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也都是知识分子。过去有学者提出50多名党员中有工人,但是没有谁能找出谁是工人。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在看重职称、学历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关注陈独秀、李大钊和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学历与职称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纲领明确提出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无产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知识分子建立的,这是事实。党的“一大”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其中工人党员只有1人。从党的“一大”到“四大”,党把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而出现了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即由革命知识分子向工人分子…  相似文献   

3.
认清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制定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关键。建国以来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有个曲折过程,经历了正确与失误间的几次反复。探讨其曲折认识历程,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党的知识分子理论政策,更好地解决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知识分子问题。 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领导人就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曾作过重要论述。1949年5月,刘少奇到林西煤矿视察时,针对工会负责人反映的有人对工程技术人员和高中级职员工资较高有意见的情况,明确指出:“他们待遇虽高,也是靠薪金生活,他们是脑力劳动者,他们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7月,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说:“文艺工作者是脑力劳动者,广义地说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1950年8月20日,周恩来在签署公布的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中强调:“职员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指明“凡有专门技术或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合作社或私人的机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6,(10):37-37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的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远不如殴洲的无产阶级队伍强大。他们人数少,力量不够,要想在中国进行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借助占中国人口90%以上的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并且让他们中的进步分子加入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这样,一个看来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了: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角度出发,党最好尽量避免掺杂非无产阶级成分;而从争取革命成功的角度出发,党又必须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这个矛盾,随着1927年大革命失败,党不得不远离城市和本阶级的群众,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而显得日益尖锐。党转入农村后,大批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成员涌入党内,给党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对当时的这种困窘就有过很生动的描述。他说:“党在村落中的组织.因居住关系,许多是一姓的党员为一个支部,支部会议简直同时就是家庭会议。在这种情形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当时,党内外都有人否认党有“消化”小资产阶级思想的能力,认为“中共完全退出了城市,长期存在于农村中,其成分几乎百分之百是农民和少数知识分子”,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小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5.
徐焰 《党建文汇》2011,(8):38-38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党只有53名党员,又都是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其中除毛泽东外,谁也没有当过兵。  相似文献   

6.
我党在认识和解决知识分子问题上曾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和曲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记取的沉痛教训。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党在知识分子工作方面的历史经验,以此为鉴,更好地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历史时期: 一、建党初期至1927年八七会议之前。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认识由浅到深,逐步认识并提出知识分子是革命队伍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观点,号召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了基本正确的知识分子工作方针和政策。 早期的党员大都是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建党以后,怎样认识知识分子,如何看待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和在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党与知识分子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就必然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对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看法认为,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另一种观点则称,他们乃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同的观点,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待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意义而政策性又很强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一)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处理知识分子问题时是很慎重的,也是很稳妥的。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称:“凡有专门技能或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从事脑力劳动,取得高额工资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例如工程  相似文献   

8.
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 中国共产党虽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无产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党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建立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党的一大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其中工人党员只有1人。从党的“一大”到“四大”,党把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从而出现了党员成分的第一次变化,即由革命知识分子向工人分子的变化。党在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建立起了工人中的党小组和支部,领导工人进行革命斗争扩大了党在工人群众中  相似文献   

9.
1 早在1926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从理论上明确指出了自己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他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分别属于不同的阶级。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范畴。这种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疑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他又进一步作出了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正确论断;并且一贯主张知识分子的阶级本质是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依靠力量,政治上、工作上信任、依靠知识分子,生活上关心知识分子,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构成了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些政策的确立及其在实践中的贯彻,根本的理论依据就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思想。   第一,既然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这个领导阶级的一部分,在政治上就要信任和大胆使用知识分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方面纠正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对全国 50多万右派进行了平反。另一…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认为,根据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正确地制定的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曾经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随着整个阶级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根本的变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年,新中国从旧社会接收了大约500万左右知识分子,他们构成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成份。如何看待这些跨时代的知识分子,建国初年党和国家已有认定,本文借助这种认定,探讨有关中国近代型知识分子社会归属的若干问题。 一 在回顾建国初年新中国知识分子社会属性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中国知识分子归入“劳动群众”的范畴,归属于工人阶级队伍。我认为这种提法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13.
“名利”,过去是人们“谈虎色变”的东西。谁要讲名利,谁就是资产阶级名利思想严重,就得“触及灵魂”,“深刻检查”。而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名利思想”更是一条能置人死地的罪状。知识分子埋头读书,刻苦钻研,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他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织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面对国内社会阶层构成重大变化而作出的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5.
党组始称党团。在1927年6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中规定:在所有一切非党群众会议及执行的机关中,有党员三人以上,均需组织党团,党团的目的是在各方面加深党的影响,而实行党的政策于非党的群众中。还规定“各级党团均隶属各级党的委员会”。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团改称党组,并专列“党外组织中的党组”一章,规定“在政府、工会、农会、合作社及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凡有担任负责工作的党员三人以上者,即成立党组。党组的任务,是在各该组织的领导机关中指导党员为加强党的影响,实现党的政策而工作。”1949…  相似文献   

16.
文摘集萃     
《党建》2005,(1)
◆“公共知识分子”论调是噪音和杂音方平在2004年11月15日《解放日报》撰文认,目前提出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概念,其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和人民大众的关系。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舶来者和抛出者,主张公知识分子就应该是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不属任何集团和阶级的飘浮群体,是  相似文献   

17.
王新和在《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质疑》一文里指出,“工人阶级”一词,其内涵并不是无限制的,它不能囊括所有的知识分子。第一,从知识分子同生产资料结合的形式看,有的知识分子不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第二,有些知识分子的劳动同社会大生产的关系不密切。第三,从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看,他们中许多人并不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如果承认这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赖毅(1903-1989),原名赖玉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参加革命,1927年9月加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他是永新三湾改编以来“连队建党”的首批党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被毛泽东称赞为“铁打的硬汉”,为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2):45-46
任何政党都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益的代表者,其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实现特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政党的利益代表眭显示这个党“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20.
1956--1966的十年建设时期,我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一个由肯定、 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曲折演变过程。 而这一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却 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从肯定到否定 周恩来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 阶级的一部分" 毛泽东却提出,"他们还是属于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 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即将开始之际,中共中央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