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拜访林伯渠同志的女儿林莉同志时,她向我讲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1945年,李立三夫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竭尽全力照顾和护理病中的冼星海同志。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8,(4):59-60
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道 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4.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广东番禺一个贫苦渔民的家庭。 冼星海自幼酷爱音乐,23岁时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25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指挥。 1935年,冼星海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参加抗日救亡音乐工作。1938年奔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赴苏联,因积劳成疾,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为此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相似文献   

5.
李晶 《红岩春秋》2024,(3):36-41
<正>李凌(1913-2003),原名李树连,曾用名李绿永,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广东台山人。抗战时期,李凌在家乡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李凌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其间,他师从冼星海,见证了冼星海《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并作为二胡乐手,参加了由冼星海主持的《黄河大合唱》首场演出。冼星海对音乐创作的执着和热忱对李凌的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汪金友 《廉政瞭望》2011,(13):65-65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有“四大文化怪人”,他们不是一般的“怪”,而是相当的“怪”。 第一怪是要求吃鸡的冼星海。冼星海是个留法回来的洋学生,刚到延安时,非常讨厌吃小米。后来有人要他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他便提出:“必须每天给我吃一只鸡,要不然一行也写不出来。”当时的延安,到哪儿去买鸡?没办法,只得给他买了两斤白糖。他盘腿在炕上,抽一口烟,吃一口糖。只用了6天时间,就创作出这部史上最为激越的民族乐章。  相似文献   

7.
因工作需要,近一年来我先后采访了十几位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后代,他们中间有方志敏的女儿方梅,夏明翰的独女夏芸,左权之女左太北,何叔衡第二代后人、第三代后人,陈潭秋次子陈志远,刘志丹之女刘力贞,李大钊之孙李建生,毛泽民外孙曹耘山,冼星海独女冼妮娜,以及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  相似文献   

8.
刘燕 《党史纵览》2021,(2):49-5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80多年前,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如惊涛骇浪一般,震人心魄,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英勇地挺起"中国的脊梁",奔赴抗日前线.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11月14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为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1月15日,《解放...  相似文献   

9.
曾被毛泽东誉为"人民音乐 家"的冼星海,在武汉以歌曲为武 器,号召和鼓励人民坚持抗战,留 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 他与钱韵玲一段"夫唱妇随"的情 缘,至今令人回荡衷肠。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 动侵略中国的"芦沟桥事变"。在 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危机的时 候,中国人民迅速投入了抗日救 亡运动。这年冬天,冼星海与洪深 率领上海演剧流动救亡二队辗转 抵达武汉。冼星海到武汉宣传抗 日救国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江城 的大街小巷,武汉各抗日救亡团 体竞相聘请这位音乐界杰出人士 担任歌咏"顾问"。钱韵玲所在汉 口教师抗日联谊会也聘请冼星海 作为该会的歌咏"指导"。  相似文献   

10.
幼年随母海外谋生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禺人,出身于贫苦的渔民家庭.他的母亲名叫黄苏英(1870-1941),广东番禺榄核村人.冼星海在澳门出生时,父亲不幸病故,家庭生活陷于贫困之中.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在武汉,我们孩子剧团与冼星海都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冼星海是三厅第六处(处长田汉)第一科(科长洪深)主任科员,主要负责音乐方面的工作。他多次到孩  相似文献   

12.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8年冬来到延安,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他政治、艺术生命的新起点。在延安一年半的时光中,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他的创作获得大丰收,这是他40年短暂人生历程中最光彩的一页。追求光明奔延安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有幸看到了一部格调清新、主题鲜明、结构明快、叙事流畅的史诗般的电视剧《冼星海》,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而且作为文化人,我们也感受到了冼星海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我们获得多方面的启示,从中吸取无穷的力量。一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汇》2005,(12):58-60
民族之声打回老家去安娥词任光曲(1.1)保卫黄河光未然词冼星海曲(2.1)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3.1)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4.1)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5.1)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6.1)在太行山上林涛声词冼星海曲(7.1)二月里来塞克词冼星海曲(8.1)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凯丰词吕骥曲(9.1)八路军军歌公木词郑律成曲(10.1)新四军军歌………………………集体作词何士德曲(11.1)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12.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毛泽东(1.4)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纪实裴艳(1.7)丧钟为谁…  相似文献   

15.
正因工作需要,近一年来我先后采访了十几位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后代,他们中间有方志敏的女儿方梅,夏明翰的独女夏芸,左权之女左太北,何叔衡第二代后人、第三代后人,陈潭秋次子陈志远,刘志丹之女刘力贞,李大钊之孙李建生,毛泽民外孙曹耘山,冼星海独女冼妮娜,以及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等。通过聆听这些革命先烈后人的讲述,并翻阅先烈们留下的家书信件,我感到:只有走近英烈,才能真切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和行为;只有走近英烈才能真切领悟理想  相似文献   

16.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17.
正铿锵激越的《黄河大合唱》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广为传唱、耳熟能详,而另一首振奋人心的《牺盟大合唱》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更不知道这部合唱曲也是出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之手,是他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合唱作品,它是当年唱响大江南北的《黄河大合唱》的姊妹篇。它的词作者傅东岱就更鲜为人知了。所以,极有必要向广大读者介绍这首不错的合唱作品。其实,这首《牺盟大合唱》可以与冼星海创作的其他大合唱名曲相媲美,当年曾一度响彻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山西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18.
1940年,冼星海受中共中央委托远赴苏联。第二年,苏德战争爆发了,他准备取道乌兰巴托回国,但因边境受阻辗转到阿拉木图。  相似文献   

19.
1939年除夕,在延安演剧三队举办的晚会上,张光年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一首用八种格式组合起来的、有着四百行诗句的长诗,在场的冼星海猛地站了起来,冲到张光年面前,一把抢过了他手中的歌词,激动不已地对着人们大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随后,冼星海躲进了他的小土窑里,沉醉在创作的激情中。6天后,八首风韵各异的乐曲组成的大合唱全部完成了!一次诗与乐的完美结合,分娩出一部充满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不朽之作———《黄河大合唱》,它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在当年物资极其匮乏的延安,乐器除了三四把小提…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