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公元前175年,汉文帝五年,四月孟夏一个黄昏将至的时候,一只鸟飞入长沙太傅府贾谊房中,意态悠闲地停落在室中一隅。这只据说是主凶的鸟儿的突然到来,使得“罪长沙”已三年之久的贾谊思绪万端,抑郁已久的情绪再难控制,援笔写下了古今传诵的名篇《鸟赋》。此时的贾谊,面对多舛的命运,内心充满疑虑与忧伤,他对自己的事业前途和人生追求感到空前的彷彷不安,甚至绝望。“忽然为人,何足控揣;化为异物,又何足患!”他似乎预感到自己为之努力和向往的某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这种具有历史性的终结发生在贾谊身上,他肯定感到了难以承受的重负。他急于要探…  相似文献   

2.
《治安策》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给汉文帝的上疏,贾谊在文中以敏锐的洞察力,透过"太平景象"察觉出汉文帝时期社会潜伏的矛盾和危机,陈述了当时的政局形势并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构想和策略。在贾谊的思想中,大治的治安目标、长治的治安模式、众建诸侯的治安路径、德治法治等治安手段至今闪烁着社会治理的思想光芒,对于新时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贾谊提出“礼”者比“法”者,“贵在绝恶于未萌”的观点,对今天道德建设仍有重大现实意义。他的“以礼为本、儒法并用”的思想体现在社会政治制度、生活秩序、兴邦建业等方面,构成了独特、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汉代贾谊疏牍文的内容顺应了当时的历史趋势,具有明显的公文特色,对我国古代公文的写作特别是对章表奏议等的写作影响颇大,对现行公文的写作也具有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乐昊 《人事天地》2008,(7):46-47
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伤痕》,交给朋友和老师阅读,反响平平。之后在一次班级策划的墙报上,卢新华贴出了这篇小说。令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墙报栏前人潮涌动,许多读者都是一边读一边流泪。  相似文献   

6.
该书《编者前言》中介绍说: 耶林的维也纳就职演说,有个颇为耸动的标题:《法学是一门科学吗?》。这篇演说是他三篇维也纳演说中的第一篇,也是在他生前唯一没有出版的一篇。现在,借着1993年6月在那不勒斯举办耶林特展之机会,它终于在公开展览后,能够付印出版。它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版,并不是因为“法律之科学性”这个主题对耶林来讲不重要。正好相反!萨维尼曾经在所有人眼中  相似文献   

7.
华先翔自1995年到通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以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他边看书边记学习笔记.每年所做的读书笔记都在5万字以上。他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而且勤于钻研业务知识,坚持每天2小时学习制度,每年都有10篇以上信息和5篇以上调研文章在省、  相似文献   

8.
他主持或参加了70多项课题,涉足气候变化、地质灾害、气象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国内领先成果15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厅局级科技奖10项,工作创新奖4项,正式发表科技论文200多篇、译文5篇、科普文章300多篇,参与编著5本、科普书籍3本。他15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先后被湖北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气象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授予湖北省有空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湖北青年五四奖章,全省气象部六学科带头人,湖北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所象部门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刘淖 《人事天地》2008,(1):35-35
司徒雷登(1876~1962),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曾任燕京大学校长及校务长、美国驻华大使。因为一篇文章,他成为了当年美国在华势力的符号。而实际上,司徒雷登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角色内涵要丰富得多;在燕京大学校长任上,他与日本占领军周旋一节,就颇为传奇。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反时本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是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争论,结合他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本文试根据《反对本本主义》的特点来阐述这篇文献对当前状况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永川,1964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郊的小山村里,从小痴迷于数学,卓越的才华使他在16岁时便进入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学习。1987年他正式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受教于美国著名数学家、现代组合数学的奠基人诺塔教授。他先后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极有影响的论文,被同行们认为是“世界最领先的离散数学专家”。1994年,陈永川回到祖国,现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在科学领域,他雄心勃勃,要把中国建成数学大国。  相似文献   

12.
该书封底文字之一:陈弱水教授研究唐史已超过二十年。他从思想史出发,然后逐步延伸至社会史、文化史和政治史,功力之深,至堪钦佩。本书是他多年来精治唐代妇女史的一大集结:上卷论妇女与本家的关系,上起隋世,下迄五代,是一篇宏观的通论,为有唐一代的妇女生活勾画出一幅生动的历史图像;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人事天地》2007,(4):29-29
1852年的某一天,俄罗斯著名作家、《猎人笔记》的作者屠格涅夫在树林里打猎时,捡到了一本破烂不堪的杂志:《现代人》。他随手翻了几页,被杂志中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介     
《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著
  内容简介: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所引用的古典名句,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全书由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共13个篇章组成,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典故的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15.
我知道袁枚,但不像唐宋八大家那样耳熟能详。知道他,是因为中学课本上《黄生借书说》这篇散文,因为我要把它教给我的学生。于是,我仔细研读这篇文章,也仔细地品味着文章的作者——袁枚。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可见散文是极富个性的一种丈体。而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更是他的个性的体现。对此笔者也很赞成梁实秋先生的意见:“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而这种妙处“我们读者只有感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的所以然”.那么要说清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只想就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初步地议论一下他的散文风格。在这两部散文集中,共收录了张岱的197篇散文,除了两篇文集的《自序》之外,其余的都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是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辛亥革命后,鲁迅第一篇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崭新的一页。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晚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本人就鲁迅创作小说的艺术谈一些见解,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小说。  相似文献   

18.
纪念毛泽东同志,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涂继武编者按:去年年底,我院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现选登几篇获奖文章,以飨读者。199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逝世17周年,我们深深怀念他。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9.
98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仙逝而去了。作为当今最杰出的国学大师,季老融会百家,学贯中西。可就是这样的学界泰斗,内心深处也有崇拜的偶像。梁衡同志最近发表了一篇纪念季老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追忆:有一次,我带一本新出的梁漱溟的书(到医院)去见他。他说崇拜梁漱溟,我乘势问:“您还崇拜谁?”  相似文献   

20.
远猷选集     
著者在该书《自序》中介绍:“2002年我70岁生日时,选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论文集《中国近代法律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收文30篇,32万字)。本书是第2本文集,共67篇。内容含中国法律史、中国近代史两学科,主要围绕一个中心:近代中国的历史与法制。结构分四部分:问学篇,学术研究论文32篇;叩书篇,书序、书评、剧评14篇;逸趣篇,历史知识普及文章19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