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完辛舟同志的《魔柱上的大厦》(载贵刊今年9月号),心里沉沉的。“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这话十年前就在强调了,可现在——“教坛倾斜了,因为缺少了一根经济支柱!”“如果没有坚强的经济支柱,大厦终将会倾覆。”SOS频频发出。于是,中央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紧急研究;在广州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几位市长也在呼吁。据说,“至此,从中央到地方,突破教育困境的决策已形成。”学子欢欣,家长振奋,人们翘首以待。但是,很快就盼来了怨声迭起的“赞助风”。  相似文献   

2.
假如人类乘坐飞船在太空游荡,试图建造真正的空中楼阁,那么,教育就成为未来太空城市的魔柱魔柱本身又是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它的支柱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这个月没有建军节。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我们党、政府、人民解放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这个优良传统,又怎么能视作只是择节日而进行的事情呢? 广州是祖国的南大门,是驻军机关较多的省会,又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于今年4月初作出决定:争取用两年的时间把广州市建设成为“双拥模范城”。两年内要建“双拥模范城”,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读者朋友,下述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两个小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吗?  相似文献   

4.
当商品经济这根魔柱令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渐着魔的时候,我们无论翻开哪一张报纸,观看哪一场大型体育比赛,参加哪一种公开的评奖活动……都会看到一个影子——企业。有心人忍不住发问了:那么,教育事业要突破困境是否也得借助于与企业结缘? 1988年的最后几天,新闻媒介传出这样一个消息:广东胜利宾馆在该馆所属的胜利酒楼举行元旦义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1998,(1)
崭新的一年,崭新的《南风窗》。更好的印刷质量和更精美的纸张,让我们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但您一定会发现,今年订阅《南风窗》,并没有花更多的钱。不减价而上档次,行家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就不怕亏?”说句实在话,我们怕的。有哪一个办杂志的人,不是在苦苦经营,不怕亏本呢?然而,十几年来,我们的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用他们的心和情谊。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把杂志办得好一点、更好一点。于是,我们决定冒险。我们知道,只有真正提高杂志质量,才能更广泛地吸引读者,把《南风窗》办成一份全国精品大刊,这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城事故事热线”仍将为她的读者继续建立“热心读者档案”,您只需在1998年2月份之前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寄来“城市故事热线”,我们将为您寄上一份纪念品。如要加入“热心读者”的朋友,请注明。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1985,(11)
△《南风窗》创刊号出现时,我第一句赞“好嘢”的是它的封面,的确与众不同。但看到五月号封面不禁大失所望,六月号稍好一点,七月号、八月号又流入一般化。《南》内容较大众化,封面的“南风味”应浓一点,如7月号有篇《南蛮的怪癖——自讨苦吃》,我就构思了一个封面摄影:在路边的凉茶铺前,一个长得很典型的外省人不知底细,拿起凉茶大口喝下去,苦得马上大口吐出来的那一刹那,惹得旁边的“老广”  相似文献   

7.
上班一族     
《南风窗》1991,(5)
人生何处不相逢。当《上班一族》第三次与读者谋面时,我想对已经相识的朋友说声“我们又见面了,别来无恙?”我也要对刚刚相逢的朋友说声“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如果在这有限的篇幅里,你能得到一点启发,能引起你的一丝遐想,甚至你觉得讲出了一句你想说而未说出或是说不出的话儿,那么,我们——每一个参与编写《上班一  相似文献   

8.
张丽,燕山星城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曾有过这样一则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一定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按需造神     
“海灯神话”破产以后,一个当初大肆吹捧海灯神技的人说:“我认为当时既然需要这个,就必然有人会被推出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来讲过去这个事。”(《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六期)这样一讲,围绕海灯的造神运动,就是“时势造神,神造时势”了。 海灯神技,最神的是“一指禅”。这“禅”海灯一生都做不了,何况老海灯呢?纪录电影的拍摄家却“一定要这个镜头”,就用布带把海灯的脚拴起来作“一指倒立”状,然后教育人们,这是“中华灿烂文化遗产的骄傲”,一点不觉得这“骄傲”  相似文献   

10.
在越秀宾馆,我们敲开了三一六号房间。听说我们是《南风窗》的记者,于老很高兴地笑了起来。我们这才发现,他手上正拿着几本《南风窗》杂志。‘《南风窗》办得好!发行量很大。就是这个刊名嫌小气了一点,“窗”嘛,进进出出总是不太方便的,若成了“南大门”就好了,来来往往多方便呀!’于老一开口便妙趣横生。于老是专程到广州参加‘文化发展战略’研讨活动的。他说,刚才正在思考着怎样为一周岁的《南风窗》杂志题辞呢。  相似文献   

