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诉讼权利是涉案主体在诉讼过程中享有的、不可剥夺的法定权利 ,诉讼权利的享有者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是确保司法公正的核心要求。在我国 ,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内容尚需进一步扩展 ,司法实践中限制和剥夺诉讼主体诉讼权利的现象广泛存在 ,必须予以改革。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的关键是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和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东 《唯实》2012,(1):74-77
起诉条件是法律为当事人诉讼设定的门槛,起诉条件越高,利害关系人诉讼的难度越大;起诉条件越低,利害关系人提起诉讼的难度越小。群体性诉讼是针对现代型诉讼专门设计的一类诉讼的总称,由于具有相异于传统型诉讼的功能,在起诉条件方面也有独特的要求。对群体性诉讼的起诉条件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群体性诉讼的理解,同时可以对我国现行民事起诉条件的修改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诉讼法部分     
1、什么叫诉讼?诉讼可分为哪几种? 诉讼,人们通常叫做“打官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按照一定方式和程序为解决案件而进行的活动。 诉讼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之分。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2,(8):39-40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活动表现为人民法院、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行为,它会引起诉讼上法律后果的发生;诉讼法律关系表现为人民法院与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中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诉讼活动如何进行、诉讼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如何,都取决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由若干个诉讼阶段组成。我  相似文献   

5.
牟宝珍 《世纪桥》2007,(9):78-79
交叉诉讼制度是美国共同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祖国大陆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尚没有这种类型的诉讼,研究该制度对我国的共同诉讼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凤敏 《学习论坛》2004,20(8):68-70
代位权诉讼是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代位权诉讼的行使应适用特殊地域管辖 ,在代位权诉讼中 ,债务人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诉讼义务 ,诉讼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  相似文献   

7.
张睿 《学习论坛》2008,(12):77-80
股东直接诉讼是股东为维护自身权益而以股东身份提起的诉讼。股东提起直接诉讼常见于被告违反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规范而侵犯股东权益,股东直接诉讼的被告主要是公司及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但一般不包括公司监事。决定股东直接诉讼的举证责任要平衡股东与公司管理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是诉讼民主和诉讼文明的体现。作为一项确定和保障被告人诉讼地位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已为各国普遍承认。无罪推定原则是一种可反驳的推定,推翻该推定须有充分的相反证据。诉讼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及人权保障理念是其主要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9.
张珉 《理论建设》2006,(4):52-55
我国理论界对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重在对其进行法理分析,追溯该诉讼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理论基础及该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与法官的作用机理,以使其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面貌。认为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是在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法官与当事人的积极作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相互之间协同推进诉讼的一种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海燕 《理论学刊》2012,(5):108-111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确定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核心,其前提是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性质是一种专门公益诉讼,不应对其进行环境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的二元界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应当包括检察机关、政府环境管理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当根据公权主体优于私权主体的原则,按照政府环境管理机关、检察机关、环保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先后顺位来行使环境公益诉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于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制度予以规范和救济,是我国法律制度的缺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国家与公众合作的高效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模式;规定宽泛的公益诉讼范围;设定公益诉讼先行程序;明确法院立案审查权;适用公益诉讼调解机制;设立国家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共同危险作为数人侵权的特殊形态,在诉讼类型选择上易产生规范适用的混乱。诉讼标的的"事实查明"标准尝试从"责任关系具有整体性"证明共同危险适用必要共同诉讼的正当性。然而,司法实务中复杂的样本模型难以为其提供支持,处理共同危险诉讼的程序适用具有内在的逻辑特征,且这些特征难以被必要共同诉讼抑或普通共同诉讼的模式简单涵盖。引入诉讼标的牵连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是缓解规范与实践紧张关系的路径之一。"案件事实查明"与其说是诉讼标的范围的确定标准,不如说是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审理共同危险侵权案件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莫然 《求实》2006,(Z3):76-77
诉讼和解制度,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主协商,达成协议,最终解决纠纷终结诉讼的行为。作为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该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由法院调解制度和当事人和解制度共同构成,但是由于当时没有更加深入研究诉讼和解制度的本质,加上为了适应当时具体国情,我国的诉讼和解制度的设置并不十分成功。目前关于重构我国诉讼和解制度呼声极高,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在这里笔者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诉讼和解制度进行探讨——即通过追溯该制度的起源从而揭示其内在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诉讼和解制度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詹静 《唯实》2004,(12):52-54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及特征由于我国在立法初期,没有考虑到公益诉讼制度,致使整个诉讼法律体系中难以找到可以付诸实践的法律依据,直到目前,我国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定论。笔者试对行政公益诉讼概念作出如下界定: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机关或其他公权性机构的违法行政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在法律赋予了诉权的情况下,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和一般行政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特征:(1)原告的特殊性。行政公益诉讼是由同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1998年2月16日,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审理日军731细菌战诉讼案。 这场诉讼的全称为“731部队细菌战国家赔偿请求诉讼”,是首次对日军发动细菌战的审判。这场诉讼无疑是本世纪最引人瞩目的历史性诉讼之一。 据中国有关部门多年检验,在日军曾施行细菌战的义乌、常德和衢州,时至今  相似文献   

16.
张爱球 《唯实》2004,(5):61-63
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 ,现代诉讼体系可被视为社会整体中的一个独特的功能结构。诉讼体系是通过在社会整体与其自身之间建立一个传导机制来实现其结构功能的。解构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机制并探索其结构功能原理是诉讼法理学研究应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被害人在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应是诉讼主体,传统的当事人地位实乃属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笔者认为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确定为诉讼主体,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持: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应有独立的利益表达;实现被害人与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的衡平;刑事纠纷解决需要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公益诉讼,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通过法院依法审理,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回复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并非国际通用的专门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概念,我国目前也没有完整的行政公益诉讼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古至今,调解的运用非常普遍,被西方称之为“东方经验”。随着审判方式由调解型向审判型的转变,调解制度也急需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诉讼调解,亦称法院调解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诉讼活动,是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发挥诉讼调解制度的功能,应当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0.
远古时期,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司法活动更像是一种替天行道的宗教仪式。封建社会,诉讼担负着维护社会底线的重任,在诉讼过程中充斥着暴力惩戒的思维定势。无论是充当原告还是充当被告,在司法中都是极不光彩的角色。在近乎羞辱化的审判过程中,天子的臣民都是潜在的犯罪嫌疑人,整个国家在建立司法系统的同时,排斥着诉讼行为。只有那些能够顶住世俗压力,通过诉讼争取“公道”的刁民,才有可能享受到国家法律所赋予的诉讼权利。但是,老百姓提起诉讼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且不说社会上存在着道德压力,仅就极不人道的诉讼程序设计,就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