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他是农民的儿子、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年间,他把一个负债近百万元的中腰堡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5年间,他把一个柳绕地区贫困落后的乡镇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被总结为"周坨子镇经验"广为推广。他,就是辽宁省新民市政协副主席、周坨子镇党委第一书记徐占海。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责任     
要当记者,先说责任记者和政治家同属于一种类型的社会性劳动。记者可以发光,但不能直接发光,他不是太阳的光,是月亮之光,他得先捧起一颗太阳,才能反射出光亮。30年代老诗人鲁黎曾有一首诗:“老是把自己比作明珠,总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比作泥土吧,让别人把  相似文献   

3.
那是一次总公司召开的全员大会,他代表分公司作报告,缜密的逻辑和幽默的口才,博得了全场喝彩,也击中了我的心.几番辗转,我打听到了他的社交账号,当晚就关注了.从那天起,我会一遍遍地翻看他账号里的每一条动态,甚至把他的照片下载、打印出来,摆在床头柜上.我总在幻想,幻想自己和他在一起的画面,和他约会、恋爱、结婚……就这样默默喜...  相似文献   

4.
江舟  李洪 《先锋队》2014,(4):32-34
一直找不到“归属感”的陈江,总觉得难以融入别人的话题和圈子。于是他选择了凭权敛财大肆受贿的贪腐之路。表面上看,他似乎找到了某种平衡,然而这种“把官职做为生意来经营”的“平衡”心理,却把他拉向了万丈深渊。  相似文献   

5.
天镇县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张立新官不大,可名气不小,在当地还享受特殊待遇:瓜果飘香的时节,总有农民朋友将最新鲜的送给他先尝;端午节这天,总有乡下人带着粽子到他家“走亲戚”。老百姓之所以敬重这位共产党人,是因为他把心交给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为了山沟沟的农民早  相似文献   

6.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一部分人对抓政治工作的人总持有一种偏见;总认为搞思想政治宣传的人都是些耍嘴皮子的,没有实干精神,成不了“大气候”。而六团宣传科科长步兴旺却用他在基层工作的实际行动,用他在基层取得的成绩,回答了政工人员“成不了大气候”的说法。 步兴旺,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男子。然而,就是这位普通的男子,却在被前苏联专家断定为鬼不下蛋的碱窝里,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歌:在四年的时间里,把  相似文献   

7.
向良 《支部生活》2011,(11):50-50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却带给人们不平凡的感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施珏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的患者,献给了他深爱着的医学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28年的真隋坚守,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吴勤 《共产党人》2006,(3):24-24
很久以来,人们总把原谅他人错误看成一种美德。受此影响,有的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该批评的不批评,一再原谅他人的错误行为,以至于犯了大错;还有的人以他人调离原岗位等为由,宽容违纪违法行为,从轻处罚。这种原谅或宽容,给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带来了一  相似文献   

9.
正他把对党的忠诚熔铸于一言一行;他把敬业精神化作一步一印;他把率民致富落实于一传一帮;他把帮困解难送至一家一户。多年来,他心系国防,情注武装,真心为民,激情演绎了一名基层专武干部对强军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专武事业的责任担当、对人民群众的真挚热爱。他获得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辽宁省政府、辽宁省军区的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1月,江苏省宿迁市刚组建不久,原沭阳县委书记黄登仁,就被提任为宿迁市副市长。在他踌躇满志赴任的同时,心中却总时时浮起一片难以抹掉的阴影,让他放心不下的是,那些他所说的一直要“赶他走”的、“好斗的”沭阳人,会不会在他离去后,抓住他的一些“把...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冬天,绥棱县上集镇平安村70岁的老党员杨宝贵一向悠闲的日子被打破,村里一有"大事小情",他就被召集到村党支部办公室,与党员们集体商议。起初,他是有一搭无一搭,可随着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他的热情被渐渐地调动起来。他感慨道:"这么一把年纪,总觉着干不了啥了,突然感觉自己还有点儿用,干啥还有劲了呢。"这不,眼见着冰消雪融、春回大地,他就向村里建议:路两边儿能否改换既不让牲畜祸害、价格还便宜的花种……  相似文献   

