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苦短,生命如流,转眼之间已四十有七。更然回首,我已在政工岗位耕耘了十五个春秋。我是“老三届”那一拨子,上山下乡,招工进厂,几经折腾,已无什么奢望。然而,命运之神却青睐于我,28岁时考入一所师范,步入了大学殿堂。毕业时,本想去做一名中学教师。不料,流水在这里拐了弯,先分到设计院,后安排到宣传部,成了一名政工干部。这对于一个师范生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于我却有点勉为其难。理由有三:一者我不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二者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羞于抛头露面;三者阅历虽浅,却经历了几次政治运动,深知这饭…  相似文献   

2.
时光     
马德 《党政论坛》2012,(12):60-60
一颗露珠,在草叶上只驻留一个清晨,却在晨曦里留下了晶莹剔透的一抹光彩;一朵小花,有时候开不过午后,却把一段清香播撒给周围的土地。有时,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一定惊天动地。一件小事,只要你全身心地去投入,锲而不舍地去做,最终也会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而成就属于你的事业,这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3.
在三国历史人物群英谱中,魏廷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却最终未受到重用;他善于思考、富有主见,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却极少被采纳;他忠心耿耿、全力实现兴汉大计,却被疑有“反骨”,惨遭斩杀;他作为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没有死在刀枪相见的疆场,却死于自己营垒中已故上司安排的圈套。这样一个“鲜活的面孔”,颇为引人深思。魏廷,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原在刘表大将蔡瑁手下,刘备兵败途往襄阳,蔡瑁因降曹,拒不接纳刘备。魏廷砍死守门将士,去追刘备未能寻见,就投了长河太守韩玄。韩百因其…  相似文献   

4.
文明呼唤管理重庆官秀镇重庆直辖后,市委市府广纳良言,修建了一个流光溢彩、市民称赞的人民广场。不料,广场竣工不到一个星期,却留下了让人目不忍睹的场面:音乐喷泉满池漂浮着各种杂物;观赏草坪被人踩成平地;瓜皮果壳、口痰随处可见……于是,新闻媒体大声疾呼:人...  相似文献   

5.
苏琬女士四十多岁的生涯中,有三件引为自豪的事情,一件是初中没能毕业,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东北师范学院;第二件是不懂英文,而且囊中羞涩,却只身闯进美国,拿到了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第三件就是她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事业———以美国太平洋研究院中国部...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某部政治部程建华: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理论学了,基本原理也懂了,工作起来却把理论放在一边,仍然凭老经验办事,学归学,干归干;有的人理论知识掌握了不少,口号喊得很响,但各种错误还是照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有的人对许多社会现象感到困惑不解,却不能用所学的邓小平理论解释、说明问题。这种知与行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同志并没有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理论知识与思想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人掌握的理论知识不等于他的思想。例如,一个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书面考试得了…  相似文献   

7.
一扇窗户,一扇科技进步的窗户,在我们面前打开,使我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一个高度,一个科技进步的高度,被石家庄电业人攀上,使他们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和ZI世纪的呼唤,多了几分从容,多了几分自信!九八初春,一个残雪照目的午后,记者驱车西去,去石家庄电业局,去打开那扇诱人的窗户。当然,记者此行并非盲目,而是受启发于先睹者的指点。开列几个数据进入石家庄电业局机关大院,办公楼的陈旧与简陋,却与我们想象中的科技进步相去甚远;最引人注目的,只能算是二层]日楼顶上竖立的14个大字:“入人敢为天下先,事事争创第一流…  相似文献   

8.
“三九”机制功效独特本刊记者李南玲,徐耀中深圳北郊有一座笔架山。曾有文人对山兴叹;你空有一个巍峨的笔架,却少了一支书写历史的彩笔。笔架山的荒凉和寂寞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直到1985年,原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药局主任、药物学教授赵新先带着500...  相似文献   

9.
刘红苗 《党政论坛》2009,(10):27-27
人到老年,本应一身轻松度晚年。可一些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反而逐渐变得挑剔、爱计较了,不满意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例如:电话铃响,接听一问,方知对方拨错了号码;早晨七点要准时看报,可投递员送报却误点了;买零食付钱时,商贩却把钱翻来覆去地看,担心是假钞。这样的事碰上一件,有些老人的情绪就会低落一天。  相似文献   

