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绿色出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全球气候近50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生态系统、海岸带、粮食安全,人类健康、地区安全、经济发展的明显影响,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的显著变化,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差,更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文生 《新东方》2010,(4):77-80
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迫在眉睫。在此大背景下,低碳发展已从一个生态问题转变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并成为国际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解决全球问题, 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 “中国方案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 因此, 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嬴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 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 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 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 同舟共济、精诚合作, 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嬴、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叶适 《群众》2009,(12):78-78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把“低碳经济”纳入政府文件。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指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低碳经济是全球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向低碳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松州》2017,(4)
<正>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世界能源结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体的结构,而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耗用终将枯竭,并且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破坏生态与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有关环境的问题逐步凸显,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的现状在全世界已经家喻户晓,人们从主流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文章中得知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或灭绝,粮食歉收,海平面上升,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庞昌伟 《人民论坛》2022,(14):42-45
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而且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人类已进入互联互通新时代,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深度调整,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趋势不可逆转,以高效、清洁、多元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进程正加快推进。百年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更加凸显国际社会命运紧密相连。中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绿色转型开创中国能源国际合作的新格局促进新发展,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应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20世纪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等等,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全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其实,类似的观念在维吾尔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中早已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能源匮乏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节能和提高能效已成为全球最令人关注的事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郝宇 《人民论坛》2023,(3):64-67
受乌克兰危机叠加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2021年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稀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预期上限,国际地缘政治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经济通胀压力。由于国内能源供需缺口和全球能源转型导致能源生产端收缩,中国也正在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对此,我国需要从区域平衡、陆权延伸和海权延伸等多方面着手,切实保障能源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唯一的途径是人类需要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寻找没有污染的替代性能源。而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丹麦走在了全球的前列,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的技术革命的崛起,而悄然兴起又迅速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导致全球信息化兴起和发展,而且反映全球信息化的演进过程,是全球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看,它发生了两次大的革命性变化,出现了两次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两次大的信息化浪潮。  相似文献   

15.
王毅 《中国人大》2013,(18):13-13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在有序、均衡的基础之上推进。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最快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发展太慢,而是由太快造成的。比如,现在我国在装机规模上发展很快,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相对滞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不足,这些使整个产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大量弃风现象。因此,我们还要建立更有序的目标,遵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点,不能像其他的常规资源和化石能源那样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有序、更加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6.
张海良 《求索》2013,(9):236-238
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破环了地球大气的碳平衡,引发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低碳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覆盖政策、技术、资本和产业的全方位竞争。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利益的竞争。低碳经济作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处方”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将给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前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变暖的现状在全世界已经家喻户晓,人们从主流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文章中得知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威胁,如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常规的化石能源日益走向枯竭,人类开始积极寻求.后石油时代的能源替代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峻的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自从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先提出了减少环境消耗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