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核心提示:博弈论是以博弈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职务犯罪审讯符合博弈论对博弈参加人、博弈规则及博弈结果等方面的要求,各种特征与博弈基本要素的吻合程度相当高,这成为博弈论应用于审讯活动的可行性基础。本文通过运用支付矩阵的研究方法,构建了职务犯罪审讯中的几种博弈模型,并得到了相应的均衡解,即各参与人相对稳定的行动选择,以此证明审讯中的某些固有规律,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侦查人员获取口供的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2.
九步审讯法是建立在心理学上的审讯方法,在国外的犯罪侦查实践中发挥着广泛的影响。通过九步审讯法获得的自愿真实的供述对于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审讯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九步审讯法契合了职务犯罪初查精细化、获取言词证据时限性的要求,也符合刑事司法文明化的要求,应当予以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形象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重视,对形象的使用和要求也遍布各个领域。在职务犯罪领域,审讯人员的形象受到普遍关注,伴随着查办职务犯罪难度的加大,特别是在审讯阶段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审讯人员的形象在审讯中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如何提高审讯人员的个人形象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纳什均衡博弈理论与职务犯罪审讯实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作为博弈论分析中的重要概念,是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纳什20世纪中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弈研究的小结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问题》中首次提出的。①在该文中,纳什给出了博弈均衡的定义,即“在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行贿人的心理动态,是指在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中,行贿人随着审讯活动的开展,对侦查人员、审讯环境、审讯事项所作出心理反应的过程。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行贿人的口供是确定受贿人、查清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经济往来的关键。在对行贿人的审讯活动中,如何突破行贿人,获取其有利口供是案件开展的重要基础;而掌握行贿人的心理动态,进而取得行贿人的信任,促使其配合侦查人员工作是审讯活动开展的  相似文献   

6.
核心提示:审讯前制作好周密的审讯计划,在审讯过程中充分运用审讯策略,适时调整审讯计划,是突破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方式。审讯模式的选择是制定审讯计划的基础。在制定审讯计划前应详细参研初查信息、嫌疑人的家庭情况、个人经历及性格特征等才能制定出高效率的审讯计划。  相似文献   

7.
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不仅是一种高职能的犯罪,而且由于作案时有职务之便,犯罪分子很少留下有力证据,致使实践中常常出现因嫌疑人不认罪而难以定案的情况。因此,审讯工作的成败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职务犯罪侦查的成败。加强职务犯罪审讯方法的研究,在当前职务犯罪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审讯是一种面对面的心理较量,一切审讯活动应围绕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进行,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如果我们在心理上战胜了犯罪嫌疑人,同时又为其供述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犯罪嫌疑人如实作供…  相似文献   

8.
程宏 《中国检察官》2011,(12):61-63
在职务犯罪审讯中有目的性地使用模糊语言,充分发挥模糊语言在职务犯罪审讯中的优势有利于造成被审讯者产生认识错觉,使被讯问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局面,最终有利于击垮被审讯者的心理防线,使其如实供述犯罪行为。但模糊语言讯问仅适用于预审阶段,正式讯问笔录必须尽量详实。在使用模糊语言讯问时,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切忌外延过于宽泛,避免诱供之嫌。  相似文献   

