了,应该增加。我同...  相似文献   

13.
刘永生  步平 《湘潮》2014,(2):17-19
1948年1月7日,在新民市闻家台地区彻底歼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新五军,活捉新五军军长陈林达,是钟伟和他率领的东北野战军二纵五师战史上又一个极其辉煌的篇章,是钟伟最为看重、最引以自豪的战斗。他说:“闻家台歼灭战是我这一生打的最干脆利落、最漂亮的一仗。”因为前、后闻家台皆在沈阳西北约50公里的新民市公主屯境内,所以有不少书、文章以及资料片将闻家台歼灭战称之为“公主屯战役”。  相似文献   

14.
一、复出南粤 重任在肩 1979年1月8日至25日,中共广东省委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在广州越秀宾馆召开。我是会议工作人员,负责编写会议简报。18日晚上10时许,省委常委兼秘书长杨应彬让我到他的房间,对我说:“给你一个新的任务。中央决定调杨尚昆同志来广东,协助习仲勋同志主持省的全面工作。尚昆同志明天就到,没有带秘书下来。经请示仲勋同志,决定由你从明天开始协助尚昆同志工作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讲家。在历次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他都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风格,深入浅出地说服大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  相似文献   

16.
对《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的几点补正(下)杨瑞广二、关于"七大"延迟召开的原因及任弼时是否担任"七大"筹委会秘书长问题《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说:"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提出'在不久的将来'召开,...  相似文献   

17.
沧南  彭臻 《学习月刊》2010,(21):18-19
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革了一辈子的命,也读了一辈子的书。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读书,不单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搞好下作,而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他把读书看成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19.
苏贤益 《支部生活》2004,(12):30-30
《唐语林·赏誉》是本很有意思的书,其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唐玄宗李隆基设宴招待翰林学士。席间,他问大诗人李白:“在用人上,我和天后相比,有什么不同?”李白说:“天后用人,好像小孩买瓜,不择香味,只拣大的;陛下用人,好像从泥沙里淘金子、破开石头找碧玉,寻求的是精华。”  相似文献   

20.
终生读书     
因为父母是教书匠,家里书多,我也就从小爱看书。有一次我给弟弟讲“那托”,父亲很奇怪,听了一会儿,哈哈大笑,原来是我把三太子哪吒读成了“那托”。那年我刚上小学,就敢大着胆子翻看《封神榜》和《西游记》了。解放前,我在重庆南开中学读初二时露过一次脸。国文老师讲袁枚的《祭妹文》,有这样的句子,“你死我葬,我死谁埋?”老师说作者是受了《红楼梦》的影响,问谁读过这部书?班里有半数同学举手。又问谁会背葬花词?举手的只剩我一人。老师叫我起立背诵:“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