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到本世纪末将是什么模样:中国专家通过定性的各项相关因素分析和定量数学模型预测,以及对可能采取的政策后果分析,得到了十个方面的图象: 人口可控制在十二亿左右; 人民的生活可达到多层次小康水平; 经济实力将跃居世界第六位或第五位; 工业产值将相当于美国八十年代初的水平; 农业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将建立起灵活的对外开放型经济; 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科技水平将有很大程度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将相距十年到二十年; 文教、卫生、体育事业将得到新的发展; 传统观念将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末,中国将展现一幅什么样的图象?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将过着怎样的物质文化生活?这组专题报道比较深入地介绍了中南海注重国家决策科学化、这一研究报告形成的过程、专家们对二○○○年的中国作出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战略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能切实贯彻“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的能源战略,则到2020年,仅煤炭的总需求量即可较目前水平下降近1/3,并为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韩康 《理论参考》2010,(1):27-30
当前中国经济一个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国际上备方面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政府迅速动员起来的大规模投资能否持续拉动增长?4万亿人民币的反周期投资,在非常有力地刺激和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目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美日、美韩同盟的同步强化,TPP的战略性发展,中日战略关系"对抗性"的提升,对中国外交形成了严峻挑战。在此情势下,推动区域和平发展,巩固中国周边;增进区域互信,推动区域包容性发展;树立"总体安全观"、"区域观"和"认同观"等三种观念,构建中国发展的区域平台,才能拓展中国"纵向南进、横向西移"的国际战略纵深,才能为中国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化回顾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50-70年代,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城市规模扩大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缓慢.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以十六大为界,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战略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努力提升城镇竞争力;城镇要成为经济增长极战略.  相似文献   

7.
1999年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投资力度 ,有力地促进了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2000年中国经济若想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需求仍将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入世”前景的日渐明朗 ,中国经济所处的内外环境都将发生变化。冷静分析2000年投资形势 ,是正确把握宏观大势的关键。去年投资增长为实现GDP增长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持续的国内需求不足 ,1999年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促进投资增长。全年国有单位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21719亿元 ,比上年增长6 1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876亿元 ,比上年增长5 2 %,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8.
颜良成 《学理论》2008,(3):58-62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详述了执政党“社会建设”方略,提出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这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单独阐述社会建设内容。自改革开放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而十六大之后,社会政策才开始陆续制定,社会政策时代向民生渐行渐近。所谓社会政策,是以公正为理念依据,以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法令和条例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实行怎样的土地政策,已有的土地政策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都是大家所关注的。应读者要求,本刊编辑部组织了如下笔谈,就有关问题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日起,中国社会进入了以体制转轨为起点的社会全面转型期。按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步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届时,中国社会这一全面转型期将结束。在这一转型期内,政策作为社会行为规...  相似文献   

11.
12.
四十年艰难探索,东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新世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杨利英 《党政论坛》2009,(23):23-25
一、中国文化开放是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一)对外文化开放是国际背景的大势所趋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状况。由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文化开放是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一)对外文化开放是国际背景的大势所趋 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赦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状况.由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与式的交流与碰撞,这为中国更好地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使中国文化发展面临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而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5.
项俊波 《理论参考》2009,(12):15-19
核心思路是把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结构进行统筹调整优化,做到近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结合、虚拟经济调整与实体经济调整相结合、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国外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低碳经济型结构调整战略、消费主导型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战略、协调发展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管理平衡型国际收支结构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多边贸易协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自由贸易,参与全球竞争。全球竞争的本质,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动全球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包括交货费用在内的所有成本最小化、净价格(通过对不同市场选择性地定价,利用一个产品系列和分销渠道)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姜鹏 《理论探讨》2012,(5):141-144
地缘环境变迁对于国家粮食安全观念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进而决定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调整与粮食安全政策的基本走向。地缘环境的复杂现状和大陆型地缘类属身份客观上影响了我国战略选择路径,决定了我国仍需坚守高自给率的粮食战略选择路径。但随着东北亚地缘环境的变迁,中国也需要在具体策略及战术层面上相应调整粮食安全的评估机制,构建东北亚地区粮食安全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国家发展在政治安全和经济效用之间最佳的平衡,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南巡谈话的主题,也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九十年代的中心任务。现在重要的是,在充分认识和利用当前有利条件的同时,面对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确定正确的基本政策,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6,(35)
自从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提出“2030年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疑问之后,中国的粮食问题一时成为海内外谈论的焦点。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中国的粮食问题自然是一桩大事,引起关注是不奇怪的。由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察研究方法,经济学家们提供了不同思路的研究成果,在粮食问题上形成了不同观点的争论。  相似文献   

20.
钟礼国 《理论探索》2004,7(6):79-80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 ,“以苏为戒” ,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探索 ,先后提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标准、科学技术的应用、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