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7,(40)
流亡国外的达赖喇嘛最近在美国众议院人权小组会议上提出的所谓关于西藏问题的“5点计划”,是鼓吹“西藏独立”的政治活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历来坚决反对任何企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我们反对达赖在任何场合发表有损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论。 中国政府早就指出,达赖不单纯是一个宗教人士,而且是一个从事政治活动的流亡者。这次达赖提出的所谓“5点计划”,充其量是老调重弹。但是,美国众议院少数议员竟然置基本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公开为达赖鼓吹“西藏独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概括达赖集团"西藏问题"国际化三个策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推动该策略的背景与实质,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应对达赖分裂势力国际化"西藏问题"的可能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玩火     
陈水扁在玩火,公然抛出“一边一国论”,直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将台湾引向灾难;鼓吹和煽动“公投台独”,企图把台湾岛2300万民众当作他搞“台独”、对抗大陆的“人质”。陈水扁的挑衅行径表明,他妄想利用所谓“执政”之机,成为分裂中国的“台独”势力的总代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大陆方面一贯坚持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但绝不会坐视任何“台独”势力的挑衅,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玩火者必自焚!  相似文献   

4.
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做出“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以“政治的”“不流血的”方式解放了西藏,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是毛泽东西藏工作最具华彩的一章。  相似文献   

5.
达赖喇嘛于近日对台湾进行了一次所谓“宗教弘法”性质的访问,此举引起了世人普遍的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达赖此行的目的并不单纯,不啻是一次包藏祸心的“破冰之旅”,皆认此举是主张台湾独立的“台独”势力和主张西藏独立的“藏独”势力的公开勾结,是分离主义势力分裂祖国活动的又一出闹剧。  相似文献   

6.
李奎  杨云 《学理论》2010,(2):106-108
新疆问题正在慢慢地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军进入中亚,西方敌对势力的直接或者间接插手中国新疆分裂独立问题,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凸显。新疆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国内外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继乌鲁木齐“7·5”事件后,未来一段时期要严防多股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联手进行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7.
西藏民族改革40年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写下的光辉篇章,是西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从数百年的历史和藏族人民亲身体会中,我们得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藏族和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合则两益,分则俱伤”,谁也离不开谁;西藏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才有光辉灿烂的前途,才有民族的兴旺和发达。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地区,培植分裂主义势力,经常使用的主要手段,就是离间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与相邻省份的磨擦,阻碍西藏与祖国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到本世纪八、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云南省社科院、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最近于昆明联合主办了全国思格斯哲学思想学术讨沦会。会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问题进行了评论: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对立的实质西方马克思主义自我标榜的“新发现”,概括起来,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对立。其一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说;其二是列宁和葛兰西对立说。它的基调是极力贬低恩格斯和列宁,企图以马  相似文献   

9.
周宁 《党政论坛》2008,(12):57-57
西方社会在西藏问题上的激进态度,与西方政府的后冷战意识形态有关,与西方媒体的潜权力结构有关,但更重要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西方社会的民意基础。西方民主社会中民意基础决定政府与媒体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在西藏问题上,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西方的地缘政治经济政策,还有西方的文化集体无意识心理。  相似文献   

10.
近来,台湾民进党在少数“台独”分子操纵下,勾结某些外国势力,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竟将“台独”条款列入他们的党纲,阴谋建立所谓的“台湾共和国”,妄图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明目张胆地进行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这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所绝对不容许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早已公认的历史事实。“台独”分子置历史事实于不顾,颠倒黑白,  相似文献   

11.
西藏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要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更应该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加强中国梦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中国梦是社会转型期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多元化价值取向冲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处理西藏特殊矛盾,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力量的现实抓手;是引导西藏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承担建设祖国历史使命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22)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西藏高校来说是具有地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本文从西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以及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塑造青少年品质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西藏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际敌对势力对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有多种多样的手段。在思想方面,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竭力散布“共产主义已经失败”的谎言,主张意识形态西方化。企图用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取代马克思主义。为此,不惜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建立世界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它种种宣传舆论机构。利用这些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文化领域中,以达到其“在涣散人心的基础上,收买人心”的目的。在政治方面,西方国家和美国,想用多党制代替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他们在鼓吹所谓政治多元化、“政治民主化”、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等舆论的同时,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式,播撒“自由的种子”,选择“民主斗士”,企图从内部栽培瓦解、颠覆社会主义的势力,他们不仅为其个人和团体提供资助,必  相似文献   

14.
台独分裂活动可以分为缘起、恐怖暴力、岛内台独的泛滥和台独与独台合流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里,台独分裂活动的发展既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殊性又有其共性。但其基本目标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试图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永久将台岛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  相似文献   

15.
刘玉霞 《团结》2005,(3):23-26
所谓台湾问题,一是指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这是台湾问题的本质;二是指台湾问题是反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问题。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干涉是台湾问题形成今日之局面并迟迟难以解决的外因;三,现今台湾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以及“台湾独立”的斗争。由来国民党政权败退到台湾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在大陆战场节节失败、内部被逼下野的夹缝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退之所。他接受历史地理学家张其昀的建议,苦心经营台湾,欲把台湾作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迁。本文指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民主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以及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制度结构下西藏民主和民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据此对西藏50年来的变革进行反思,指出民主改革是西藏实现社会进步的根本出路,要始终坚持把民主和民生建设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立足点,始终坚持把民族区域自治与反对分裂国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8,(12):51-51
据德国外交政策网站4月25日报道,在西方展开西藏宣传运动的同时,“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也在柏林展开活动,煽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场分裂冲突。为了谴责中国新疆的所谓“文化种族灭绝”,“世界维吾尔人大会”(总部设在慕尼黑)主席要求抵制奥运会开幕式。德国联邦政府的一名代表出席了刚刚结束的“世界维吾尔人大会”会议。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建设美丽西藏和生态西藏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改革后,西藏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与男子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西藏妇女在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西藏妇女不仅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传播者,还是生态行为的实践者和生态制度的严格遵守者。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8,(16):14-15
拉萨骚乱事件发生以来,西方表露出了令人吃惊的偏狭以及对中国的敌意,这与他们对中国存在偏见有关,也离不开“藏独”势力多年来在西方的片面宣传。  相似文献   

20.
铁路联系着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往往是恐怖分子进行恐怖活动的首选目标。事实上来自新疆、西藏等地的“东 突”、“藏独”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已对铁路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恐怖敌情,我们必须加强防 范与保卫工作,通过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措施,对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目标进行保护,防范潜在的恐怖威胁。根据铁路的 实际情况,防范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反暴力恐怖协调机制;加强反暴力恐怖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民防范意识;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运用手段,获取情报;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