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中东几经政治、社会剧变,沙特却因“似乎永远没有改变”而被称为“中东稳定之锚”。这次沙特还能成为新的稳定器吗?这对于全球来说。至关重要。盛产石油的沙特之前一直没有遭遇大规模骚乱。但近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危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大规模骚乱的蔓延,石油价格持续攀升。此外,根据“哈伯特曲线”理论,世界石油生产已经开始下滑。美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金·哈伯特1956年预测美国石油产量将在达到峰值后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的60%以上都来自超过25年被频繁开采的成熟油田,而新的石油勘探地区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生产成本高、利润低,且常常会威胁到自然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3.
迪拜的追求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座城市,也是7个酋长国之一。它的面积在各酋长国中不算最大,石油储量也非最多,但迪拜人聪明地选择了善用石油而不依赖石油的科学发展之途,另辟蹊径,成为中东地区旅游商贸中心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迪拜的追求     
刘杰 《学习导报》2011,(4):61-61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一座城市,也是7个酋长国之一。它的面积在各酋长国中不算最大,石油储量也非最多,但迪拜人聪明地选择了善用石油而不依赖石油的科学发展之途,另辟蹊径,成为中东地区旅游商贸中心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强国在全球争夺、抢劫资源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石油资源基地中近东,曾经成为英国和德国交战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美国先是脚踩两只船,向交战双方提供石油,从中渔利;后来则全力向协约国提供石油。战后美国石油势力进入中东。  相似文献   

6.
卫灵 《唯实》2016,(4):78-80
"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为能源外交、能源安全创造了新的机遇,对促进中国和中亚区域的能源合作,推进区域能源互联,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亚能源吸引亚太消费大国高度关注亚太大国纷纷把能源进口多元化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其主要原因:一是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以及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使得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开拓新的石油来源渠道是应对良策;二是全球能源需求普遍增长,尤其是亚洲  相似文献   

7.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8.
阿联酋政府近日宣布出资100亿美元拯救迪拜。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个富豪的奢侈天堂、中东的金融中心会沦落至此。英国广播公司评论说,迪拜不像邻近的阿布扎比·样拥有强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来支撑经济,而是借着全球化趋势靠金融、旅游和不动产实现繁荣,而这些恰恰是最禁不起金融风暴的打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迪拜就是自己昔日成功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6):114-117
谈及奢华,很多人会想到富有的欧洲。但在遥远而神秘的中东,却有一座城市缔造了诸多金色传奇:这里拥有全球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这里的水比石油更具价值;在这座城市每植一棵树的代价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奔驰宝马当警车用,金银饰品按斤出售……它,就是位于阿联酋的“享乐天堂”——迪拜。  相似文献   

10.
石油作为影响世界各国安全机制的战略性物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供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政治安全。近年来,全球原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际高油价对全球及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并凸现诸多问题。对此,必须从国际石油工业现状出发,制定石油可持续发展策略,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化进口格局,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及国家政治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原 《廉政瞭望》2014,(5):74-74
每当我觉得人生沉郁低迷时,就会点开收藏多时的一条微博,那条微博是一个专门唠叨星座的营销账号发的,主题是“能成富豪的血型星座”,其中赫然写着“冠军:A型白羊座”。我会顿时精神一振,颓唐全消,恍惚觉得自己变成了中东的石油王子,穿着白袍骑着白骆驼,意兴阑珊地游荡在金光闪闪的金砖大道上,为有钱不知去哪烧而深深地忧郁。  相似文献   

12.
1929年爆发的中东路事件对东北地区我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影响极大。近年来史学界对此问题已经有所论及,但认识仍不一致。本文试图谈谈个人看法,以就教于读者。要正确评价我党对中东路事件的策略,首先必须搞清楚中东路事件的性质。近年来,史学界有的学者不同意中东路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与东北地方当局发动的反苏反共事件的说法,他们认为:“中东路事件,是当时的中国当局为维护国家主权与苏联为维护既得特权的冲突,可以认为,张学良要收回中东路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这种说法如果能成立,那么我党对中东路事件的策略就势必被否定。笔…  相似文献   

13.
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石油是当今世界最敏感的"神经",也是维系世界经济运转的"血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而且和世界政治、大国利益紧密相连。石油的开发利用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截至2002年初,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430亿吨。其中,中东占65.3%,拉美占9.1%,非洲占7.3%,前苏联地区占6.2%,北美占6.1%,亚太地区占4.2%,欧洲仅占1.8%。2001年全球生产石油35.74亿吨,最大产油国是沙特阿拉伯(4.21亿  相似文献   

15.
罗琼 《党课》2012,(19):83-85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邓小平1992年南巡到江西时曾无比自豪地说道。公开数据表明,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的31%,供应了全5~95%以上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我国却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购买的铁矿石占世界当年铁矿石总产量的39%左右。就在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我国的某些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却常常因在国际贸易中定价权缺失遭遇“高买低卖”的尴尬局面,稀土和铁矿石就是典型。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曾长期领导白区工作。1929年7月,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刘少奇来到东北,出任巾共满洲省委书记,直接领导了中东路斗了。凡在领导中东路斗争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对中苏之间发生的中东路问题有许多独到的论述,并就巾东路斗金提出了一整套策略原则。本文就这两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关于中东路问题的几点论述国民党南京政府出于亲帝反苏外交政策的需要,指使东北地方当局不断挑起反苏事件。1929年5月27日,发生“哈尔滨事件”,7月10日,挑起“中东路事件…  相似文献   

17.
李五泉 《奋斗》2006,(3):64-64
俄国十月革命后。因国内战争,时局一度陷入混乱。中东铁路运行受到影响,特别是运输安全也成了问题。当时的协约国纷纷派兵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中东铁路运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1919年初.协约国中的美、日、法、意等国代表,以俄国没有统一有效的政府为借口,在哈尔滨召开了“监督远东铁路会议”。提出了中东铁路管理权问题。试图浑水摸鱼;利用中东铁路管理权做文章,谋取在华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中东铁路是沙俄根据1896年签订的《中低密约》与1898年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强行修筑的铁路线。其中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的干线,从哈尔滨到旅大是中东铁路的支线,干支两线构成“丁”字形。中东铁路是当年沙俄控制我国东北与争霸远东的重要工具。1904-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根据《朴获茅斯条约》,沙俄将中东铁路地线的南端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给日本,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的交涉。1924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协定》,同意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9.
徐占伟 《党课》2007,(6):78-81
4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开始对美国及中东五国进行访问,这是安倍去年10月担任首相以来首次访问美国和中东地区,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东是历史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座标划分的,把由近至远的东方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区,主要以西亚为主,地跨欧洲、亚洲、非洲三洲的广大地区,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塞浦路斯、也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这个地区有着美丽富饶的土地,拥有“黑色黄金”——石油资源,出口量占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2/3,特别是处于这一地区中心位置的海湾地区的8个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卡塔尔、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