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在各地开展,广大农民参合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实行“新农合”后,广大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望缓解了。过去那种“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事也不会再发生了。“新农合”这一重大的惠民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切关心,是一项在当前能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的新政,所以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2.
正正宁县人大常委会"问诊"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甘肃省正宁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随后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县政府关于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调研报告。与会委员经过认真审议,一致认为,近年来参合农民群众的就医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医疗经济负担逐年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有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一年里,我有两个愿望:一愿“新农合”全面惠及农民。“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们这里的农户,已经百分之百参加。重病住院受惠是明显的,住院治疗的费用,大部分由“新农合”负责。“新农合”还启动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再为其支付大部分,患者个人负担明显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致困”的乌云不再笼罩在农民头上。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对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返贫、因病返困等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注重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健康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级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无不心存感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长期处于一种较低水平的状态,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很多偏远山区、老区甚至还比较突出。不少农民的医疗开支占收入的一半以上,因病致贫的农民占相当比例,因此,农民生不起病,不敢看病,小病拖,大病扛。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保障农民健康、缓解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7.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和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芳 《楚天主人》2012,(3):38-39
案由:随着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实施,形成了覆盖我省群众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保率、保障水平、综合报销率的不断提高,有力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目前医保仍是一个"广覆盖、低水平"的医保,重特大疾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2,(7):22-23
1改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切实有效缓解“因病返贫”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农合制度,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为了掌握我市新农合试点工作情况,今年8月,我们先后到户县、长安、高陵、临潼四个区县进行了深入调研。“新农合”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新农合制度遵循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个人每年的缴…  相似文献   

1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在2007年12月2日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推行机关报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全面奔小康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把这一实事办实, 好事办好,新泰市人大常委会采取调研、视察、审议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和支持市政府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市政府按照人大建议,坚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原则,在狠抓“新农合”筹资工作的同时,打造坚实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台,强化了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新农合”运转监督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罗山县农村,假若不让哪家人参加“新农合”,他们肯定要跟你急。为什么?当地一名村民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图个实惠和便利呗!”这话虽然直白,但它真切地表达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我国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为了缓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很多措施,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卫生主管部门也积极努力,多方面采取措施,但根本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既有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也有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各个环节之间的利益矛盾。因此,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规范协调,才能根本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第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加强管理“看病难、看病贵”至…  相似文献   

15.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底启动试点以来,试点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合农民不断增加,全省已有362.72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为表彰先进,进一步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推进我省新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     
萧山区:人大监督催生90万农民免费体检看病贵、看病难是当今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因病致病、因病返贫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的一只“拦路虎”。地处长三角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在解决这个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十字会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号召,积极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于2006年9月和红十字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基层医疗救助和服务方面的有偿扶贫项目,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欢迎。项目的实施也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影响,树立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公益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40岁以上的人对“赤脚医生”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要是生了病,就会找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疗。“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几十年过去,“赤脚医生”早没了影,曾经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合作医疗也大面积解体,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09,(5):35-36
农村巡回医疗工作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集中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深入农村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护农民健康,提高全区人民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