10.
成熟与世故     
成熟是一个人经历过太多事情之后而练就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及合理处理事情的能力。而世故则是一种错误的“成熟”。成熟者能看到社会或人生的阴暗面,却能不被阴暗面所吓倒,表面上沉静内心却有一腔热血;世故者也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但他们分不清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生活中,成熟与世故的具体区别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经济,目的是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其中也包括美的需要。然而,遗憾的是发展经济忽略美的现象时有发生。小造纸、小化工发展起来,,江河湖泊却成了染缸;城市高层建筑增加了,与周围的和谐美感却被破坏了;快餐业多了,“白色污染”也日益加剧;旅游景点风光如画,而景区的垃圾、蚊蝇却令人生畏。人们不禁要问,一边加速发展,一边破坏美感,这是我们的初衷吗?缘何一些地方发展经济总在大煞风景呢?一是认识模糊,以为群众刚过“温饱线”,尚无条件谈美,二是急功近利,一切为了眼前捞几个钱,重经济效益却置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毛一奇 《各界》2011,(1):89-92
李万铭其貌不扬,却诈骗有术,25岁便享受“高干”待遇;没有上过朝鲜战场,在大庭广众作报告,一连讲几个小时滔滔不绝,感动的听众泪水四溢;毫无可示人的功劳,却随中国代表团出国访问,到处被人追捧……在陕西监狱关押改造过的罪犯里,李万铭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个大骗子,他的服刑改造经过时常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党政论坛》2011,(16):4-4
你无法和一只攥紧的拳头握手。——英迪拉·甘地 当一扇幸福的门关上时,另一扇就会打开。可是,我们总是看到那扇关着的门却看不到已经对我们敞开的门——海伦·凯勒 如果一个人不曾遭遇过巨大的困难,成功算不了什么;如果一个人尽他所能,失败也算不了什么——《箴言录》  相似文献   

14.
一本篇幅有限的书,论题却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殊为不易。《观念播种》做到了;一本漫谈式的散文集,却在讨论大到国家治理、小到人生修养问题,更是困难。《观念播种》做到了;一本思想观念超前、分析问题透彻的学术著作,却写得挥洒自如,收放有度,足见作者的功力。《观念播种》具备了上述鲜明的特征,因而我不得不放下手中其他事情,把这本书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所思所得非常多,又一次尝到了开卷有益的滋味。《观念播种》一书的作者名叫高希均,他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台湾学者、经济学教授。《观…  相似文献   

15.
“黄世仁”与“杨白劳”错位的思考本刊记者方进玉,李迪斌撇开高利贷不说,市场经济天经地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欠债还钱,可记者追访讨债人时,却发现“黄世仁”与“杨白劳”发生了错位:债权人小心翼翼、不敢声张,甚至拒绝记者采访;欠债者却颇不在乎、几乎没把债权人...  相似文献   

16.
是更新还是腐坏?山西郭尚荣《望》第五期上刊载了一幅题为《“观念更新”》的漫画,给人印象深重刻。只见太阳早已升高,一只公鸡却昂首怠工,且振振有词:“不给早班费,休想我叫你”。初看令人哑然失笑;失笑之余,又深思良久。公鸡打鸣,本是天职,也是享受饲料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足迹深深     
人生路上,既不会天天都是阳光普照,也不会处处都像一马平川。高高低低,坎坎坎坷,坑坑洼洼,深深浅浅……不管你是谁,都得从这条路上走过。就在这高低坎坷之处,却有一个相似户十分惊人的的重复出现了数千年,有的人一马当先,攀崖而上,到处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有的人步履维艰,望峰息心,几乎就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有的人遇难而退,甚至想往回跑,结果成了他人前进的绊脚石……面对前人留下的不同足迹,你将如何选择?多一份自信吧——有了这,就多一份攀崖而上的勇毅;多一份坚强吧——有了它,就多一位不倦的旅人;多一份热情吧——…  相似文献   

18.
动物有所谓保护色一说,生活在沙漠中的鸟兽,毛色一般偏于土黄;栖息在森林里的鸟兽,身上往往五彩斑斓。由动物联想到人,有的人没有保护色,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人却像动物一样善于伪装。姚文元就是一个非常善于给自己涂抹保护色的人。  相似文献   

19.
时髦女孩丝袜上有一个小破洞,该是多煞风景的事。其实一座城市的形象也是如此,细节关乎成败,彰显着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龙应台在《人在欧洲》中如此形容城市细节的重要性:一座城市是否文明发达,不仅要看高楼大厦是否光洁、马路是否平整,更要看看一场三小时的暴雨之后,城市街道是“滑却不积水”还是“能用锅予捞鱼”;去看看衙门办事,是手续简单还是繁复冗长;去看看一趟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是否个个彬彬有礼。这便是细节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