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是万物之根,溪乃四海之源",是本溪城市的寓意;"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是本溪精神的核心。作为基层组工干部,要让本分和踏实成为自觉追求。本本分分做人。立业先修身,修身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本分做人是一种人生态度。其一,"本分"是起码的做人底线。对做人而言,本分就是安分守己、老实厚道、宽容大度。本分做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品质,是爱的一种体现。只有本分做人,才能堂堂正正地看自己,堂堂正正地看别人,才能使自己的道路越走  相似文献   

2.
毛会发 《党的建设》2008,(10):34-34
做人要做真正的人,为官要做为民的官,这是做人为官的标准和原则。做人是为官的前提,只有做好人,才能为好官。这就要求为官者为官莫忘为民,做官先学做人。  相似文献   

3.
张晗: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做人尽量往低处走,让着别人,遇见利益和名声尽可能往下退,给自己留下做大的余地。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目标,像山一样挺立在那儿,才能把事做好。晨晨:为自己活着的人,低劣;为别人意见活着的人,渺小;为别人幸福活着的人,高尚。一鹤冲天: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南郭竽:生活要追求四度空间:宽度、深度、热度、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精神傲骨,是人格力量形成的基础,也是人格力量的重要体现。道理很简单,因为精神傲骨折射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种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无形力量,是做人应有的风范。"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傲骨就有了原则和立场,就能够处理任何复杂的事情,就会赢得尊重。为草当作兰,为木当如松。  相似文献   

5.
<正>在汉语里面,"万"字有形容很多和极、很等意思。对于我们每个现代人来说,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人,就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拓万丈胸。读万卷书。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文化品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一、做人我们做人要有理想、有追求、有文化修养、无私无畏,光明磊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同时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有为人处世之道,注重同事间的合作,办事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握做人原则,处理好做“官”与做人、做事与做人的关系。1、做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是千古良训。勤奋是创造业绩的先导,事业上要有所建树,都得勤奋好学、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现在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文明和不文明、提倡和不提倡的东西同在,它既有激励人竞争的一面,同时也有消磨人意志的一面。那些不健康、不文明、不提…  相似文献   

7.
严力平 《党的建设》2007,(12):29-29
人生成败三分决定于做事,七分决定于做人。每个人从懂事时起,便有一个做人的问题伴随一生。于是,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这不仅是“德之大端”,也是一个民族思想道德的基点,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总计112个字,旗帜鲜明,内容具体,平实而富有深意,远比几千字的长篇大论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作为做人做事的标准。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世界上无论大事业还是小事情,都要靠人做。古人云: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又说: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  相似文献   

9.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0.
郭振亚 《廉政瞭望》2006,(10):54-54
青年哲学家周国平说,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就是做人。“不管你在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可做人难啊!面对上司,如何才能不落得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名声;同事相处,怎样才能不给人清高孤傲、冷僻怪异的印象;公私面前,如何权衡才能既不悖情理又不违法理;老实本分、勤勤恳恳,却往往被视为“傻瓜”一个;匡扶正义、侠肝义胆,免不了有人斥之为“多管闲事”……真的是“人字好写,人却难做”!睁只眼、闭只眼,糊里糊涂是做人;得过且过、抱残守缺是做人;积极进取、执著追求、不屈不挠也是做人………  相似文献   

11.
要想“做官”必先“做人”钱加绪"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其实非常清楚:做得"好人",才能做得"好官";连"人"都没有做成,还做得了什么好官!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什么人?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像白求恩同志做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相似文献   

12.
淦明民 《前线》2013,(1):88-88
最近,新书《做个积极向上的人》呈给了读者。作者赵智勇在书中解答了什么是特别值得思考的立世价值取向、什么是激活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人格、什么是安身做人的智慧之门等等问题。全书充满哲者之思、智者之悟、贤者之见,有着对“积极向上”这四个字深刻的领悟,就像一股清澈的甘泉,读后能让你感到心怡气爽。  相似文献   

13.
干部道德的要求体现为干部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一般说来,干部道德规范有三个基本层次:1、“做官先做人”“做人之道”是干部道德的第一个层次.干部也是人.“做人”就有“做人”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干部只有先做好了“人”,才具备“做官”的起码条件.如果连“人”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官”呢?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道出了这个道理.“做人之道”构成了“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把书读薄     
有的人读书.越读越厚.有的人则越读越薄.实际上.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开始读书,越读越厚,待到读懂了.读通了、读精了.书,也就越读越薄了.读书要认真.要真正读进去.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这样,书便越读越厚.一本《资本论》,博大精深.每一个概念,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体内容,它们是在概括大量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极精辟的一个定义,要理解它、掌握它,必须联系实际去思索:产品是不是商品?粮食在什么情况下才成为商品?废品是商品吗?待你把这些实际问题都弄懂了,才能真在把握商品的内涵.这个思考理解的过程,无形中增加了书的含量,书,也就越读越厚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体现越高的职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大、越强。  相似文献   

16.
正音乐与修身,音乐与青年,音乐与人才,音乐与优秀文化,音乐与美学精神,都可以有关联,都可以带来人生感悟、生命感动和事业激励。我的退休生活已经一年多了。2016年2月卸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职务后,我主要忙两件事: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以至  相似文献   

17.
生产要靠人的劳动,工作要由人来进行,不同思想指导的人,生产和工作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只有以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人才能卽有冲天的革命干劲,又有踏踏实实的作風,才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各項任务。因此,做好人的工作,做好思想工作。以毛澤东思想教育广大群众、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毛主席告訴我們:政治是統帅,是灵魂。我們絕大多数同志是懂得这一真理的。他們无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紧紧抓住做人的工作,做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价值体现越高的职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越大、越强。  相似文献   

19.
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 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自出生那天起,便有一个做人的问题伴其一生。于是,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必做的答卷。“人生而有欲”,这是人类的自然法则。人们想做个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名扬天下、永垂史册的人,既合情又合理也合法,但这样的人并不足想做就能做成的。因为英雄的生成除了自身天赋,还要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即“时势造英雄”。所以,希望做英雄可,刻意做英雄就不必了。其实,做英雄固然风光无限,做个凡人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