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求知、求美、求乐和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日益强烈,满足农民群众渐趋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是文化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其实质是繁荣城乡文化,核心是培育新型农民,关键是塑造具有农民特征、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农村新风尚。联系当前农村建设实际,关键要在“繁荣农村文化、激发农民热情、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方式和强化农民政治素质”5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支撑,繁荣农村群众文化作为乡风文明的最直观内容,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先进文化来哺育和支撑,没有繁荣的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内…  相似文献   

3.
毛永忠 《政策瞭望》2006,(12):39-40
十六届五中全会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了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历来是我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实行村务公开,正如在农村打开了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民主生活,保障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村务公开是新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确立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2006,(4):23-23
莫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于3月初启动以来,由旗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三个宣讲团,坚持“三贴近”的原则,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为农民群众系统阐述、释疑解惑,面对面地向农村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讲清楚、讲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任务、方针政策和自治旗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和乡镇驻村工作组这支队伍的骨干作用,用丰富的群众语言和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启发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做到宣讲和教育面覆盖全旗党员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6.
周学俊 《群众》2009,(6):72-7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改变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改变居住条件,仅靠农民承包地的收入,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靠农民外出务工,也需要通过很多年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基层动态     
莫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讲活动于3月初启动以来,由旗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三个宣讲团,坚持“三贴近”的原则,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为农民群众系统阐述、释疑解惑,面对面地向农村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宣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讲清楚、讲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建设任务、方针政策和自治旗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和乡镇驻村工作组这支队伍的骨干作用,用丰富的群众语言和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启发群众、教育群…  相似文献   

8.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群众普遍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人大代表向农民群众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并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发挥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政 《当代广西》2008,(24):54-55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一批经济能人、科技能人、管理能人和大学毕业生积极投身之中,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成为新农村建设最有力、最前沿的实践者。他们带领群众开拓创新,把原来落后的村庄建设成为一个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农村,也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本栏目以几篇短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官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栏目还将聚焦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请读者踊跃来稿,说说村里的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农民的需要出发,以惠民的理念来谋划,以务实的作风来落实,以农民的满意来衡量。这样,新农村建设就能带给群众实惠,受到群众欢迎。——肖文群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勾勒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高度概括了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是“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总思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具体到各地,应当紧密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深入调研,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循序渐进,保证农民群众得实惠,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坚实的基础上起步,在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中有个良好的开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当前我…  相似文献   

12.
江苏扬中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少数农村党组织或多或少存在的五个“不相适应”(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与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领富能力与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不相适应。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与群众日益提升的素质要求不相适应.领导方式与农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不相适应.组织工作水平与新时期创新组织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提出重点抓好五个环节.努力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文明公民学校为阵地,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沾益县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作为落实乡风文明的主要内容来抓,依托支部党校、农民技校和党员活动中心,通过开办“三位一体”的文明公民学校这一主阵地,抓好群众的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平 《现代领导》2008,(5):34-34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通过驻村的工作实践,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始终坚持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原则,才能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提出的新理念。该理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说到底,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我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各级职能部门应特别注意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党中央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乡村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与这一好  相似文献   

17.
生活环境美了,生产条件好了,农民钱袋鼓了,享受的保障多了……如果要细说这些年浙江农民生活的变化,一下子还真说不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让浙江“三农”兴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庞玲 《当代广西》2008,(20):39-3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实际上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带动和塑造民族进取精神,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伟大事业。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多予”上下功夫,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教育、卫生、福利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着力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巴文泽 《人民论坛》2012,(35):208-20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推进,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然而,笔者发现少数地方受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有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