12.
涤生 《党史纵横》2004,(12):35-36
6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刘少奇发生了分歧。那时,他就决定,不再让刘少奇当接班人了。1965年,毛泽东认为,刘少奇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中共中央内的总代表。1966年,他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认定,刘少奇在中共中央里面搞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司令部。他发动“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搞掉这个“资产阶级司令部”。但是,毛泽东在那个时候,还是把与刘少奇的斗争,看作是党内斗争,尽管毛泽东认为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党内的表现,但只要是党内的斗争,就要按照党内矛盾处理,他不想把刘少奇置于…  相似文献   

13.
屈指数来.人们尊敬的张总去世整整一年了。一年来,人们在工作中,在炼塔旁,在装置区,在新工地.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着张总,怀念着张总。向张总学习的浪潮.在广区内外此起彼伏,经久不衰。张总爱国报国的精忠精神,中华民族的脊梁精神,共产党员的先锋意识,用邓小平同志理论武装起来的时代精神,时时在激励着每一个前炼人.催我们奋进。 张玉诫同志是我厂第一代创业者。60年代中后期,他从吉林油田来到前炼,在这里一干就是近30年。30年来,他从满头青丝到两鬓霜染,从扎根沃土到奉献生命,始终如一地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刻苦攻关,描绘蓝图。朝朝暮暮,岁岁年年,可以说他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这片热上.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石化工业,把宝贵的精神财富都留给了身边的同志。因而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处处都有他不倦的身影,处处都有他留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民族危难时刻,总有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生死考验面前,总有不屈的身影冲锋在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总是把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放在首位,无论什么时侯他们总是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堂堂正正、一身正气。平凡孕育着崇高,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同志在村支书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畏辛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1987年他在入党志愿书上写道:“人生为一大事来,干一大事去,不把共产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暝目。”这是他的誓词,是他的诺言,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达了他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狂人邹恒甫     
曾晖 《廉政瞭望》2014,(4):58-60
邹恒甫因坚持举报北大梦桃源餐厅淫乱,"火"了一把,但他一直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把长他33岁的茅于轼称作"学弟";把长他32岁的吴敬琏称作"小师弟";林毅夫长他10岁,一度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却因进入世行年份晚,而被他叫成了"晚辈"。他还多次与南科大创始人朱清时接触,直言老朱不懂教育,"只有我来,才能一呼百应"。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位能文善武、情趣高雅的将军。他对空政文工团的工作非常重视。他曾说:“我有两支部队,一支是几十万的作战部队,一支是500人的文工团。”刘亚楼认为政治工作和军事工作同样重要,文艺工作在政治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他把文工团当作部队使用。1 1958年,刘亚楼指示将各军区空军文工团撤销,把全空军文工团的主要力量集中到北京,扩大组建成空政文工总团,下设歌剧团、歌舞团、话剧团和军乐队,共500多  相似文献   

17.
正他把忠诚注入灵魂,他把为民融入血脉,他把公正当作追求,他把清廉视为生命。即使猝然倒下,却把丰碑在人们的心中高高树起。2017年12月1日清晨,吕建江因病去世的消息刷爆了石家庄的微信朋友圈,我更是无比震惊、悲痛不已。就在前一天,他还在微信中回答了我的咨询,转眼间天人永隔。追悼会那天,我高举着他生前的照片,与上千名群众一起含泪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10):98-99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农夫还是摇头。最后,财神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19.
名人轶事     
《湘潮》1989,(11)
把住房改作招待所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从朝鲜回国,不久,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党委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他的家自然也搬到了沈阳。后勤部门考虑到邓华将军的地位,特意安排他住在原日本关东军司令住过的房子。可是,邓华总觉得那房子太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