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巩固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本文以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及中央文件的表述为文本基础,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体系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规定了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应从三个维度开展.一是历史维度,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由新的历史方位决定,并以新时代为基本立足点.二是发展维度,应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正确认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目标、特点和关系.三是实践维度,应当紧紧围绕时代特色和任务要求,从思想引领、文化建设、法治保障三个层面健全统一战线工作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的历史变迁不仅包括了统一战线的正向变迁,而且也包括了统一战线的负向变迁。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既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一切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战线内部的普遍现象。研究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概括了统一战线负向变迁的四种基本类型,从而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研究统一战线历史变迁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在一个世纪的奋斗进程中,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的法宝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问题的法宝.回顾百年历史,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在于实现自身的团结统一,建立广泛同盟军;在于服务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不能仅仅把它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和策略,尤其在中国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厚重的国家中,更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统一战线.大一统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中国统一战线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崩溃之后,大一统文化形态要求依据现代民主共和的政治原则重建大一统,这给了现代革命政党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单一政党力量的不足决定了要通过多党合作来共同建国,这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大一统对统一战线的内在规定性.在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过程中,国民党违背了这一内在规定性,最终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遵循这一规律,最终领导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协商建国,成功重建大一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巩固与发展大一统.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一战线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最新科学表述.统一战线研究和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是全党最大的工作;统一战线关系党的事业发展和生死存亡,是重大的战略;统一战线植根中华文化沃土,是更深沉持久的伟力.统一战线的基本职能就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统一战线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这两个根本问题,统一战线就是一门凝心聚力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大团结大联合是贯穿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始终的主线。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统一战线的目标取向,“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的关系,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担负起历史责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学说。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站在时代高度,深刻地分析了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战略地位与作用:赋予党的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重要性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统战理论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成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是我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是团结各方力量推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一个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使命的战略方针,也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发展并逐渐产生其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统一战线的战略具有其一定的发展阶段、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战略策略问题的基本理论为统一战线的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战略思想标志着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周恩来、邓小平等将其发展完善为完整体系并运用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习近平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出发提出了当前统一战线战略,使其获得了新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题内容和历史任务。协商民主以公共协商为核心,以实现政治主体的普遍利益为最终目的。团结与民主是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共同的话题,两者皆有整合利益和凝聚力量的内在功能,以协商民主视角梳理统一战线的历史演进路径,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逻辑解析研究,对于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协商民主制度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奠定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和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适时和科学地为共和国的发展选择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千难万险,使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不断由胜利走向辉煌。引领共和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网络中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适合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具备的特征和当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案件中,当机动车与其所有人处于分离状态时,应当对传统责任主体认定依据进行合理反思,并应该引入控制力和收益这两个标准,对机动车与其所有人的分离状态进行类型化分析,从而得出由实际控制人承担主要责任,由所有人根据过错程度和收益承担连带责任或者补充责任,以实现机动车损害赔偿中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借鉴了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提高了对检察官公诉职能的要求,即要在法庭上亲自举证,通过事实说服法官,有效的行使国家追诉犯罪的职能。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侦检关系的规定,造成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不仅难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公诉职能,而且有时还相互擎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检察官的公诉职能。通过考察国外的做法,我国应重新调整侦检关系,强化公诉职能,加强检察权对侦查权的控制,完善我国侦检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法律方法以促进"正当性"判决的获得为目标,而依据解释学及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理论,判决的"正当性"来自于相关主体的共识。运用共识理论可以对具体司法过程做出融贯性解释,并可得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保荐职责的核心是上市公司信息公开担保义务.违反这种法定义务,构成对投资者知情权的侵害,致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这种特殊侵权行为应采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由保荐机构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要厘清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与上市公司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责任的边界,以保证保荐人制度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咸安区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降低管理成本的相关精神,开展了以乡镇撤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了显著绩效。但其间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加剧了乡镇工作人员精减与公共事务增长之间的矛盾、基层民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乡镇规模扩大给老百姓办事带来不便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