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刊讯3月1日上午,省委党校举行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王侠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她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加强和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贯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解决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核心问题。 坚持理论武装,自觉树立唯物史观。要解决好世界观问题,最要紧的是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首先要结合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学习,把对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经常化,使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思想,充分依靠和凋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落在实处。其次,自觉树立唯物史…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是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工作的,要时刻想着有无数双眼盯着自己,一言一行都不能有丝毫闪失、不能出任何差错。”一位领导干部的从政心得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汪代华 《民主》2009,(8):51-51
“明明是该办的事不办,把群众的意见当作耳旁风;等到问题反映上来,领导发火了、批示了便立马解决。这不行,要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当作最好的‘批示’。否则,我就会对这样的干部作出批示:目无群众,必须下课!”这是一位领导干部在全县干部大会上的一次怒斥,掷地有声,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视角与态度     
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只有消除了思想隔膜、感情隔阂,做到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那么行动上才会贴紧群众。领导干部与群众感情如何,对群众态度如何,其实从领导干部看待群众的视角,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湖北省谷城县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推出了一项新举措——新官履任先上信访岗。按照规定,凡县直单位新提拔的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先到县信访局工作2个月,然后再到新的岗位报到。谷城县这种意在让新提升干部直接接触社会矛盾、了解群众疾苦、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做法,颇值得称道。首先在于它能够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信访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困难群众。通过信访这一管道,就可以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受到什么难题的困扰,怎样才能为他们排忧解难,进而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以便在新的领导岗位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相似文献   

8.
干部述职的启示蓝栋良述职,是领导干部个人直接向组织和群众报告工作的一种方式,也是组织考核干部的一种手段。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定期或不定期述职,对增强干部的组织观念,提高干部素质以及加强干部管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等大有好处。究竟如何才能述好职,我从许多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要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这就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害,关键在领导,首先在廉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廉洁从政还是以权谋私,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全局,关乎成败。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坚定信仰。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成果得以进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向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这已经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一种具体行动。但笔者日前在下基层时,一位基层领导干部的一番话却让我陷入了深思,他说:"干部走到基层,其实算不上真正的下基层,‘下基层’关键是要‘在基层’,如果只满足于一次两次的‘下基层’,而没有长期的‘在基层’意识,"下基层"最终只能流于形式。"的确,党员干部下基层固然非常重要和必要,但树立起"在基层"的意识,恰是时下一些党员干部欠缺的。下基层,是知民情、解  相似文献   

11.
孙炳海 《求知》2013,(12):15-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执政党的最高标准。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看家本领,能不能做群众工作、会不会做群众工作,是个政治问题,也是个良心问题;是个感情问题,也是个能力问题。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领导干部只有把"根"深深往下扎,工作计划才能更贴近实际,工作标准才能更严更高。  相似文献   

12.
教育干部讲政治,为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教育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面保持一致,是党的政治生活的需要。具体到某一部门、某一单位或某一个领导者来说,就是要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自觉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的政令畅通,这是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无条件服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才能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和扩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13.
干部考核以后的反馈谈话是干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做好反馈谈话,能够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考察的质量,沟通领导干部与广大群众之间的信息,增强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激励干部发扬成绩,矫正不足,奋发向上,自觉确立更高的工作目标;增进干部部门与干部的了解和感情。本文就如何提高反馈谈话艺术,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问题——坚决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鲁壮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和‘酒绿灯红’的影响”(见江泽民同志1995年1月23日在中纪委第五次...  相似文献   

15.
领导机关的干部下基层干什么?一是调查研究,二是解决问题,三是总结经验。 要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检验工作实效。一竿子插到底,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事先指定对象,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力求获得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真正抓住制约发展的“结”、群众闹心的“难”、基层工作的“忧”。这样,既能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又能检验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是否符合基层实际,还能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 ,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项严峻考验。只有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 ,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才能够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葛其龙 《党政论坛》2010,(17):47-47
规则意识。中国象棋中的规则很多,粗线条的划分,主要是游戏模式规则和棋子走法规则。从象棋的游戏规则来看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应当明确:大家同顶一方蓝天,同踏一方黄土,同率一方群众,谁能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率先带领群众致富,谁就是好干部。从象棋的棋子走法规则来看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必须明确:要走正路,要按照规则走路,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大家热烈讨论如何做好"一把手"。有一个干部发言说:"一把手要‘高大’,‘高’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大’就是胸怀大局、着眼大势……""你说的一点都不错,但我想补充一点意见。"听那位干部说完后,邓小平接过话头笑着说,"我个子很矮,所以总得从下面看问题。我觉得,领导干部不仅要‘高大’,还得要‘矮小’一点,‘矮’就是放下身段,从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小’就是小心谨慎点,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要多研究,要实  相似文献   

19.
赵畅 《党政论坛》2013,(19):62-62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此番话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委政研究刘伯光撰文认为 ,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的“十要”包括 :1 要研究群众。领导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领导工作的基础 ,基础牢 ,领导工作就顺 ,反之 ,就会出现问题。 2 要淡化权力。不带权力色彩与群众沟通 ,可以达到相互之间的理解。 3 要亲人相称。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关键要解决对群众的感情问题。老百姓是我们的亲人 ,对他们只有忠实服务 ,才能对得起他们。 4 要以理服人。用道理去教育和说服群众 ,而不能以权高压。 5 要坚持原则。宪法、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领导干部与群众沟通的先决条件 ,切不可“酒杯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