9.
审讯谋略,是一门高深的智学,它集智慧与策略,意志与毅力,勇气与胆略于一体。审讯运术得法,可以使一条不起眼的线索掀起黑盖,由小案变大案,由个案变窝案、串案,这在检察机关受理的贪污、贿赂犯罪乃至整个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体现得尤为突出。笔者以为,在运用审讯谋略,迅速突破案件的过程中,除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时俱进的侦查思维方式外,同时要在“情、理、威、气、静”五字上下功夫。一、以情感人,瓦解审讯对象的心理防线1.亲情感化。审讯人员在审讯时要用情于心,通过掌握被审讯对象的子女、配偶、父母等亲友的情况,来激起审讯对象对他…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嫌疑人当庭翻供现象频发,究其原因,不少就是因为办案不规范。全程录音录像,既能规范执法,打击犯罪,又能保护干警,锻炼干警,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以检察机关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为契机,东台区检察院自2005年8月份起,对职务犯罪审讯案件全程录音录像办案试点工作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在司法理念与司法实务方面均体现出了巨大的变化。特别为从制度上防止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新刑诉法增加了拘留、逮捕后及时送看守所羁押,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和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规定。这就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基层检察机关从事查办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对看守所查办职务犯罪审讯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深有感触。本文就新刑诉法实施下的看守所职务犯罪审讯场所建设表达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案件本身高隐蔽性的特点,使得审讯在职侦工作中占得不可争辩的重要地位,修订后刑诉法对审讯的规定越来越严格,对言词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职侦审讯工作需要越来越趋于专业化、细致化、系统化,既要做到"快"还要做到"好"。审讯的实质其实可以从心理学压力角度进行解读,并由此角度探讨职侦审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审讯是检察机关办理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在预审阶段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侦查活动。研究和准确掌握贪污、贿赂罪案犯罪嫌疑人在审讯时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的因素,并适时运用科学、巧妙的审讯方法和策略,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是搞好审讯工作、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审讯谋略,是一门高深的智学,它集智慧与策略,意志与毅力,勇气与胆略于一体。审讯运术得法.可以使一条不起眼的线索掀起黑盖,由小案变大案,由个案变窝案、串案,这在检察机关受理的贪污、贿赂犯罪乃至整个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体现得尤为突出。笔者以为,在运用审讯谋略,迅速突破案件的过程中,除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时俱进的侦查思维方式外,同时要在“情、理、威、气、静”五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李敬华 《法制与社会》2012,(27):171-172
审讯是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重要环节,案件的成功办理与否与审讯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一次成功的审讯牵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侦查员的身体语言对突破审讯对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身体语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身体语言的定义入手,进而阐释身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在审讯突破中的重要性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审讯是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重要环节,案件办理的成功与否与审讯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一次成功的审讯牵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解读犯罪嫌疑人的身体语言对突破审讯对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身体语言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身体语言的定义入手,进而阐释身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在审讯中的重要性及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核心提示:职务犯罪嫌疑人在审讯时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反感抗拒、犹豫反复和如实供述,可将这三个阶段的变化看作心理学中的态度转变,那么审讯人员需要做的就是用合适有效的影响技巧来促使嫌疑人的态度向下一个阶段转变.也就是将心理学中态度转变的技巧运用到职务侦查的审讯中。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依法担负着查处贪贿、渎职等职务犯罪,铲除腐败的历史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遇到许多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在对犯罪嫌疑人审讯时.要坚决摒弃刑讯逼供等违背现代法治理念要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监控音像技术破解职务犯罪办案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职务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隐蔽化,腐败分子反侦查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审讯突破难、证据收集固定难、确保办案安全难、因翻供翻证导致的起诉和判决难,成为制约侦查办案的“瓶颈”,一定程度上使职务犯罪难以得到有效的打击。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监控、音像技术,在指挥办案、突破犯罪心理防线、收集和固定证据、发现办案安全隐患上具有独特的功能。在侦查过程中,运用监控音像等视听技术为手段辅助办案,往往可以巧妙破解这些办案难题,大大提高办案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我院办案实际,就如何运用监控音像技术手段破解职务犯罪办案难题作一粗浅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谋斌 《政法学刊》2005,22(5):61-65
审讯环境技巧就是通过对审讯环境某一要素或者多个要素合成的巧妙设计,主要有易地审讯;近身术或日近体术;现场 审讯;布景术;用人术;“冷处理”与“热处理”。在长期的审讯实践中,侦查员们尝试和创新审讯环境技巧,这些审讯环境技巧往往能够 发挥独到的作用、起到奇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