11.
那天,我们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联欢。奇怪,我们中学生活跃得很,而那些哥哥姐姐们却显得有点拘谨。几位大学生朋友的话令我惊讶,他们说,他们有点自卑,觉得当教师没出息,是没办法才上师院的。我感触很深。从小,我就立志将来要献身教育事业,做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可是,看看我们的老师,看看我们的社会,我问自己:当老师就真的那么好吗?整个社会真的从根本上关心了我们的老师吗?尽管报纸一再渲染,要提高教师地位,可实际上又有多少提  相似文献   

12.
中等个头,国字脸,见人未开言,先带出嘴角的一丝笑意。质朴而又不乏幽默的言谈,使人感到那么亲切,这就是运城车务段工会主席王小堂。 4年前,当王小堂接任运城车务段工会主席的时候,他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分量:“一点经验都没有,我能胜任这个工作吗?”领导信任的日光解除了他的顾虑。“干,就一定要干出名堂来。”他在心底暗暗下了决心。 为了了解职工家庭情况,利用休息时间到职工中家访,谁家生活困难,  相似文献   

13.
当“夜总会”这个招牌可以堂而皇之地张扬在广州街头时,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继而又自问自答:夜总会又怎么了?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都市就不许有自己的夜总会吗?于是也就释然。不过,“夜总会”作为一个发育还不健全的新生事物,谁也不敢担保它就干干净净没有问题。每天晚上,泡在这里的人形态各异,表现不一,实属都市夜晚的又一风情画。港商夜夜“唱斋歌”? 经营皮革制品的港商刘某认为现在在广州投资做生意不那么寂莫了。这是因为广州的娱乐夜总会方兴朱艾,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有关方面曾经宣布:“广洲已基本消灭了失业现象。”这是就近年来新增的劳动力不难找到职业而言的。但是对于已经在业的人来说,难道就没有再失业的危机了吗? 这并非危言耸听。合同制工人最先感觉到脚下的震动,他们诉苦说:“我们的合同期快满了。期满后,能不能留下?真耽心企业不要我们;就算有别的单位肯要,三年学成的技术可能要丢荒,一切又得从头来过。”这种耽心不是空穴来风:到今年底,我市最先实践“新人新制度”的万余名合同制工人就满期了,他们将在去  相似文献   

15.
人才与位置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有四个穿短裤的美国军官在一所房子里冷得直发抖。这时美国海军负责征选人才的委员进来了,他问军官A:“你能做什么?”A答:“我曾是梅西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受过训练,能迅速地判断市场价格与趋势。”委员斥道:“难道你连一点实际工作都做不了?”于是他又问B。 B答:“我原是律师,善于衡量证据和整理材料。”委员又把B否决了。C说:“我懂得语文,通晓历史。”委员哼了一声,把眼光投向D。D很神气地说:“我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  相似文献   

16.
当举国上下无人不正视教育危机的时候,教育自身又该怎么办?人和钱,无疑是“救救教育”的两大要素,钱不够,暂时就不能焕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吗? 平地里呼啦啦亮出了“三板斧”,我国教育系统自身机制改革的三板斧——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和工资总额包干制。分析广州市海珠区一些试点学校的做法,或许会给人一点有益的启示。第一板斧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三年为一任,先由原校长,根据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思想教育和后勤工作等方  相似文献   

17.
民工狂潮是否会重卷广州城?读罢《5000万民工狂潮》(见本刊6月号),读者一定还常常在思考这“浩瀚之水”的利利弊弊。日前,在东山区环卫局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触发了一个新的话题——谁来扫大街赖洪坚(区环卫局党委办):我局来自外省的临工目前就有300多,占整个职工队伍的1/3,他们分别从广西、湖南、四川、陕西等地而来。而街道环卫站的这个比例就更高了。曹振明(区环卫局政工研究会):显然,环卫队伍后继乏人。现时,城里人就业容易,让他们选择这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五月号发表《告‘御状’的香港女骗子》(下简称《告状》)一文之后,海内外反应热烈,许多读者来信为之拍手称快。从这个利用内地的官僚主义穿梭行骗的典型事件中,人们看到了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思考着进一步开放与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最近,李茹英女士在香港《争鸣》杂志八月号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指控《告状》一文是“来势汹汹的舆论攻击”、“利用国家宣传工具”、“蓄意歪曲事实”、“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然而,李茹英的文章对《告状》一文摆出的一系列主要事实,能避则避,能推则推,能赖则赖,“王顾左右而言它”,不敢面对真正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19.
您一定听过相声《钓鱼》,就那位“二儿他爸爸”拆迁搬到我们对门住来啦,我们家住“301”,他们住“304”。 好嘛!俩医院。哎,您慢慢儿往下听,一会儿“二儿他爸”就把他媳妇捣鼓到医院去啦。 咱们这位“二儿他爸”搬家后离河海江湖远啦,钓鱼就不太方便了,于是就改行打麻将去啦。  相似文献   

20.
不是“财迷心窍”不是“过期无效”小小铜钱一枚多少运筹学问又要开放搞活又恐失之厘毫于是发生了《物价迷引起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